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如题所述

明朝灭亡的原因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便是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制度,明后期朝政腐败,君主无能,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无地可种,权贵阶级借势加大盘剥,导致国家税收大幅减少。外因是各地农民起义,动摇了明王朝的根基,后金对明的作战,消耗了明王朝仅有的国力,加速了其土崩瓦解的速度。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尖锐的社会矛盾,以及封建制度的劣根性。

一、明王朝的内忧。

1368年,朱元璋黄袍加身,开创大明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朱元璋废除丞相,裁撤中书省,组建锦衣卫,明成祖朱棣时期,建立内阁,总揽朝政,皇权一步步集中。前期经历洪武、永乐、仁宣三大盛世后开始由盛转衰,体制弊病逐渐显露端倪。明英宗时期,开始出现宦官专权现象,太监王振依赖皇权为所欲为,此后,宦官专权愈演愈烈,例如臭名昭著的大太监魏忠贤,宦官专权就像一粒种子深深埋在明王朝的根基里。

明中后期,自然灾害频发,人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但朝廷对此不管不顾。朝堂内部的昏庸延续到地方,官员贪污腐败,吏治混乱,税收更是一团乱麻。国家无税收收入,其结果就是严重的财政危机。

二、明王朝的外患。

农民起义是其一,其中实力较强的属李自成所带领的农民军。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同一年,李自成率领部众攻打明朝首都,崇祯帝直接上吊自缢。后明朝王室的残余势力退居南方,建立南明,但终归是大势已去。除了农民起义,正面战场上还有清军的猛攻猛打,但由于财政困难,崇祯帝偏信谗言,导致同清军的作战异常糜烂。所以,后期的明王朝就像一个空壳,在内忧外患双重打击下,最终倾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30
明朝建立了中央集权社会制度,进而造成了百姓巨大的社会负担。同时明朝党争极为严重,各政派党系之间歧义已扩大到绝对的势不两立的地步,进而导致明朝的灭亡。
第2个回答  2020-06-30
纵观历史,明朝年间天灾频发,其实这些频繁的天灾也是促成明朝毁灭的主要因素之一。
这对以小农经济为主要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的中国古代社会来说,简直无异于噩耗。依靠种植业为主的社会受到史无前例的冲击,连续数年的大旱让农作物颗粒无收,最后百姓无衣无食。
除了天灾之外,自然还有人祸的因素。当时的明朝面临的不仅是旱灾,更多的还是北旱南涝的现象。这种现象直接导致民不聊生,但是当时的明朝已经开始自暴自弃、不思进取、不考虑补救措施。
第3个回答  2020-06-30
因为明朝的君主权力扩大,君主制度太过于专制。官僚体制腐败、社会矛盾严重等一系列的原因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第4个回答  2020-06-30
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当时制度的落后。直接原因是,少数民族对汉朝土地的侵略,明军无法战胜少数民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