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不还会影响征信

如题所述

2019年,宋先生第一次打印我的信用报告,意外发现自己2017年有一笔逾期债务,产生了信用“污点”。他认定这笔债绝不是自己欠的。当时他联系了相关公司并报警,但治疗失败。

今年7月初,因买房需要贷款,宋先生再次查询征信报告,记录依然存在。联系金融公司后,他惊讶地发现,记录的欠款已经还清。

谁用自己的信息借了钱,谁还了?宋老师不解。

当事人:

查征信报告,意外发现一笔债务逾期,不是我消费的!

宋老师提供的征信报告中的逾期记录

宋老师说,发现问题后,他联系了财务公司。客服回复称,2017年3月,他通过金融公司的合作平台分期贷款,分期购买了单反相机和蓝牙耳机。当时贷款金额打到宋先生的支付宝账户。

后来,宋先生联系了“来来分期”的客服,确认了这笔消费的存在,但客服人员提供的接单地址和电话都不是自己的。“(客服)让我报一下我注册的手机号。我用的两个电话号码都没找到,最后通过我的身份证号找到了”。

宋老师表示,自己从未通过平台买过东西,也从未收到过任何还款通知。随后他联系了支付宝客服,得知2017年3月左右,他的支付宝有安全提醒。“我那次改了密码,觉得没问题,就不去管了。”宋老师说,差不多同一时间,他的身份证也挂失补办,所以很有可能是身份信息被冒用,金融公司和消费平台的审核存在漏洞。

宋老师说,“来分期”平台的客服建议他先还款,然后报警追回损失。宋老师拒绝先还贷,而是报警后在派出所做了笔录。

今年7月10日,因买房需要贷款,宋先生再次查询征信报告,欠款信息依然存在。但奇怪的是,客服人员告诉他,162元的欠款已经在7月7日还了。“但是信用记录还在。”宋老师说最迟8月底需要办理贷款,因为有这个逾期记录,无法办理。

“登台”客户服务:

建议当事人报警,并将立案回执提供到指定邮箱进行处理。

宋老师说,7月29日下午,来来分期的客服联系他说,“收到别人反馈,来来分期平台上的账单不是我自己用的”。

客服人员称,用宋先生身份信息注册的账户于2017年3月8日中午12: 33购买佳能相机,金额3828.43元,分6期;当天下午15: 51购买蓝牙耳机,金额为162.31元,分两次送到两个不同的收货地点。以上项目均分期付款。截至查询时,没有还款,逾期利息仍在计算中。加上逾期利息,共需还款6433.48元。

“来分期”平台回复

鉴于宋先生强调消费不是自己的,客服人员建议宋先生报警,由警方追回宋先生的损失,并提供备案回执到平台指定邮箱后才能办理。

财务公司:

贷前审核资料齐全,符合当时办理贷款的条件。

同时,财务公司表示,公司与当事人已就客户的诉求达成一致。

怀疑:

谁借的钱?怎么借的?谁还的?

宋老师提供的2017年3月支付宝收支记录,借款记录无消费项目。

目前,在宋先生的个人信用报告中,影响信用记录的只有一条162元的欠款记录。虽然金融公司表示会协调处理,但在“来分期”平台上超过6000元的未付金额不会影响您自己的信用re

相关问答:来分期还能借钱吗2021年

2021年来分期官网还能正常打开,APP也能登录上,平台运营一切正常,想借钱的朋友可以去试试。至于能不能借出来,以系统评估结果为准。要是在来分期借钱显示借款人数太多,说明当前情况是借不出来的,有不少借款人连续好几个月尝试都提示借款人数太多,认为来分期是急于回笼资金,不会轻易放贷了,可能是因为合作资金方有不少都退出了。【拓展资料】一、网贷,p2p网贷是网络贷款的简称,包括个体网络借贷和商业网络借贷。P2P网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它是互联网金融行业中的子类。网贷平台数量在2012年在国内迅速增长,迄今比较活跃的有350家左右,而总量截止到2015年4月底已有3054家。二、2019年9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发布《关于加强P2P网贷领域征信体系建设的通知》,支持在营P2P网贷机构接入征信系统。三、互联网金融本质仍属于金融,没有改变金融风险隐蔽性、传染性、广泛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是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互联网金融是新生事物和新兴业态,要制定适度宽松的监管政策,为互联网金融创新留有余地和空间。四、通过鼓励创新和加强监管相互支撑,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互联网金融监管应遵循“依法监管、适度监管、分类监管、协同监管、创新监管”的原则,科学合理界定各业态的业务边界及准入条件,落实监管责任,明确风险底线,保护合法经营,坚决打击违法和违规行为。五、网络借贷包括个体网络借贷(即P2P网络借贷)和网络小额贷款。个体网络借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在个体网络借贷平台上发生的直接借贷行为属于民间借贷范畴,受合同法、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规范。六、网络小额贷款是指互联网企业通过其控制的小额贷款公司,利用互联网向客户提供的小额贷款。网络小额贷款应遵守现有小额贷款公司监管规定,发挥网络贷款优势,努力降低客户融资成本。网络借贷业务由银监会负责监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