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肌训练方法

如题所述

口肌运动训练是言语矫治中的重要组成。

口部运动主要是指下颌、唇和舌的运动,是参与进食、吞咽以及构音运动的基础。


口部运动治疗是指利用触觉和本体感觉刺激技术,遵循运动技能发育原理,促进口部(下颌、唇、舌)的感知觉正常化,抑制口部异常运动模式,并建立正常的口部运动模式的治疗过程。

家庭康复训练一直在康复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对宝宝进行一些家庭口肌运动训练,不仅能有效提高宝宝的口部运动能力、构音清晰度和进食速度,还能改善宝宝的言语感觉统合能力。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家庭口肌训练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唇运动训练

运动模式

1.展唇运动模式:

唇角向两侧拉开,做微笑动作;

2.圆唇运动模式:

双唇能够圆起;

3.唇闭合运动模式:

口轮匝肌收缩,将口裂闭合;

4.唇齿接触运动模式:

上门牙和下唇相碰;

5.唇的圆展交替模式:

双唇可以做圆展交替运动。

训练目的

促进唇感知觉正常化,促进唇肌力正常化,刺激唇的各种运动,增强唇运动的自主控制能力,促进唇各种正常运动模式的产生,为唇声母和唇韵母的构音奠定好生理基础。

方法操作

    将嘴巴张开至最大(或说“啊”),停留3-5秒再放松。

    将嘴巴向左右伸展(或说“一”),停留3-5秒再放松。

    将嘴巴噘嘴呈圆形(或说“呜”),停留3-5秒再放松。

    将嘴形从“啊”变成“一”(可不发出声音),连续3-5次。

    将嘴形从“啊”变成“呜”(可不发出声音),连续3-5次。

    将嘴形从“呜”变成“一”(可不发出声音),连续3-5次。

    将嘴形做出啊——呜“(可不发出声音),连续变化3-5次。

    将嘴巴用力闭紧吸住,并做出“啵”的声音。

    将嘴唇向内用力吸,并做出小鸟叫声。

    三、舌运动训练

    运动模式

    1.马蹄形上抬模式:舌两侧缘与舌尖同时上抬与上腭接触,摆出马蹄状姿势;

    (例音—d.t.n )

    2.舌根(后部)上抬模式:舌根(后部)的4个区全部抬起和上腭接触;

    (例音—k.g.ng )

    3.舌两侧缘上抬模式:舌两侧缘与上腭接触,而舌尖和舌中部在凹槽里保持低位并远离上腭;

    (例音—zh.ch.sh )

    4.舌尖独立上抬和下降模式:舌尖能独立抵住齿龈,舌其余部分保持低位并远离上腭;

    (例音—l )

    5.舌叶上抬模式:舌两侧从后向前上抬,舌叶从两边向中线上抬,两者并不接触,这是舌位形成一个狭窄的凹槽。

    (例音—z.c.s ) 

    训练目的

    阻断舌的异常运动模式,解决舌肌张力问题,提高舌的肌力,在此基础上促进舌运动模式的产生,促进舌精细运动的分化,建立舌的正常运动模式。

    训练方法

    将舌头伸出,越长越好,停留3-5秒再缩回放松。

    以同样的速度将头伸出--缩回。连续3-5次。

    将舌头伸出,向右(左)嘴角,停留3-5秒再缩回放松。

    将舌头伸出,向左右嘴角连续移动3-5次。

    将舌头伸出,向上(下)嘴唇,停留3-5秒再缩回放松。

    将舌头伸出,向上下嘴唇连续移动3-5次。

    将舌头伸出,延嘴唇顺(逆)时钟方向绕一圈。

    将舌头伸出口腔内右(左)脸颊(外观可以看到突出),停留3-5秒再缩回放松。

    将舌头伸至上下排牙齿,向左右移动做出清洁牙齿状。

    将舌头顶住上硬颚做出马提声。

    用舌头顶住门牙后方,从硬颚移动至后方软颚。

    四、下颚运动训练

    运动模式

    1.上下运动模式:口部做全开放和全闭合动作;

    2.前后运动:下颌做前伸和后缩运动;

    3.左右运动:下颌大幅度的左右摆动;

    4.旋转运动:下颌可以向各方向做大幅度的旋转运动。

    批注:在成熟且快速的交谈性语言过程中,下颌以非常精细的、肉眼几乎看不到的分级模式进行左右运动,下颌既不前伸,也不后缩,也不做大幅度旋转运动。

    训练目的

    提高宝宝下颌的感知觉和下颌运动肌群的力量,延长下颌持续运动的时间,增大下颌运动范围,提高下颌的控制力,增强下颌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抑制异常模式,建立下颌正常的运动模式,为宝宝学习唇和舌的高级运动奠定基础。

    方法操作

    用手轻轻拍拍双颊、下巴、嘴唇。

    紧闭嘴唇吹气使脸颊鼓胀。

    用力吸吮,使脸颊凹。

    作出各式各样可以牵动脸颊肌肉鬼脸,

    五、下颌、唇、上腭的三角关系

    下颌、舌和上腭构成了三位一体的运动单元,它们既可以进行独立运动,也可以进行联合运动。为了理解这三者间的关系,可以将舌与上腭比作婚姻中的夫妻双方,下颌则作为婆婆既可以巩固婚姻,也可以削弱此婚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22

患有语言发育障碍的孩子,他们的口腔肌肉往往不够发达,不能很好地调动口腔肌肉帮助发声,造成发音不准、发不出声音的问题。

想要提高患儿的语言能力,家长可以在家里给孩子做必要的口肌训练。

通过口腔感觉的处理,锻炼下颌、嘴唇、舌头、气息的稳定性、协调、分离等能力,来促进孩子正确发声。

在家也可以做的口肌训练

使用的工具有:海绵棒、海苔、压舌板、气笛、吸管、咬胶等等

1、海绵棒

家长的左手拖住孩子的下颌骨,另一只手拿海绵棒,轻轻擦拭口周和嘴唇,接着从口角进入,用海绵棒在孩子口腔内壁刷擦,增加刺激的感觉,增强孩子口腔肌肉、牙龈、舌面和舌两边的触感和运动能力。

2、海苔等孩子喜欢的食物

我们可以将海苔撕小块,放在孩子的上唇、下唇、左右四个方向,让孩子主动伸舌头舔海苔,锻炼孩子舌头的力量。

3、压舌板

让孩子用嘴唇抿住压舌板,锻炼孩子的嘴唇抗阻能力,增强孩子嘴唇肌肉的力量。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唇部力量不够的孩子会用牙齿咬住压舌板来代偿,家长发现有代偿行为的话,要及时纠正。

■ 小贴士:当孩子的嘴唇力量弱,抿不紧压舌板的时候,家长可以用大拇指帮助孩子锻炼放松口周匝肌,先顺时针轻按一周,再按揉一周,再用手指轻轻敲击脸颊两边肌肉3-5次,提高孩子整体性和口面部肌肉能力。

4、气笛、吸管、咬胶等

■ 让孩子吹气笛,增强口肌力量。气笛的吹口有扁的也有圆的,可以拿来训练孩子的圆唇能力。

■ 让孩子用吸管吸水,锻炼“吸”和“吹”的能力,增强唇部力量。

■ 让孩子咬住咬胶,锻炼上颌稳定性,增强上颌咬肌力量。

这几个都是在家里可以给孩子做的口肌康复训练,相信在长期坚持下,孩子的发音、讲话能力能够得到提高。

当然,除了日复一日的坚持,还要找对医生。让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孩子全面、高效地康复起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24
口肌训练方法:
1、口腔按摩
通过按摩、揉、搓、弹、捏等手法,刺激穴位,从而使参与发音的各部分肌肉运动功能得到提高①按摩口轮 ②捏下颌 ③搓下巴 ④弹颧腮 ⑤揉面颊 ⑥轻拍面部
2、口肌运动训练
唇部运动:使口部肌肉、关节协调完成
①A.将嘴巴张至最大(或说“啊”)停留3-5秒再放松。B.将嘴巴左右伸展(或说“一”)停留3-5秒再放松。 C.将嘴巴噘起呈现圆形(或说“呜”)停留3-5秒再放松。 D.将嘴型从“啊”变成“一”(可不发出声音)连续3-5次。 E.将嘴型从“一”变成“呜”(可不发出声音)连续3-5次。 F.将嘴型从“呜”变成“啊”(可不发出声音)连续3-5次。 G.将嘴型做出“啊——呜”(可不发出声音)连续变化3-5次。 H.将嘴巴用力闭紧吸住,并做出“啵”的声音。(儿歌:咏鹅、小宝宝) I.将嘴唇向内用力吸,并做出小鸟叫声。
②舌头运动:充分调动舌部肌肉活动,使舌头活动更灵活,能够在发音时找到正确的位置。 A.将舌头伸出,越长越好,停留3-5秒再做缩回放松。 B.以同样的速度将舌头伸出——缩回,连续3-5次。 C.将舌头伸出,向右(左)舔嘴角,停留3-5秒再缩回放松。 D.将舌头伸出,向右左嘴角连续移动3-5次。 E.将舌头伸出,向上(下)舔嘴唇,停留3-5秒再缩回放松。­
③下颌运动:提高在发音时下颌的控制能力 A.张口闭口 每天3次,每次5下,后期逐渐增加。B.左右移动 每天3次,每次左右3-5个来回,后期逐渐增加。C.前后移动 每天3次,每次前后3-5个来回,后期逐渐增加。D.上下叩齿 每天3次,每次坚持10-15下,后期逐渐增加。
④补偿肌肉的训练:用来补偿稳定性弱的异常姿势,阻碍活动性(如:喝水时压扁吸管而不能喝进水,说明下颚骨稳定有困难,采取用力压扁吸管来补偿喝水的动作)
坚持下去,相信会有你想要的效果~
第3个回答  2020-11-24
训练前需了解的知识。
流口水的成因:
1.身体姿势——由于肌张力低,通常口部张开合不拢;
2.合唇能力较弱——身体原因(敏感、上呼吸道感染、扁桃腺肿大、吞咽障碍);下颚骨弱(面颊肌肉弱所致);合唇力弱;
3.感知——感觉不到口水在口里,或者感觉到口水但不喜欢在口里的感觉,要把口水吐出来;
4.舌头后缩能力较弱——舌头一直向前,不能或后缩能力弱。
相关能力:触觉系统
可使用海绵棒测试,在舌头、内颊、舌尖、上颚牙齿后、上颚左右转动擦。
1.触觉低敏:表现为不爱喝水,喜欢口味较重的食物,经常把东西放进口里咬。结果——导致说话时感觉不到口部的活动,因而影响言语能力;
2.触觉高敏:表现为不喜欢吃东西,小口小口咬东西,舌头反应过敏,不喜欢运用舌头。结果——活动舌头会使他们很痛苦,影响说话;
3.混合性触觉敏感:任何高敏、低敏或正常敏感度的组合。表现为孩子不喜欢发“KE”音,因发此音时会触碰上颚;
4.波动性触觉敏感:反应随时间、天气、环境等因素而改变;
5.防御性触觉敏感:对触觉刺激有负面或情绪的反应。做训练时,注意不要一开始就直接从孩子的面部做起,否则会引起孩子惊慌从而影响训练的效果,要按照手部→背部→头部后面→面颊→嘴巴→口腔的顺序一步步来。

身体各部分的独立活动力:
类别正常不正常;
头部及身体头部转动时身体不动头部转动时身体一起动;
下颚骨及身体说话时头部不动说话时头部也在动;
唇部-面部-眼睛及下颚骨说话或眼睛动时,下颚骨不动说话或眼睛动时下颚骨动得厉害;
舌头及下颚骨舌头向左右移动时,下颚骨不动舌头向左右移动时,下颚骨在动,且身体也动;

肌肉活动:
下颚骨是舌头的支点;
舌头后缩-舌尖提升/下压——发音说话的最重要部分;
舌头后缩-舌头向两边扩展——说话流利的部分;
唐氏的后天功能障碍:
1.舌头放在上下牙齿间原因:肌力低张且长期用奶瓶喝奶导致舌头不会后缩;
2.传导性弱听原因:躺着喝奶导致中耳炎;
3.上呼吸道问题经常感冒原因:呛奶导致呼吸道感染;
4.口部张开原因:上呼吸道感染导致用口呼吸;
5.舌头较大原因:舌头不能后缩而显得较大;
6.上腭高而窄。

训练建议:
1.从现在开始训练,永远都不迟;
2.一定要让孩子保持快乐的心情,否则训练容易失效;
3.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瓶喂养,保证耳朵的位置比嘴巴高。吃奶20分钟内让孩子保持坐姿或竖抱,不要平躺;
4.不鼓励孩子把舌头伸出嘴外的动作,如舔嘴唇。所有的舌头练习都应该可以在口腔内完成;
5.尽早戒奶瓶(16个月前),长期使用奶瓶饮水影响舌头后置致使发音能力低;也不要使用吸杯即鸭嘴杯(吸杯会使舌头只能前后动不能左右动),改为直接用杯子、吸管或调羹进食。

训练注意事项:
1.所有的训练一定要保证孩子呈最佳的坐姿:身体与大腿成九十度,大腿与小腿成九十度,小腿与脚成九十度,双脚掌触地。除了嘴巴、舌头、下颚可以动,其他部位的肌肉都不能动(比如说不能耸肩,头后仰等等),以训练正确的肌肉,否则当孩子口部肌肉功能还不正常时,他们容易用其它部位的肌肉来帮助较弱的口部肌肉。未能自己坐直的小BABY可以采用抱姿呈90度或40度角的姿势,头部尽量固定;
2.所有工具由训练者拿着,不要让孩子拿;
3.孩子除了口部肌肉和腹部肌肉可以动,其它部位应保持放松的状态,否则孩子会用头部或其他肌肉帮助运动;
4.训练者的坐姿始终保持与孩子平视,否则孩子会仰视或俯视,不能实现90度的坐姿。

口部肌肉训练内容:
【喂食】
1.吃东西所用的肌肉与说话所用的肌肉是一样的,因此正确的喂食是一种口部肌肉训练方式;
2.调羹喂食——喂食时要把食物放进侧边臼齿上,鼓励孩子把舌头向两侧移动;
①侧置:打横调羹喂进嘴里。侧置→反手侧置,轮流。
练习合唇,协助发m b p音;
②前置:平常用法,调羹前端伸进嘴里。
练习圆唇,协助发u o音;
③调羹啜饮:将放有食物的调羹置于双唇之间(不是牙齿之间或舌头上)向后吸吮。
练习舌头向后缩功能;
3.叉子——更易于让孩子把食物侧置于臼齿上,选用手柄较粗大的叉子让孩子横握,左右手轮流,每次只叉一块食物;
4.吸管治疗;
5.训练用杯子——用杯子比用吸管困难,因此训练时用的饮料要比吸管用饮料更容易吸引孩子,尽量不要放同一种饮料在杯子和吸管中,保持稳定的坐姿;
6.固体食物咀嚼:当孩子舌头不会向两侧动时,应把食物放在大臼齿位置,以免孩子没有咀嚼就吞下去;
注意:喂食时保证孩子头向前倾,而不是向后。不要硬塞食物给孩子,否则孩子的头部向后,易致防御性敏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9-06
简单的居家口肌小游戏
1、触觉介入训练
洗澡时将沐浴露涂在孩子身上,或者用孩子喜欢的玩具、不同质地的毛巾,或者用我们的手在孩子身上触碰。在孩子能承受的范围内,手法略重一些。也可以在亲子游戏中,结合儿歌用手或玩偶在孩子身上“爬”。
2、点心时间

吃点心时,选择一些孩子喜欢的饼干或者水果切条,让孩子放在大牙上进行咀嚼力量的训练。
3、亲子时间

亲子游戏中,加入嘴唇动作的游戏,比如飞吻、开火车“呜呜呜”。
把孩子喜欢的食物涂在孩子嘴巴周围,如酸奶,让孩子用舌头去舔。

与孩子一起玩吹泡泡、吹小球、吹纸片的游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