简述反倾销税

如题所述

(1)反倾销税的定义
反倾销税(Anti-dumpingDuties),就是对倾销商品所征收的进口附加税。当进口国因外国倾销某种产品,国内产业受到损害时,征收相当于出口国国内市场价格与倾销价格之间差额的进口税。
(2)征收反倾销税的依据和条件
征收反倾销税的依据和条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存在倾销
倾销是指一种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出口方用于本国消费的同类产品的价格,在确定一种产品是否倾销时,必须比较该产品的出口价格与出口方的国内消费价格。如果前者低于后者,即被认为是倾销。但是,如果出口方国内市场销售行为不正常或者国内市场销售量较少时,倾销的确定不能根据出口价格和出口方的国内消费价格的比较,而应该把出口价格同以下两者之一进行比较:a.同类产品出口到第三国的可比价格;b.在进口产品生产成本加上一般费用、销售与管理费用和利润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推定价值。
②存在实质损害
实质损害是构成法律倾销与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必要条件。实质性损害有三种表现,或是指对进口国国内产业的实质损害,或是指对进口园产业产生实质威胁,或是指对进口国新建产业产生实质障碍。以下内容构成对国内产业的损害或受到损害的威胁:a倾销进口大量增加,相对于进口国的生产或消费而言,或是绝对增加或是相对增加;b.进口商品的价格降低了国内同类产品的价格,或阻碍其价格的提高。
③倾销和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进口方如果要采取反倾销行动,除了证明一进口产品存在倾销行为和对国内产业存在损害之外,还必须证明倾销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证明进口国国内或相似产业的损害是由于进口产品的倾销造成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