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刘协退位后,他去了哪里?

如题所述

东汉末年,群雄纷争,皇帝虽然还保留着帝王的称号,但已经没有实权,桓灵二帝在位的时候还勉强掌握朝政大权,但是到了汉献帝的时候,权臣已经把控朝政,皇帝仅仅是一个摆设,在这种情况下, 能够掌控皇帝就等于掌握了朝权,而群雄中就只有一个曹操做到了,他挟持汉献帝到许昌,封自己为丞相,实际上已经是无冕之王了。后来曹丕即位,汉献帝直接被迫退位,你知道他去了哪里吗?

曹操在位的时候,虽然对皇帝不尊重,但还是保留了天子的仪仗和尊号,让他安稳地住在皇宫里,但是后来曹丕继承了魏公的爵位后,对汉献帝就不是这样的态度了,也许是时机成熟的缘故,曹丕觉得自己有能力称帝,不需要汉献帝这一层屏障,所以直接对汉献帝说,你退位吧!让我来当皇帝,我依旧让你享受天子的仪仗,上书可以不称臣,宫里的一切用物你也可以带走。汉献帝心里虽然反抗,但是没用,此时的汉献帝已经是受人胁迫了,生死都不由己,何况是当皇帝呢?

曹丕想名正言顺地继承皇位,所以还抢来了皇帝的传国玉玺,为了掩人耳目,在传国玉玺的肩上写了几个字,大概是说,我继承皇位是大汉皇帝禅让给我的,并不是我抢来的。但是实际上,曹丕的这种做法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赤裸裸暴露了他的野心,引得刘备、孙权等人极力反抗,后来不就久相继称帝,他的竞争对手开始明着跟他对抗了。

言归正传,汉献帝在退位之后,曹丕封他为山阳公,不再居住在皇宫中,但是依旧保留天子的仪仗,把宫里该有的东西都带走了,包括他的皇后,这个皇后,正是曹氏宗族的女儿,按辈分来算,是曹丕的妹妹,名叫曹节。汉献帝和曹皇后一起离宫后,到了一处偏远的农村居住,上山采药、施医救民,当起了当地的医生,并且不收看病的钱,只是收一些药物的费用,维持基本生活,不仅如此,他们夫妇俩还兴办义学,在当地办学堂,让穷人家的孩子也有机会接受学习的机会。汉献帝虽然是一个退位皇帝,但是在山村中他们一家依旧健康快乐地生活,后来儿孙满堂,他的儿孙们都居住在山阳,一大家人其乐融融,这应该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吧!

还有一种说法是,曹操在世的时候就已经杀死了汉献帝,并且宫中的太监、宫女一干人等都被处决,连朝臣也基本都杀掉了,然后找了一个与汉献帝有些相似的人住在皇宫里,充当汉献帝,因为天子是居住在皇宫中的,寻常百姓又见不到,所以长什么样都不重要。后来曹丕继承了魏公的爵位,掌握了朝政大权,他就觉得皇帝的身份对于自己已经没有保护作用了,既然是给自己添麻烦,那倒不如处决了他,让自己痛痛快快地做一番大事,所以他将汉献帝赶下皇位,自己取而代之,而汉献帝已经成为逊帝,自然就没有人关注了,所以他的动向也不重要。

而有一点很巧合的是,汉献帝与诸葛亮俩人的生死同期,让人感到十分困惑,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前半部没有诸葛亮,后半部没有汉献帝,而他们俩又在同日生同日死,所以有人猜测,汉献帝就是诸葛亮,诸葛亮就是汉献帝!原因为何?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时候,诸葛亮说了一大堆话,简单来说就是指点江山,议论天下大势,如果只是一介草夫,又怎会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呢?而刘备在经过徐庶的举荐后就直接去寻找他,这不是很草率?而如果诸葛亮是汉献帝,这一切就能解释的清了,因为皇帝掌管天下大事,就算做不了主,但是基本形势是了解的。

另外,汉献帝被迫退位后,刘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汉献帝定了谥号,宣布他死去,如果不确定汉献帝是否已经去世就这样做,岂不是让刘备的皇叔形象有损?原因只有一个,汉献帝就在自己的军营中,是安全的,但是他永远告别皇帝的位置,只是一个普通人了。刘备去世的时候对诸葛亮说,如果阿斗可以扶持,你就扶持他,如果不能,你可以取而代之。试想,就算诸葛亮与刘备的关系再好,也不至于要将江山送给他吧!而诸葛亮如果是皇帝,这就好说了,反正本来就是他的,还给他很正常。

但是,这些都只是后人的猜测,至于真实的情况如何呢?我们都不得而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12
延康元年(220年)12月10日,曹丕逼迫刘协禅让帝位给他,刘协告祭祖庙,使张音奏玺绶诏册,禅位于曹丕。曹丕在繁阳亭登上受禅坛,接受玉玺,即皇帝位。随即进入许都,改延康元年为黄初元年,国号为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封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其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曹丕还同时给刘协留了句客气话:“天下的好东西,我跟你可以一起享受。”
由于当时盛传刘协被杀,所以刘备便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即皇帝位,建立汉(史称“蜀汉”,刘备便是汉昭烈帝),追谥刘协为“孝愍皇帝”。
魏明帝青龙二年(234年)三月庚寅(4月21日),刘协寿终正寝,魏明帝曹叡率群臣亲自哭祭。八月壬申,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谥号为孝献皇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