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ps把照片和背景图片融合

怎么用ps把照片与背景图片融合 如下图

1、随后用两张素材为例,用ps打开两张图片。

2、在图层面板中双击待移动图片(人物)将背景改为图层,方便移动。

3、使用工具栏中的移动工具将人物图片移动到风景图片中,拖到合适的位置,松开鼠标。

4、快捷键Ctrl+T,修改图片到合适的大小和方向,回车确定。

5、在图层面板下方有个图层蒙版,点击添加图层蒙版,在图层右边会出现一个白色的框。

6、在工具栏中选择渐变工具,径向渐变,将前景色改为白色,背景色设为黑色。

7、鼠标移到图片上,会看到变成虚线的十字形,从中心向左下角拖动(你也可以尝试往其他方向拖动),会看到图片变成下图这样。

8、选择画笔工具,将不透明度设为20%-30%,将流量改为30%,反复涂抹人物,将你想要清楚的地方涂抹出来。将前景色改为黑色,背景色改为白色,反复涂抹背景,让背景显示清楚。

9、最后合并图层,选中图层,右击选择合并可见图层,或者用快捷方式:Ctrl+Alt+Shift+E。

扩展资料

组成

1、从功能上看,该软件可分为图像编辑、图像合成、校色调色及功能色效制作部分等。 图像编辑是图像处理的基础,可以对图像做各种变换如放大、缩小、旋转、倾斜、镜像、透视等;也可进行复制、去除斑点、修补、修饰图像的残损等。

2、图像合成则是将几幅图像通过图层操作、工具应用合成完整的、传达明确意义的图像,这是美术设计的必经之路;该软件提供的绘图工具让外来图像与创意很好地融合。

3、校色调色可方便快捷地对图像的颜色进行明暗、色偏的调整和校正,也可在不同颜色进行切换以满足图像在不同领域如网页设计、印刷、多媒体等方面应用。

4、特效制作在该软件中主要由滤镜、通道及工具综合应用完成。包括图像的特效创意和特效字的制作,如油画、浮雕、石膏画、素描等常用的传统美术技巧都可藉由该软件特效完成。

组成部分与功能使用

1、标题栏

位于主窗口顶端,最左边是Photoshop标记,右边分别是最小化、最大化/还原和关闭按钮。属性栏(又称工具选项栏)。选中某个工具后,属性栏就会改变成相应工具的属性设置选项,可更改相应的选项。    

2、菜单栏

菜单栏为整个环境下所有窗口提供菜单控制,包括:文件、编辑、图像、图层、选择、滤镜、视图、窗口和帮助九项。Photoshop中通过两种方式执行所有命令,一是菜单,二是快捷键。    

3、图像编辑窗口

中间窗口是图像窗口,它是Photoshop的主要工作区,用于显示图像文件。图像窗口带有自己的标题栏,提供了打开文件的基本信息,如文件名、缩放比例、颜色模式等。如同时打开两副图像,可通过单击图像窗口进行切换。图像窗口切换可使用Ctrl+Tab。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Adobe Photoshop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5

用ps把照片和背景图片融合的方法是:

1、打开背景图片和照片,并把照片拖进背景文件里;

2、Ctrl天调整大小、位置;

3、新建“图层蒙版”,用黑色画笔在照片设置涂抹,保存,完成。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3

这个问题很简单:有多个途径

1:羽化

2:橡皮檫

3:图层蒙版

由于你上传图片太小,边缘羽化处理地方很小,效果不是i很明显。

原理是一样的。ps百科网希望可以帮到你

追问

您好,可以教给我比较详细的步骤吗?没有学过ps,所以不知道具体如何操作,谢谢!对了还有个主要的问题,我怎么把两张图在ps中放在一起,然后再做刚才您说的处理。

追答

如果你没有接触过ps,或者没有基础。文字步骤我给你说出来,你也不会。回头我可以给你录制一个视频,(今天是不行的,等下要给54期平面设计上课)上传到ps百科网。你去看一下,都是免费的。

步骤讲一下:你要的效果要2个图层

 1:背景图层,可以使单色,也可以使美丽的图片,不过所有的背景颜色都必须和你的产品图要搭配。

2:产品图片,就是你那个手链,图片分辨率和尺寸都要够大,不然出不来效果。

     为了更加突出,建议抠图,单个手链抠出,你那个背景和产品图搭配有点问题。

3:开始处理 产品图片的边缘,羽化,最好用图层蒙版。具体步骤,必须看视频才明白,文字有局限性。

整体步骤十分简单见一下截图。新手不一定看的明白,

追问

非常感谢!我会去网站学习的,给您的图片是我截的图 所以比较小,不好意思哈~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7-09
图层是构成画面的基本元素,每张图片都是又包含有各种元素在内的图层组成的!改图层模式是融合各图层到背景画面的重要手段。新建图层蒙版也是溶图常用手段!具体情况不同,采取的方法技巧不同!
第4个回答  2013-06-05

用蒙版工具,拉条黑白渐变。

用橡皮擦工具,选择柔角像素的涂擦边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