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锥齿轮模数怎么计算的

如题所述

中心距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参数,因为决定了小齿轮的变位系数。如果是高度变位,则计算非常简单。小齿轮与大齿轮模数压力角必须相等,这是共轭的基本条件。齿数13,变位系数为0.5。如果是角度变位,则必须知道中心距。有了中心距之后,反推小齿轮的变位系数,所有几何参数就可以计算出来了。
如果你没有中心距的要求,不受结构限制的话,你可依照小齿轮不产生根切来计算它的变位模数”是指相邻两轮齿同侧齿廓间的齿距t与圆周率π的比值(m=t/π),以毫米为单位。模数是模数制轮齿的一个最基本参数。
  模数越大,轮齿越高也越厚,如果齿轮的齿数一定,则轮的径向尺寸也越大。模数系列标准是根据设计、制造和检验等要求制订的。对於具有非直齿的齿轮,模数有法向模数mn、端面模数ms与轴向模数mx的区别,它们都是以各自的齿距(法向齿距、端面齿距与轴向齿距)与圆周率的比值,也都以毫米为单位。对於锥齿轮,模数有大端模数me、平均模数mm和小端模数m1之分。对於刀具,则有相应的刀具模数mo等。标准模数的应用很广。
  在公制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同步齿形带传动和棘轮、齿轮联轴器、花键等零件中,标准模数都是一项最基本的参数。它对上述零件的设计、制造、维修等都起著基本参数的作用(见圆柱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
系数,计算出所有几何参数,中心距依据此来计算
模数是齿轮尺寸计算的一个基本参数,符号为“m”.
说得通俗一点.模数好比衣服的号码,模数越大,齿轮各部份的尺寸都随着成比例地增大,牙齿上能承受的力量也就大.
具体地说模数是二个齿(在分度圆上)相距的弧长尺寸,单位为毫米,
模数与齿轮外径尺寸的关系是:
外径尺寸=模数×(齿数+2)
模数有统一的标准.这样各个地方造出来齿轮才能互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9
数一下大轮小轮各有多少齿,这个不难,从箱体或安装上测量一下大轮安装面到小轮中心的距离,这叫大轮安装距,测量小轮定位的轴承端面到大轮中心线的距离,一般说,小轮的安装距对于正交的锥齿轮副应该大于大轮的外圆半径吧如果有差速器壳,小轮的齿宽应不能接触到差速器壳的外径吧,再测量一下小轮的最大直径,考虑一下齿顶倒角的减少量,这样几个参数的大约值就算记下来了,然后套公式进行试算,以测量值为目标函数进行副近,就可能得出较接近的模数值,再进行正式计算,套公式进行高度及切向变位。要注意的是锥齿轮的大端模数一般不给出什么“标准值”,也就是说可以是小数,这样就比较自由些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1-05
按理论计算就是齿轮的节圆直径除以齿数。要是测绘的话可按楼上的介绍根据测量数据反算,具体可参考论坛内技术资料。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9-19
数齿数,量中心距,量大径,凑模数,得出新的图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