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变化中,用于加热的容器爆炸是什么原因?

如题所述

化学实验,酒精灯中的酒精少于25%或多于66%都容易爆炸

酒精少于25%在使用过程中酒精灯体会受热变热,酒精会体积膨胀发生爆炸。多余66%是在移动酒精灯时,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因而发生爆炸。已知硝酸铵爆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NO3...B少量存在于煤中,它燃烧产生的气体是导致酸雨或大气污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定义 ...③不能加热或量取热的液体,不能作反应容器或在量筒中...

加热的工具为酒精灯,可用于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等,可用于间接加热的仪器为烧杯、烧瓶等。 21.量筒不...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如: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化学变化的...

在不显电性的粒子里: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原子只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即开始时要先通入氢气后加热(目的是排净管内空气,防止氢气与管内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 金属单质

物 混合物 单质 非金属单质 酸性氧化物

物质种类 稀有气体 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质 纯净物 元素种类 无机物 酸 其他氧化物

化合物 碱

有机物 盐

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例如,空气,溶液(盐酸、

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 矿物(煤、石 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例如:水、 水银、 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

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铁 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外的化合物(除CO、CO2 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

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 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

8.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酸性氧化物: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O2 ,SO2 ,SO3 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2 + H2O= H2CO3 SO2 + H2O= H2SO3 SO3 + H2O= H2SO4

b.碱性氧化物: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aO Na2 O MgO Fe2 O3 CuO

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BaO K2 O CaO Na2 O溶于水立即跟水反应

生成相应的碱,其他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

CaO+H2O=Ca(OH)2 BaO+H2O=Ca(OH)2 Na2O+H2O=2NaOH K2O+H2O=2KOH

c.注意:CO和H2 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

9.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溶液的PH值小于7

酸的名称中最后一个字是“酸”,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 ”,酸由氢和酸根离子组成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根据酸的组成,通常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酸的电离方程式:酸=nH+ +酸根离子n-

a.根据酸分子电离所能生成的氢离子的个数分为:一元酸(HCl、HNO3 )、

二元酸(H2 SO4 、H2 S、H2 CO3 )和三元酸(H3 PO4 )

b.根据酸分子里有无氧原子分为:

含氧酸(H2 SO4 ,HNO3 , H3 PO4 名称为:某酸)

无氧酸(HCl, H2 S名称为:氢某酸 )

鉴定酸(鉴定H+ )的方法有:①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酸溶液;

②加活泼金属Mg、Fe、Zn等有氢气放出

10.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通常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

溶碱有五种:钾钙钠钡氨(KOH,Ca(OH)2 ,NaOH Ba(OH)2 ,氨水)它们的溶液无色。

有颜色的碱(不溶于水):红褐色的氢氧化铁(Fe(OH)3 ↓ )、蓝色的氢氧化铜(Cu(OH)2 ↓)

其他固体碱是白色。碱的名称通常有“氢氧化某”,化学式的最后面是“OH”

可溶性碱的溶液PH值大于7,紫色石蕊试液遇溶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溶碱变红色

鉴定可溶性碱溶液(鉴定OH- )方法一:加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是碱.

方法二:加铁盐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加铜盐溶液有蓝色沉淀的是碱。

在不显电性的粒子里: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原子只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开始时要先通入氢气后加热(目的是排净管内空气,防止氢气与管内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 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

因而发生爆炸。已知硝酸铵爆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NO3...B少量存在于煤中,它燃烧产生的气体是导致酸雨或大气污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定义 ...③不能加热或量取热的液体,不能作反应容器或在量筒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9-06
用于加热的容器爆炸是物理变化。由于加热产生的水蒸气到容器口液化成水滴流下,到容器高温的底部,由于局部冷却,受热不均,冷却部分收缩而发生爆炸
第2个回答  2008-09-06
气体膨胀,容器本身存在问题等等都会引起爆炸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