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义计量经济模型是指

如题所述

理论模型的设计
对所要研究的经济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模型中将包含的因素,根据数据的可得性选择适当的变量来表征这些因素,并根据经济行为理论和样本数据显示出的变量间的关系,设定描述这些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即理论模型。理论模型的设计主要包含三部分工作,即选择变量、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拟定模型中待估计参数的数值范围。1. 确定模型所包含的变量

计量经济模型
在单方程模型中,变量分为两类。作为研究对象的变量,也就是因果关系中的“果”,例如生产函数中的产出量,是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而作为“原因”的变量,例如生产函数中的资本、劳动、技术,是模型中的解释变量。确定模型所包含的变量,主要是指确定解释变量。可以作为解释变量的有下列几类变量:外生经济变量、外生条件变量、外生政策变量和滞后被解释变量。其中有些变量,如政策变量、条件变量经常以虚变量的形式出现。
严格地说,上述生产函数中的产出量、资本、劳动、技术等,只能称为“因素”,这些因素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为了建立起计量经济学模型,必须选择适当的变量来表征这些因素,这些变量必须具有数据可得性。于是,我们可以用总产值来表征产出量,用固定资产原值来表征资本,用职工人数来表征劳动,用时间作为一个变量来表征技术。这样,最后建立的模型是关于总产值、固定资产原值、职工人数和时间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下面,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将“因素”与“变量”间的区别暂时略去,都以“变量”来表示。
关键在于,在确定了被解释变量之后,怎样才能正确地选择解释变量。
首先,需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所研究的经济现象中暗含的经济学理论和经济行为规律。这是正确选择解释变量的基础。例如,在上述生产问题中,已经明确指出属于供给不足的情况,那么,影响产出量的因素就应该在投入要素方面,而在当前,一般的投入要素主要是技术、资本与劳动。如果属于需求不足的情况,那么影响产出量的因素就应该在需求方面,而不在投入要素方面。这时,如果研究的对象是消费品生产,应该选择居民收入等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如果研究的对象是生产资料生产,应该选择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等变量作为解释变量。由此可见,同样是建立生产模型,所处的经济环境不同、研究的行业不同,变量选择是不同的。
其次,选择变量要考虑数据的可得性。这就要求对经济统计学有透彻的了解。计量经济学模型是要在样本数据,即变量的样本观测值的支持下,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估计参数,以揭示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所以所选择的变量必须是统计指标体系中存在的、有可靠的数据来源的。如果必须引入个别对被解释变量有重要影响的政策变量、条件变量,则采用虚变量的样本观测值的选取方法。
第三,选择变量时要考虑所有入选变量之间的关系,使得每一个解释变量都是独立的。这是计量经济学模型技术所要求的。当然,在开始时要做到这一点是困难的,如果在所有入选变量中出现相关的变量,可以在建模过程中检验并予以剔除。
从这里可以看出,建立模型的第一步就已经体现了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理论、经济统计学和数学三者结合的思想。
在选择变量时,错误是容易发生的。下面的例子都是从已有的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成果中发现的,代表了几类容易发生的错误。例如
农副产品出口额 = -107.66+0.13×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十0.22×农副产品收购额
这里选择了无关的变量,因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与农副产品出口额无直接关系,更不是影响农副产品出口额的原因。再如
生产资料进口额 = 0.73×轻工业投资+0.21×出口额+0.18×生产消费+67.60×进出口政策
这里选择了不重要的变量,因为轻工业投资对生产资料进口额虽有影响,但不是重要的,或者说是不完全的,重要的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应该选择这个变量。再如
农业总产值 = 0.78+0.24×粮食产量+0.05×农机动力—0.21×受灾面积
这里选择了不独立的变量,因为粮食产量是受农机动力和受灾面积影响的,它们之间存在相关性。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几个模型都能很好地拟合样本数据,所以绝对不能把对样本数据的拟合程度作为判断模型变量选择是否正确的主要标准。
变量的选择不是一次完成的,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
确定模型的数学形式
选择了适当的变量,接下来就要选择适当的数学形式描述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即建立理论模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6
计量经济学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与电脑技术,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随机性特性的经济变量关系的一门经济学学科。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经济计量学。理论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如何运用、改造和发展数理统计的方法,使之成为经济关系测定的特殊方法。应用计量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以反映事实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用经济计量方法研究经济数学模型的实用化或探索实证经济规律。
模型类型:采用随机模型。模型导向:以经济理论为导向建立模型。模型结构:变量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线性或者可以化为线性,属于因果分析模型,解释变量具有同等地位,模型具有明确的形式和参数。数据类型:以时间序列数据或者截面数据为样本,被解释变量为服从正态分布的连续随机变量。估计方法:仅利用样本信息,采用最小二乘法或者最大似然法估计变量。非经典计量经济学一般指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的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及应用模型,也称现代计量经济学。
第2个回答  2020-10-07
阅读经济学书籍,大家可能有个体会,就是多次反复地计算论证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我提的问题是,计量经济中的数据模型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首先是寻找有确定函数关系的变量(因素)。一个经济现象和行为,通常受多种因素影响,但不是每一个因素之间都存在确定的函数关系,而且经济理论的公式是对经济现象和行为的数学抽象。

其次是剔除没有明确意义的因素和变量,从两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论证,然后在加入其他因素,确定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就是要以此为规则和标准,再用这个规则构建出计量模型。经济学的计量模型要能够概括经济现象和行为的普遍特征,也就是能够代表一定时期、一定对象范围和条件变化时的函数规律。“实事求是”的“是”指的是内在规律,规律先是寻找,再是确定为规则、制度,然后才能贯彻实施。

这类似于盖房子,房型有很多种选择,最终方案必然是多种考量博弈的结果。

对于没有明确函数关系但是确实在发挥作用的因素和变量,如何应对,它们在理论模型中处于什么意义呢?这涉及统筹兼顾的问题,要兼顾各方,分清主次。例如城市的公共交通线路,很少有公交车只在一条路上运营而不绕路的,公交车是在不同路段兼顾到不同的居民区、工作区和商业休闲区的客流要求的。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什么中国人至今没有获颁诺贝尔经济学奖?不是因为中国没有自己的经济理论,而是因为中国经济理论的通用性和理论模型存在缺陷。诺贝尔经济学奖是颁发给发达国家经济学家的,主要是欧美国家。中国的发展之路,在某种意义上说,欧美已经走过、经历过。这不仅仅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问题。西方经济学理论在发达国家是通用的,都被认可的,而中国的经济理论在西方不见得能够适用和认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