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刻苦训练的故事?

急需,写作文要用。
主要是雅典失利后,林丹如何刻苦训练,走出阴影,取得08北京
奥运男单冠军的。

谢谢了!

  林丹5岁开始练习羽毛球,9岁进福建体校,12岁入八一队,18岁入选国家队。

  林丹左手握拍,以拉吊突击为主打法,进攻意识强,场上速度快,进攻落点好,攻击犀利,步伐灵活,扣杀较具有威胁。

  林丹有一股与生俱来的霸气,长期占据着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

  2000年亚洲青年锦标赛男团、男单冠军,世青赛男团冠军,男单第三名;

  2001年荷兰、德国青年公开赛男单冠军,九运会男单亚军,亚洲锦标赛男团冠军、男单亚军,丹麦公开赛男单亚军;

  2002年全英公开赛男单第三名,韩国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3年日本公开赛男单亚军,新加坡公开赛四强,丹麦、德国、中国香港、中国公开赛冠军;

  2004年瑞士、全英、中国公开赛冠军、日本公开赛四强、汤姆斯杯冠军;

  2005年美国阿纳海姆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男单亚军;

  2006年汤姆斯杯男团冠军成员。
  谢杏芳和林丹的故事
  [07-15 17:55:24]作者:责任编辑:zhongyurong

  刚柔相济“姐弟恋”,含泪崛起“超级丹”new!
  2005年5月15日,举世瞩目的苏迪曼杯羽毛球混合团体赛在北京举行,羽坛“神雕侠侣”林丹和谢杏芳双双代表中国队披挂上阵。当林丹干净利落地以2:0将雅典奥运冠军、印尼名将陶菲克斩于马下后,体育馆顿时成了一片沸腾的海洋。这样,中国队就以3:0战胜印尼队夺冠,成为世界上唯一包揽羽毛球比赛三大杯的超级强队!谢杏芳兴奋地走上前去,眼含热泪地说:“我太高兴了,你终于彻底走出了奥运失利的阴影,站到了世界羽坛的巅峰!”林丹也忍不住泪流满面,与女友一起走过的风风雨雨,一幕幕在他眼前浮现……
  “超级丹”霸气示爱:我没有六尺高,我却会待你好!
  林丹来自福建龙岩,从小进入解放军运动大队。谢杏芳的老家在广州,1998年入选国家羽毛球青年队。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中国羽毛球队进行调整,17岁的林丹和19岁的谢杏芳同时进入国家一队。

  林丹身高1.76米,外表俊朗,球风凶悍,一头爆炸式的头发使他显得有些另类。凭借威力巨大的前场高吊和后场劈杀,他迅速在一队站稳脚跟,被认为是未来中国羽坛的领军人物。在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大院里,不少女运动员都暗恋林丹,成千上万的女球迷更是给他写来热辣辣的求爱信。心高气傲的林丹却公开表示:“不拿世界冠军,我绝不谈恋爱!”

  与林丹一样,聪明勤奋的谢杏芳也很快脱颖而出,她与张宁、龚睿娜和周蜜一起,被称为中国女队的“四朵金花”,而她是最小也是最漂亮的一朵“小花”。

  2002年羽毛球队一次混合训练,教练将林丹和谢杏芳分在一组。林丹和谢杏芳隔网相望,他一下子就被对方独特优雅的气质迷住了。谢杏芳身高比林丹还高3厘米,皮肤白皙,笑起来脸上露出两湾浅浅的酒窝,特别是她柔情似水的大眼睛,好像会说话。林丹的方寸一下子乱了:“羽毛球队竟然藏着这么一位仙女般的姑娘,我以前怎么就没发现呢?”

  在那次实战对抗中,林丹竟然直落两局以0:2输给了谢杏芳!一旁的教练气得直骂:“你连个女队员都打不过,还想当什么世界冠军?”林丹没有辩解,他知道自己被丘比特之箭射中了。

  回到宿舍,林丹魂不守舍。同屋的队友鲍春来知道他的心事后打趣道:“你比人家矮一截,‘视觉’条件都不够,人家怎么能看上你?”见林丹是来真的,鲍春来便向他建议:“你要是不好意思,我来当这个媒婆怎样?”林丹马上犯了倔脾气:“是我爱她,你帮什么忙?我要主动向她表白!”

  此后,林丹便经常主动找谢杏芳练球。谢杏芳很快就看出了端倪,她问林丹:“你们男队那么多队友,为什么总找我练呀?”林丹的脸红了:“我和男队友之间有合作更有竞争,我想练点绝活,不想让他们知道,所以才找你的。”谢杏芳戳穿他的谎言:“你那些绝活,怎么连我都打不过呢?”说完转身就要走。林丹急了,一把拉住谢杏芳的手说:“我其实不单是为了练球,更是为了和你呆在一起……”

  谢杏芳羞得脸颊绯红,她马上把手从林丹的手中抽出来。在她看来,林丹比自己还矮、年龄又比自己小两岁,如果谈恋爱,外界的压力也太大了!她认真地对林丹说:“谢谢你喜欢我,但我们俩不合适。况且我们什么成绩也没有,哪有时间谈恋爱呀?”
  林丹是一个要强的人,认准的事从不放弃。第二天训练时,林丹又要求与谢杏芳分在一组。在劈杀高球训练时,林丹每扣一个球,他都要大声高喊:“谢杏芳!谢杏芳!”弄得队友们都惊奇地看着他,谢杏芳生气地警告林丹:“你再喊,我就不陪你练了!”没想到林丹“变本加厉”,他继续高喊:“小芳,我爱你!”在大家目瞪口呆的注视下,谢杏芳难堪极了,她委屈地把球拍一甩,哭着跑出了训练馆……
  从那以后,谢杏芳总故意躲着林丹。然而,多年的运动经历告诉林丹:坚持就是胜利。
  谢杏芳身体偏瘦,上肢力量不足,这对羽毛球女运动员来说是致命弱点。为了让谢杏芳“长胖”,林丹煞费苦心。每次在食堂吃饭,林丹总是挑一大盘高热量高脂肪的菜肴让林丹吃,其他女队员看到后“嫉妒”地问林丹:“你把好东西都给小芳吃,我们吃什么呀?”林丹笑着说:“你们在赛场上总欺负小芳,我早就看不过去了;等小芳吃胖了,就能打败你们了!”谢杏芳被他的话一下子给逗乐了,她的内心也渐渐发生了变化。
  一天,羽毛球队又进行男女对抗赛,比赛结束已经晚上6点多了,谢杏芳正准备和队友回去,只见林丹远远地走了过来,说给她写了一封信,让她看看。谢杏芳连连摆手说:“我不看我不看。”林丹的倔劲上来了:“那我就念给你听!”

  谢杏芳对他的这种霸道哭笑不得,她对林丹说:“我要找的可是那种高高大大的白马王子。”林丹一本正经地对她说:“我虽然没有六尺高,我却会待你好!”

  谢杏芳知道,林丹是认真的,她终于被打动了,成功“俘获”小芳后,但林丹还必须通过教练这一关。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起初并不同意“丹芳恋”,他找林丹谈话:“谢杏芳将来能成大器,你和她谈恋爱,影响人家前途怎么办?”林丹拍着胸脯说:“教练你放心,我谈恋爱肯定不会影响训练和比赛。我除了自己拿世界冠军之外,还保证帮助小芳拿世界冠军!”

  面对这个“狂傲”的小将,李永波将信将疑,却不忍心棒打鸳鸯。
  小芳的心痛:“超级丹”你不能沦为“菜鸟”

  林丹和谢杏芳上进心都很强,他们约定,低调处理感情,不能让感情成为事业发展的障碍。正是基于心中共同的目标和对彼此的深爱,林丹和谢杏芳的球技突飞猛进,林丹一跃而成为世界排名第一,谢杏芳也跃居世界排名第五。
  2004年5月中旬,两年一届的汤姆斯杯和尤伯杯羽毛球团体赛在印尼雅加达举行。当中国夺回了阔别12年之久的汤姆斯杯那一刻,林丹忘情地偷吻了一下谢杏芳。没想到这个镜头竟然通过电视转播了,铁证如山之下,两人也只好默认并公开了他们的恋情。

  和谢杏芳相比,林丹的性格非常张扬,每次胜利后,军人出身的林丹都要脱去上衣双手握拳,然后向观众敬军礼。谢杏芳看出了他的缺点,几次对他说:“你的球风太张扬了,恨不得一下就把对手打死,你要想保住世界第一的位置,就必须磨磨性格,比赛时更有耐性。”林丹嘴上称是,内心却不以为然。

  林丹成长故事:左撇子成敲门砖 脾气大经常挨罚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8-08-20 发表评论>>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那时离奥运会开幕不到一个月时间,林丹的母亲本来挺强硬地要拒绝我们采访。但出乎记者意料的是,见面后林丹家人非常配合。林妈妈边招待记者,边招呼医生进门来给林丹的外婆打针,又忙着给婆婆端水送药。

  记者有些不好意思这个时候来打扰,但林妈妈却挥挥手,“算了,你们工作也不容易。

  ”对于记者的问题,林妈妈是有问必答,连听到林丹准备什么时候迎娶谢杏芳也没有生气,“我们林丹还小嘛,我不着急,看他们自己决定了。”采访快结束时,林妈妈有些感慨地说:“林丹曾经受过媒体不少伤害,所以我们家对媒体很低调,不想过多接受采访。北京奥运会,本来我和他爸爸准备‘躲’到北京去,不接受任何采访,安心给林丹加油。但现在他婆婆这样,肯定不能去了……”这些,让记者有些感动。林妈妈是刀子嘴,豆腐心。似乎林丹也遗传了一些这样的脾气,看起来酷劲十足,心里对人却非常好。

  “左撇子”成“敲门砖”

  林妈妈切菜和洗衣服就都用左手,因为“右手没力气”,而林丹也曾是个标准的“左撇子”,干什么都喜欢用左手。福建省体校的张青松教练一眼就看中了身高块头都不起眼的林丹。事后一聊才知道,原来一个左撇子在30多个人的集体训练中尤其显眼,而且张教练自己也是个“左撇子”球员。张青松在盯上小林丹后,经常来到龙岩看他的比赛,并在1992年把林丹带到了福州省体育学校。

  训练苦 每天都要哭

  乍看起来,正是由于有了“左撇子”这样的优势,小林丹才走上了职业的道路。但我们并不能就此抹杀小林丹勤奋刻苦的个人努力。“林丹练习羽毛球时,没少哭过鼻子。”林妈妈清楚地记得,在上杭体校时,每到星期日,她都会在清晨5点叫醒睡梦中的林丹,然后沿着上杭县城一跑就是三圈。在寒冷的冬天,小林丹也不会耽误,他只有一个特殊的小要求:“妈妈,你4点半先叫醒我,然后让我再睡半小时再叫我……”此时林妈妈的眼睛有些湿润,“才5岁的孩子啊!”那时让林丹感到恐惧的是压腿。韧带没拉开,腿压不下去,教练帮他压,小林丹疼得直哭。到了福州训练后,8岁的林丹哪里受得了离家的痛苦,爸妈一离开福州回上杭,他就开始哭,几乎每天都要哭上一场。

  “林团长”脾气大 挨罚是常事

  12岁的林丹意外落选福建省体工队,在启蒙教练陈伟华的引荐下他来到了八一队。现在,林丹的军衔已经光荣地升到了团级干部。有时候他回家,大家会亲切地叫他“林团长”。

  在八一队训练时,年少的林丹缺点就是不擅控制脾气,容易冲动,那时他球打得不好有时会摔拍子,口吐脏字。八一队教练很重视这种情况,“要是再犯你就给我停训,去操场上跑步!”
  林丹成长故事:左撇子成敲门砖 脾气大经常挨罚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8-08-20 发表评论>>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那时离奥运会开幕不到一个月时间,林丹的母亲本来挺强硬地要拒绝我们采访。但出乎记者意料的是,见面后林丹家人非常配合。林妈妈边招待记者,边招呼医生进门来给林丹的外婆打针,又忙着给婆婆端水送药。

  记者有些不好意思这个时候来打扰,但林妈妈却挥挥手,“算了,你们工作也不容易。

  ”对于记者的问题,林妈妈是有问必答,连听到林丹准备什么时候迎娶谢杏芳也没有生气,“我们林丹还小嘛,我不着急,看他们自己决定了。”采访快结束时,林妈妈有些感慨地说:“林丹曾经受过媒体不少伤害,所以我们家对媒体很低调,不想过多接受采访。北京奥运会,本来我和他爸爸准备‘躲’到北京去,不接受任何采访,安心给林丹加油。但现在他婆婆这样,肯定不能去了……”这些,让记者有些感动。林妈妈是刀子嘴,豆腐心。似乎林丹也遗传了一些这样的脾气,看起来酷劲十足,心里对人却非常好。

  “左撇子”成“敲门砖”

  林妈妈切菜和洗衣服就都用左手,因为“右手没力气”,而林丹也曾是个标准的“左撇子”,干什么都喜欢用左手。福建省体校的张青松教练一眼就看中了身高块头都不起眼的林丹。事后一聊才知道,原来一个左撇子在30多个人的集体训练中尤其显眼,而且张教练自己也是个“左撇子”球员。张青松在盯上小林丹后,经常来到龙岩看他的比赛,并在1992年把林丹带到了福州省体育学校。

  训练苦 每天都要哭

  乍看起来,正是由于有了“左撇子”这样的优势,小林丹才走上了职业的道路。但我们并不能就此抹杀小林丹勤奋刻苦的个人努力。“林丹练习羽毛球时,没少哭过鼻子。”林妈妈清楚地记得,在上杭体校时,每到星期日,她都会在清晨5点叫醒睡梦中的林丹,然后沿着上杭县城一跑就是三圈。在寒冷的冬天,小林丹也不会耽误,他只有一个特殊的小要求:“妈妈,你4点半先叫醒我,然后让我再睡半小时再叫我……”此时林妈妈的眼睛有些湿润,“才5岁的孩子啊!”那时让林丹感到恐惧的是压腿。韧带没拉开,腿压不下去,教练帮他压,小林丹疼得直哭。到了福州训练后,8岁的林丹哪里受得了离家的痛苦,爸妈一离开福州回上杭,他就开始哭,几乎每天都要哭上一场。

  “林团长”脾气大 挨罚是常事

  12岁的林丹意外落选福建省体工队,在启蒙教练陈伟华的引荐下他来到了八一队。现在,林丹的军衔已经光荣地升到了团级干部。有时候他回家,大家会亲切地叫他“林团长”。

  在八一队训练时,年少的林丹缺点就是不擅控制脾气,容易冲动,那时他球打得不好有时会摔拍子,口吐脏字。八一队教练很重视这种情况,“要是再犯你就给我停训,去操场上跑步!”

  我现在很激动,难以用语言表达我现在的心情,因为对手很强大。我付出多少对手一样付出了很多,谁来都不会白给你这块金牌,所以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不管怎么样,拼就好了。自从上届雅典奥运会我就一直很想得到一块金牌,今天我得到了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超越,也是对自己实力的一种肯定。今年有很多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有很多的阻力,但是今天的金牌让我证明了自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运动员。在赛前我承受了很多--关注、压力……好在现在一切都过去了。
  对于这场决赛,我觉得 “顶住就是胜利”,战术、策略什么的都可以暂且不去考虑了,“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能拿到金牌,很开心,我做到了。竞技体育是残酷的,所以我很庆幸拿到了今天金牌,我觉得这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我会和我的队友和教练继续并肩战斗!其实赛前我就想好了,我会尽力去比,但如果真的输了,那就和谢杏芳一起拿银牌,也挺好!我觉得我今天发挥得非常好,打出了一场高水平的比赛。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打一场漂亮的比赛,把所有拥有的都发挥出来就好了。这一枚金牌我等了四年了,不仅我自己很不容易,而且这四年我得到了很多人鼓励,收到了很多球迷的来信,很多朋友在博客上支持和鼓励我,这枚金牌对支持我的大家是最好的回报!
  坦率的说我现在还没有认真的去考虑将来的打算,我想我会做一个认真的选择,现在我最想的是好好休息一下。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我会继续打下去,像陶菲克那样,多拿奖牌,在亚运会上,在各种世界性的比赛上!因为我只有25岁,还很年轻,而且支持我的人太多了,我会为了他们而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9-08
从“林一轮”到“超级丹”之成长经历 (有一段文字:雅典失利后想当逃兵,在下面)

http://2008.QQ.com 2008年08月18日04:03 腾讯体育

留长发抹红脸蛋的童年

走访了很多运动员的家庭,很少有人是因为真心喜爱这项运动而选择留下,但林丹是个例外。1983年10月14日,林丹在龙岩上杭这座曾经出过很多将军的小城出生。取名“丹”字也是父亲借用陕北革命将领刘志丹,母亲高秀玉在怀孕的时候便想好了,无论男女都其名叫“林丹”。

林丹的家庭再普通不过,父亲林建新是个汽车司机,母亲高秀玉是医药公司职工,都是普通工人。从小林丹便很好动,还在上小学的时候,林丹突然对爸爸的机械手表产生兴趣,而那个时候还不到十岁的他,居然偷偷将爸爸的手表给拆开,自己研究过后又重新组装上。“他那个时候真聪明,自己居然就能把他装上。”“聪明”是林丹妈妈形容林丹童年用得最多的词。

林丹童年时期的照片

一次吃晚饭前,爸爸给了他5毛钱叫他买豆腐,结果林丹一时贪嘴买了冰淇淋。“他爸爸狠狠训了他。”林妈妈回忆说,“他当时很听话,一口都没吃就把冰淇淋全扔了。其实他从小这么懂事跟他爸爸的教育离不开。”

或许是因为名字里的“丹”字,妈妈很喜欢给小林丹留长头发,有时还会抹上红脸蛋,拿他当女孩子养。八十年代恰逢电子琴热潮,家里又狠心花了两百块钱买了一台“卡西欧”电子琴。但他每天只是在键盘上动动手指头,坐不了多久就站起来乱逛,只练了一个礼拜,电子琴便被请上家里的大衣柜,从此再没碰过。

林丹喜欢去球场,他喜欢跟着爱玩乒乓球的爸爸和爱打篮球的妈妈,他喜欢蹦蹦跳跳去捡飞出场外的球。但是当他第一次看到正在接受业余羽毛球训练的小朋友时,他就再也走不开了。

十二岁只身离家从军

为了给孩子的好动找一个释放的机会,父母把他送进了业余培训班,那一年林丹只有五岁。

林丹天生就是属于羽毛球的。虽然是业余班,虽然是里面最小的一个,但他在训练中却从来没有松懈过,很多家长因为心疼孩子选择了放弃,但是林丹受了多大的苦,从来没有跟家里说过。

1991年,省羽毛球队张青松教练到上杭选拔羽毛球后备人才,他看中了林丹。林建新夫妇没有同意。过了一年,9岁的林丹学会了骑自行车,生活也学会了自理。父母便决定送孩子到省少体校。

当时在省体校林丹年龄最小,个子又不高,但是很快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同期训练的孩子家长看到教练总夸林丹,便责怪自己的孩子不努力,但是教练给出的回答很令家长们都很无奈:“不是你们的孩子不努力,是林丹太出色了。”

但因为个子矮,省体工大队到体校选苗子,林丹还是落选了。直到1995年下半年,已经被省队刷过几遍的林丹最终被八一体工大队南京军区羽毛球基地看中。而当时看中他的教练正是高露江。

部队里不服输的孩子 这样的画面一直留在高指导的记忆里:一个又瘦又小,而且是左手握拍小孩在场跳来跳去。而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在传达同着一个信息,那就是天赋。

“八一队招队员限制很多,我们只能到地方体校去选拔。而到了地方队,八一队也先等省队挑完。”在回忆那段经历时,高指导感慨不已。就这样,身高只有一米五几的林丹被招进了八一队,12岁只身来到福州,成了一名“军人”。

输球又哭鼻子又不吃饭

走进南京军区羽毛球队训练基地,一进门便是一副林丹身着军装敬军礼的照片,上面简单介绍了林丹的辉煌战绩。高露江就站在办公楼下等着我们。

“真巧啊!刚刚首长来视察工作还提到林丹,希望他能够在奥运会上再夺佳绩,为我军争光。”高露江边说边带着我们走进了他的办公室。二十多平米的房子里,满是林丹的照片。“我们队里现在还有很多小队员都崇拜林丹,他一直是孩子们的榜样。”

但谁知道刚刚进入八一队时的林丹比起别的孩子来说是那么不起眼。因为年龄小、个子小,部队里统一下发的服装永远都是垮在身上。裤子腰带扣都系不上,谁见了都会笑他。林丹的部队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林丹天生就是个打球的料,打球训练就是他最大的乐趣。”这是高露江对林丹的评价。刚到部队时,林丹很淘气,有的时候不跟教练请假就私自出门买东西,但是队里从来不会担心管不住这个孩子。别的孩子不训练都觉得很开心,但是林丹却恰恰相反。只要罚他不让他训练,他就会觉得难受。不过别看林丹现在血性十足,当时在部队里还会因为输球而哭鼻子。“他从小就争强好胜,小时候因为输球哭鼻子点眼泪,还不吃饭。”

体验海岛生活长大成人

1997年七运会归来,部队决定带林丹这批孩子去福建南日岛的边防岛体验部队生活。而这一个月的体验才让林丹知道了军人真正的生活。临出发前,根本当回事的小伙子们还准备了大包小包的吃的,结果被教练给骂了一顿;“你们都以为是来享受的啊?”

结果孩子们什么都没带来到那个岛上。每天早起要站军姿、出操还要站岗,所有军人的日常生活林丹都一一体验了。当时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但是部队里的伙食却很难满足他们的要求,有的时候一片肉大家还会抢。

一次跟连长班长吃饭,林丹看见盘子里有几条小咸鱼,眼疾手快马上夹了两条放在碗里,结果被班长教育了一通。从此学会了“看菜吃饭”的道理,就是菜不好吃,就多吃饭。因为洗不上热水澡,整整三个星期才洗了一次冷水澡。

一个月下来,当高露江到岛上去看他们时,发现孩子们一个个都变高了。高露江看在眼里,乐在心上。“军队就是一个大熔炉、大学校,能一下子让人变得很坚强,林丹他们也是从那个时候才真正理解的军人的意义。”从那儿之后,这一个月岛上的生活时常被林丹提起,显然这是他青少年成长生涯中最难忘的一段回忆。

林丹在体校

因为淘气被国青队除名

1998年林丹去成都参加全国少年比赛,在最后决赛中胜出夺得冠军。赛后在全队的庆功宴上林丹和一个伙伴比赛吃辣椒。结果却遭到惨败,还吃出了急性肠胃炎,最后动了手术才治好。

之后林丹进入了国家青年队,但是一直以来都没有什么身体优势的他在这里感受到了落差。1999年,林丹参加缅甸的亚青赛,当时还兼任混双的他精神面貌很不好,拼劲全无。再加上因为年纪小,在队里很淘气,回来后青年队对他做了处罚,被除名下放回八一队。这成为了林丹成长中最大的一次打击。

“当时就是想,从6岁开始练球,确实很辛苦,已经付出了很多,一天不吃饭可以,一天不打球真的难受。自己这么喜欢羽毛球,没有必要因为这样的打击而放弃。就是不停告诉自己说我还想打下去,我还要打下去,害怕会不会回不了青年队。很多人在这一环没处理好,就从青年队退下来了。”

回到八一队,林丹曾经一度失去信心。因为当时从省队进入国家队的人员并不多,一旦被送回来,就很难有机会再回去了。不过,对于羽毛球天生的热爱还是让他振作起来。

一次英国青年队来福州访问,在跟八一队的比赛中,林丹奋力拼下三局直到抽筋都没有放弃;之后厦门的国际邀请赛上,林丹赢了国家一队的郭建华,获得亚军,这一切都被国家队的教练看在眼里。他又重新回到了国青队,虽然只是代训,但却给了林丹很大的鼓励。在之后的中国公开赛上,虽然无缘八强,但是在与丹麦选手的比赛中顽强的精神再次征服了国家队的教练,林丹也成为了国青队正式的一员。

一个军礼打动李永波

进入21世纪,林丹的命运彻底被改变了。

年初,他被提升到国家二队,并在同年夺得亚青赛男子单打冠军。2001年,国际羽联试行七分制。以攻击力见长的林丹在成人赛场很快成名,接连夺得丹麦公开赛银牌、全英赛铜牌、韩国公开赛金牌。2003年九运会,年仅18岁的他一路杀入决赛,面对看台的一个标准军礼,打动了所有现场的观众。而国家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就在看台上——马上,林丹破格从三队直接进入一队。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林丹有了自己的标志性动作。从小个性张扬的林丹就喜欢在胜利之后释放自己的激情。向观众鞠躬,行宫廷礼感谢球迷,这些他都曾经尝试过,但是从九运会开始林丹有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庆祝动作——行军礼。对于这个动作,高露江记忆犹新。“我记得是从九运会就开始有这个动作,那是他发自内心的表现,想表明自己是个军人,跟其他人不一样。后来那个动作在我们整个部队里都是全军鼓舞,首长每次看比赛中林丹敬军礼都会觉得很骄傲。”

2002年8月22日,不满19岁的林丹竟登上世界排名榜第一的位置,尽管保持的时间仅有一周。从此,林丹成为了中国男子羽毛球队新一代领军人物。到2004年,参加6站公开赛,拿下5项冠军1项亚军。2004年的全英公开赛中,与丹麦名将盖德上演了一场精彩对决,此前林丹保持了6个月未败的纪录。就在盖得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林丹爆发了,他利用犀利的进攻和刁钻的落点变化击败盖得,夺取了男单冠军,国际羽联的官方网站叫林丹为“SUPERDAN”(超级丹)。而这个丹麦人为林丹起的新绰号也证明了国羽一个林丹时代来临了。

不过对于林丹来说他却并不喜欢“超级丹”这个称号。“这个称号无形中会给自己带来压力,或者让喜欢羽毛球的朋友们对我的要求更高,这种要求几乎就好像不允许你输球,如果输了就不‘超级’了。”

雅典失利后想当逃兵

就在所有人都拿林丹当作是羽毛球队出征雅典奥运会领军人物时,林丹却在第一场比赛中便被淘汰出局。现在回忆那场比赛,林丹的恩师高露江还记忆犹新:“国内没有直播那场球,我们是在网上看到的,到了凌晨他就就打了电话给我,心里面就难受,想提早回来。”

“他说在这里看天都是灰色的。”

林丹当时希望告诉高露江能替他向李永波请个假,让他先回八一队。但是高露江最终没有这样做,他希望林丹像个真正的军人一样勇敢面对这样的挫折。

因为第二天同屋的鲍春来还有比赛,为了不影响他,林丹一个人躲在被窝里回短信给关心他的朋友们。每一条信息都是说:请不用担心,我没有任何问题。但是眼泪就这样流了一下,流一点,马上就把它擦掉了。

恩师高露江 摄影张磊 第二天一早鲍春来起来准备比赛,林丹也起来了。一起来就把胡子刮了。因为队里不成文的规定,赛前基本不刮胡子,怕运气不好。现在输了比赛,也就无所谓了。把胡子刮了,洗了个澡,林丹又坚强地为鲍春来他们加油去了。当时,林丹明白了一个道理:我要让自己有个好的精神面貌,能够这样面对,其实以后就没什么好怕的了。

后面的比赛中,小鲍也被淘汰了,两个失意的人在房间里开始冷静的针对比赛进行探讨,也有了意外的收获。而奥运会之后的比赛中,林丹成为了队里面的摄像人员,每天在场边为队里服务,他也能够平静的接受了。

最牵挂家人,还有阿芳

奥运会那段日子陪伴林丹度过低谷的还有女友谢杏芳。因为自己无缘奥运名单,谢杏芳将自己奥运梦想寄托在了男友身上,而自信心暴涨的林丹也是带着女友的梦想来到雅典。但是意外失利,将他一下子打入谷底。而远在家中的谢杏芳便就此开始了漫长的电话安慰。两个人几乎每天一个国际长途,一打就是一个多小时,短短一周,光电话费就花去了上万元。不过这在谢杏芳眼里都是值得的,短短一个月,林丹已经从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了。

就像很多年轻气盛的男孩儿一样,毕竟要经过一些事情才能逐渐长大。有人曾经说,30岁以前,女孩子永远要比男孩子成熟,更何况谢杏芳还要大林丹两岁。短短的奥运会,让林丹长大了,不再年轻气盛莽撞从事,而是变得更加成熟。同时,对于身边这个一直陪伴自己的女孩儿,他也懂得要加倍疼爱她。

虽然谈了很多年恋爱,但是直到去年林丹才带谢杏芳回到龙岩的家中见了父母。谈到自己的这个“准儿媳妇”,林妈妈高兴得不得了。“喜欢,当然喜欢了!”林妈妈讲以前在林丹集训的时候,去球队看他,就见过谢杏芳。“但这次是第一次到家里来,哪儿舍得让她干活啊!她当时还要刷碗,我都没舍得。”

去年在林丹24岁的生日晚会上,他告诉球迷,在自己的生命中最令牵挂的就是自己的家人和女友,还有就是自己的事业。

告别了莽撞的年代,林丹变得成熟稳重了很多,提到即将到来的北京奥运会,林丹表示怎样的成绩对于自己的来说并不重要。“这次不行我还有2012年,我不会放弃的。”或许对于他不断的追逐才是自己注定的宿命。
第2个回答  2008-09-08
林丹5岁开始练习羽毛球,9岁进福建体校,12岁入八一队,18岁入选国家队。

林丹左手握拍,以拉吊突击为主打法,进攻意识强,场上速度快,进攻落点好,攻击犀利,步伐灵活,扣杀较具有威胁。

林丹有一股与生俱来的霸气,长期占据着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

2000年亚洲青年锦标赛男团、男单冠军,世青赛男团冠军,男单第三名;

2001年荷兰、德国青年公开赛男单冠军,九运会男单亚军,亚洲锦标赛男团冠军、男单亚军,丹麦公开赛男单亚军;

2002年全英公开赛男单第三名,韩国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3年日本公开赛男单亚军,新加坡公开赛四强,丹麦、德国、中国香港、中国公开赛冠军;

2004年瑞士、全英、中国公开赛冠军、日本公开赛四强、汤姆斯杯冠军;

2005年美国阿纳海姆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男单亚军;

2006年汤姆斯杯男团冠军成员。

从2007年1月1日起,CCTV-5的全新栏目《我的奥林匹克》和观众见面。《我的奥林匹克》每集讲述一个体育人和奥林匹克的故事,有运动员,也有幕后的体育人,6月13日为您讲述的是羽毛球运动员林丹。

福建晋江羽毛球训练基地,2007年5月苏迪曼杯混合羽毛球团体赛前,对男子单打选手林丹来说这样的备战他早已习惯了。24岁几乎拥有所有重大比赛的冠军头衔,世界锦标赛、世界杯、汤姆斯杯、苏迪曼杯以及各种级别的公开赛,球迷们称他为“超级丹”。但是20004年的奥运会确实“超级丹”心中一段黯淡的记忆。

“奥运会其实我觉得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自己的想法太多了。”林丹说。林丹所说的“想法”就是冲击奥运会冠军。从技术上来说,虽然林丹当年年仅21岁,他已经具备了这样的实力。“04年之前的一年的我的比赛整体状态都不错,而且在很多的比赛中都拿了冠军。这样可能信心很足,但是到了奥运会是时候会感觉气氛不一样,就感觉到压力。”

林丹带着世界第一的排名和夺标热门的光环出征雅典奥运会,他是大众关注的焦点,他自己也充满了信心。但他心里还是有一个缺憾,一直陪伴他的女友谢杏芳落选奥运名单。“大家会给他很大的压力,但是压力方面我很少跟他说。如果我再说就无形中给他更大的压力,所以我们很少聊这方面。”谢杏芳说。

2004年8月15日林丹在压力面前迎来了他的第一场奥运会比赛,对手是代表新加坡初赛的罗纳德-苏西洛。苏西洛原籍印度尼西亚,雅典奥运会之前世界排名第15位,两人曾在全英羽毛球公开赛上有过交手。“在全英公开赛半决赛上就是很吃力赢他,知道这场球不好打。因为羽毛球的第一场是遭遇战,如果第一场碰到他确实很头疼,因为状态还没有打出来。一上场就让我感觉到对手准备夺得很充分,我的很多进攻都能被他防住,而且造成自己的急躁之后大比分的落后,这之后自己开始紧张。”林丹说。

初次在奥运会登台亮相,以往大赛的经验并没有让林丹迅速找出克敌的办法,这样的失误在他平时的训练中很少出现。“拿他的中路拿得很困难,而且他以很好的心态跟我打每一个球。所以我不停的失误,他一直保持很好的心情。当时我就开始紧张起来,因为当时在场上找不到很好的办法跟他比赛。如果是自己冷静下来的时候,可能还会想些其他的办法。当时因为开始紧张了,就开始意识不到我该怎么打。”林丹说

其实善于爆冷正是苏西洛的特点,印尼的叶诚万、韩国选手孙升模、马来西亚黄综翰等名将都曾败在他的拍下,而这次是林丹。15比12、15比10,总比分2比0林丹被彻底击败。“比赛结束了,也结束了我的奥运会。当时觉得一片空白,也不知道如何就只知道结束了。我知道结束了,但是是很不甘心的结束。”林丹说。头号种子选手首轮即遭淘汰,这成为雅典奥运会羽毛球最大的冷门。这个打击对年轻的林丹来说几乎难以承受,那时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远在北京的谢杏芳。

“我当时一打完在车上就给她打电话,就告诉她我输了。”林丹说。“我当时脑一听他说(输了)是一片空白,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对于我来说应该是不可能出现的事情。”谢杏芳说。“当时她不可能相信,还问我是不是跟她开玩笑。其实当时已经没有心情开玩笑了,就连跟她说正经的我都不想说了就只跟她说我输了。”林丹说。“跟他说不要想太多,我觉得安慰再多他也会睡不着,所以当时就一个晚上我们发信息或者打电话。”谢杏芳说。

雅典奥运会之后,林丹变得沉默了许多,奥运会的失利没有摧毁他的自信,反而学会了如何在大赛中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如果我一直想拿这块金牌的话,可能会影响我的发挥。我希望能在比赛中以一个最正常的心态来发挥自己的水平,如果我的水平发挥出来我相信我还会走的更远一些。”林丹说。

2005年和2006年是林丹收获的两年,在这两年内林丹不仅帮中国队收获了苏迪曼杯和汤姆斯杯两个世界团体冠军,他自己还收获了世界杯、世界锦标赛两个单项世界冠军。在2007年6月的苏迪曼杯羽毛球上,林丹将会以中国羽毛球队男单一号的身份出场。“我会尽量把一些不利的因素考虑进去,还是以一个最健康的心态去比赛。”林丹说。
第3个回答  2008-09-08
丹5岁开始练习羽毛球,9岁进福建体校,12岁入八一队,18岁入选国家队。
第4个回答  2012-10-30
一个结缘羽毛球的机会
压腿 小林丹那时不怕早起不怕长跑,就怕压腿
陈伟华的出现帮助林家解决了这个难题。陈伟华现任八一羽毛球队教练,那时候,由于部队精简,年轻的陈伟华来到上杭县体育馆少儿业余羽毛球培训班担任教练,他经常带领培训班的小同学到篮球场附近练球,没想到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跟随妈妈来玩的小林丹,这可以拍成“伯乐与千里马相逢”的经典镜头。
陈教练把5岁的小林丹带上了羽毛球之路,从此改变了林丹的人生。而林丹则一下就痴迷上了羽毛球,这像是命中注定的。当年30多个小朋友中给陈教练印象最深的就是林丹,“林丹那股子不肯服输、自尊心强的劲头在训练中表现得最突出,要知道,他可是那些孩子中最小的!”
林妈妈清楚地记得,那时每到星期日,她都会在清晨5点叫醒睡梦中的林丹,然后沿着上杭县城一跑就是三圈。作为队中年纪最小的孩子,林丹总是跑不到前面去,但他坚持死死跟着大队员跑,每次一定都坚持跑完全程。在寒冷的冬天,小林丹也不会耽误,他只有一个特殊的小要求:“妈妈,你4点半先叫醒我,然后让我再睡半小时再叫我……”此时林妈妈的眼睛有些湿润,“才5岁的孩子啊!”
那时唯一让林丹感到恐惧的是压腿。韧带没拉开,腿压不下去,教练帮他压,小林丹疼得直哭,边哭边压,但是回家后他还要妈妈继续帮他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