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是多少回?

如题所述

九十五回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中,诸葛亮设 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大军的故事是最为典型的。

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 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 葛临危不惧,传令大开城门,还派人去城门口洒扫。诸葛亮自己则登上城楼,端坐弹琴, 态度从容,琴声不乱。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心生疑窦,怕城中有伏兵,因此不 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空城计,这是一种心理战术。在己方无兵出城与敌对抗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敞开城门,以引起敌方由此产生怀疑,怕城内有埋伏,就会犹豫不前。在军事上指在交战双方力量悬殊情况下,力弱的一方故意显示自己虚弱不设防的弱处,让敌人反以为自己有准备,而不敢贸然进攻,从而度过难关的一种计谋。

【原文】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译文】本来兵力空虚,又故意把空虚的样子显示在敌人面前,使敌人不知底细,怀疑我有实力。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采用这种计谋,显得更加奇妙。

【计名典故】“空城计”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三国时期,谙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十五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余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把四个城门大开,每个城门用二十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魏兵到来时,不可擅动,我自有办法。”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二十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令后军充作前军,前军充作后军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空城计”是《三国演义》里特别精彩的一个计谋,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空城计是一种“虚而虚之”的心理战术,在战斗的紧急关头和某方力量虚弱的情况下运用这种战术,可能使敌人疑中生疑, 怕中埋伏,从而达到排危解难的目的。

【用计锦囊】在敌强我弱,形势突然紧急,间不容发的情况下,为了使敌人的攻势停止或落空,以争取寻找机会的时间,便把本来实力的空虚,故意用更加空虚的形式表现出来,使人对这种夸大了的公开情况发生怀疑,并作出相反的判断,因而不敢贸然采取行动。这是一种疑敌缓兵的心理战谋略。

空城计的决窍是:实力空虚再显示空虚而没有防守,使敌人疑上加疑,在敌众我寡的紧急关头大胆运用这种策 略,会更显得奇之又奇,使敌人犹豫不决。古人用兵,讲究的是“虚者实之,实者虚之”的逆反用计,空城计却打破了这种常规用计格局,以“虚者虚之”对待,使用计虚虚实实变幻无穷。

【两种含义】本计包含两个含义:

一、虚而虚之。本来是空虚的,还要显现出更加空虚的样子来。“虚而虚之”的目的是使敌人“疑中生疑”。一般地说双方交战,总是要互相隐瞒真实情况,所谓“兵不厌诈”,即使遇到正常情况,也要反复地进行分析研究,不能完全凭自己的直觉,随便做出判断。除了要进行正面的分析外,还要进行反面的分析,这就是所谓的“疑中生疑”,便会使之狐疑不决,甚至惊恐万端。

二、实而虚之。本来是实的,却故意装作虚使敌人误以我为虚。例如,我们本来实力比较强大,但是却要千方百 计地把这些力量隐蔽起来,而故意表现出弱小的样子;故意给敌人留出欲乘之隙。要实而示虚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诱敌深入。二是韬晦之计。为了更大或者是更远的目的,暂时隐蔽起自己的实力和锋芒。这种暂时的隐藏是为了等待时机,积蓄力量,一旦时机成熟,就会发动突然进攻,使对方措手不及,防不胜防。

【防范对策】防范空城计,可采取如下对策:

一、要全面分析。例如:敌人所守的是一座孤城,四外又是空旷的原野,不可能埋伏军队,这样就可根据该城的大小,判断出其最多所能埋伏的军队。如果敌人在城内即使有埋伏,其数量也有限,那么就不必为他的空城计而犹豫。

二、要耐心等候。经反复试探之后,仍不能做出判断的话,可以采用在 “空城”之外,耐心等候,静观变化的 方法来探其虚实。只要我们在“城外”将其困住,不去主动直接攻城,在这种不攻也不撤的相持状态下,不论是虚是实,敌人都会自己暴露出来。

三、要调虎离山。“空城计”主要是通过隐蔽来达到欺骗的目的,而隐蔽又主要靠“城”这个必要条件,所以要破解敌人的“空城计”,就要把敌人与其所据守之“城”分离开来。将敌人与其“城”分离开来的最好办法就是 “调虎离山”之计,一旦敌人失去“城”这个特殊的环境与条件,他的虚实也就暴露出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23
在《三国演义》第95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