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句受邀
毛泽东在长沙读书期间,一次和同学肖子升出外游学,了解民间疾苦,看天下沧桑巨变。当他们走到安化县城,想去拜谒学识渊博的前清老宿儒夏默庵。经过两天的长途跋涉,到了夏默庵的府邸,但门人说,夏老先生不见。他们二人一连多次恳求,都被拒之门外。
火辣辣的太阳照在他们的头上,他们饥渴难耐。毛泽东实在熬不住,又向门人通报,说;“晚辈远道求教先生,务请夏老先生忙里偷闲,赐教一二,烦请先生再行通报。”
门人“哼”了一声,“嘭”地关上大门。肖子升想离开。但毛泽东说再坚持一会。这时,大门洞开,门人递出一幅夏老先生新写的上联: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门人说,叫二位对。对上了,夏老就接见。
毛泽东略一思索,顺口吟出:清水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毛泽东的这一对句,受到夏老先生的高度称赞。夏老亲邀二位进府邸攀谈,他们受到夏老热情款待。
2、锤炼意志
毛泽东在长沙读书期间,与同学蔡和森、肖子升等畅游湘江,还发出气壮山河的誓言: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他们游岳麓山,吃干硬的玉米粒,以此来锻炼自己的肠胃功能。夜晚睡在岳麓书院的亭子间,用荷叶来遮盖自己的腹部,看看谁的耐寒能力强。
在湖南第一师范就读时,毛泽东怀着那种“腰无分文,心忧天下”的革命情怀,为了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与蔡和森、肖子升徒步出游,身上不带一文钱,游学历经两个月,走遍了长沙附近五个县城,考察了洞庭湖周围农村。
他们住废旧的破房,有时甚至露宿野外。虽然多次陷入困境,却一次次获得解脱,从而学到大量学校无法学到的知识,锻炼了自己的生存本领和社会交际能力。
毛泽东在长沙读书期间,每天故意让自己坐在闹市口看书。譬如长沙城街头的菜市场,他每天都坐在那里看书,以培养自己看书的静心、恒心,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忍耐力。
青年毛泽东为了锻炼自己的口才,还常常在岳麓山上面对着一片片松树林,进行激情澎湃的演讲。有时一演讲就是几个小时。声如洪钟,口若悬河,到疲倦至极,饥饿至极方止。
3、读书抄书
毛泽东一生爱读书。青年时代他在湖南图书馆自修,他每天几乎是第一个走进图书馆,最后一个走出图书馆,中午也不离开,只买几个烧饼充饥。在长沙图书馆,毛泽东坚持自修了有近两年,带着二十多个笔记本离开。为他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功底。
在战争岁月,红军每攻下一座城镇,毛泽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量收集报刊杂志。毛泽东读书绝非浅尝辄止,有些书他一读再读,眉批写得密密麻麻。一部百万字的《资治通鉴》,他前后竟读了八遍。他的聪明才智很大一部分来自孜孜不倦的读书。直至晚年也还读书不辍,建国初期他的寓所还取名“菊香书屋”。
4、两块银元脱险
1927年9月初,毛泽东在安源的张家坊召开军事会议后,便由中共浏阳县委书记潘心源护送,直奔铜鼓县城。毛泽东特意化名为安源煤矿采购员张先生。
然而,就在他们由浏阳进入江西铜鼓,到达边界的一个小山村时,被一伙团防队员抓住并扣留。当然,敌人并不知道他们的身份,只作为一般嫌疑分子押往铜鼓县城。
当走到铜鼓一个叫排埠的小山村时,毛泽东急中生智,从衣袋里拿出两块银圆,对他身边的团防队员说:“老总,我是一个小生意人,这里有点小意思给兄弟打点酒喝。”那团防队员见到毛泽东手中的银圆,就用眼睛示意毛泽东可以往旁边的山上跑。毛泽东明白了那团丁的意图,把银圆往团丁手里一放,便拔腿往山上跑去。
毛泽东明白了那团丁的意图,把银圆往团丁手里一放,便拔腿往山上跑去。一直见毛泽东已跑进树林子了,那团丁才喊:“站住,往哪里跑?”并和两个团丁追了上去。毛泽东见山涧一个拐弯处有一条小水沟,便跳进水沟中,用茅草、灌木盖住自己。几个团丁草草搜了一会儿,见没有人,便下山向长官报告去了。毛泽东见敌人走远了,才从水沟里爬了出来。
他碰到一个好心的樵夫, 把毛泽东接到家住了一夜, 第二天带路把毛泽东送到铜鼓县城。9 月9 日, 毛泽东领导了震惊全国的湘赣边秋收起义。
5、撕碎自己的画像
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而此时,彭德怀正率领第一野战军的几十万官兵浩浩荡荡向新疆挺进。他感慨地对同志们说,中华人民共和国虽然成立了,但全国还没有完全解放,我们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不能居功自傲、贪图享受,不能摆谱做老爷。
新疆和平解放后,彭德怀在张治中、陶峙岳等人的陪同下,来到新疆首府迪化(乌鲁木齐)市。激动的人群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欢迎彭德怀一行。
彭德怀走着走着,忽然挡住几个抬着画像游行的人说:“这个人模样太难看,你们就不要举着他过街了!”抬画像的人一怔,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彭德怀就扯掉了画框上的画像。
抬画像的人气愤至极,一把揪住彭德怀,大声叫道:“你知道我们抬的是谁吗?这是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常胜将军彭德怀!”彭德怀不由得笑了:“同志们,同胞们,我就是彭德怀,就是这个画像上的人!”
大伙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彭德怀接着说:“你们不用害怕,我只是想给你们提一点要求,以后不要抬着我的画框子来回走了,你们要举,就举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画像,举象征革命的红旗!”众人闻言,热烈鼓掌。
1、徐向前
在大别山地区,徐向前曾带领红军粉碎国民党军三次“会剿”作战。万里长征路上,徐向前率领红军多次翻雪山,3次过草地,吃野菜,啃皮带。
1944年7月,徐向前因患肋膜炎住进和平医院,病情严重,高烧不止,以至连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都未能出席。而被人们最为熟悉的解放山西的战役就是在重病时打下的。
1946年11月,大病未愈,徐向前就给中共中央写了报告,要求去太行前线。出任命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徐向前带病出征,率先指挥三纵队攻占运城,歼国民党军1万余人,后又攻克临汾。但是山西全境尚有阎锡山和国民党军20多万人。
徐向前此时手下的部队不足6万人,而且经两次攻坚战伤亡较大,供给也困难,此时,阎锡山坐镇太原,指挥着13万大军,要在太原以南同蒲路至灵石一线,与徐向前指挥的6万人决战。为打赢这一仗,病中的徐向前坐着担架指挥三路大军。
采取包抄、围攻灵活机动的战术在汾河东岸,把号称精锐的“亲训师”大部歼灭。部队在他的指挥下,苦战、巧战,历时30天,歼敌10万余人,俘山西省保安司令兼山西野战军总司令赵承绶以下将官14名,解放县城14座。
2、毛泽东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是毛泽东去“东山”前,留给父亲的一首诗。
1910年初秋的一天,毛泽东挑着简单的行李,怀着从未有过的激动心情离开了家乡,离开了养育他17年的韶山冲,心中豪情万丈。临行前,他挥笔改写了日本人的一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本里。就这样,毛泽东踏上了“东山”之路,也踏上了实现志向之路。
3、孙中山
12岁的孙中山,跟着妈妈,第一次乘船漂洋过海,到了檀香山生活。在檀香山当时住着有当地的土著人和移居来的白人、黑人,语言和对话也是五花八门,有华语、英语,还有听不懂的当地人所讲地方语,孙中山从没有拘束感,他求知好学,努力的学习语言和别人交往,在和别人的接触交谈中接受新事物、新知识。
孙先生从小就很懂事,像所有穷孩子一样,自懂事起就开始分担家务劳动,他为了能帮家管好店里的事务,勤苦好学,居然学会了珠算和记帐的办法,也写得一手好字。
当他的哥哥孙眉见他小小年纪就学会记帐就鼓励他做生意时,但他却缠住孙眉说要去读书而不想做生意,哥哥奇怪地询问原因,孙中山坚定地说“我要读书,救国救民!”从此以后,孙中山就向目标前进,奋发图强,成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4、陈毅
陈毅小时候非常喜欢读书。有一次,他正在看书时,妈妈端来一盘饼和一碗芝麻酱,叫他蘸着吃。陈毅的书桌上有一个大墨盒,因为每天都要用,所以墨盒经常是开着的。
陈毅一边看书,一边吃饼,不知不觉中,竟把饼蘸到墨盒里,一口一口吃得还挺香的。妈妈走进屋里,看到他满嘴都是墨,吃惊地叫起来:“你再吃什么?”
这时,陈毅才发现自己蘸的不是芝麻酱,而是墨水。妈妈一边责怪他,一边心疼得拉他去漱口。陈毅笑着说:“没关系!吃点墨水好啊!我肚子里的‘墨水’还太少了呢!”
5、杨靖宇
杨靖宇1905年2月26日(清光绪三十一年农历正月初十)出生在河南省确山县古城乡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里,幼时在村私塾就读,191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确山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有一件事情让老师记忆犹新。
有一天,杨靖宇在学校学习(学习情况已无从考证),突然听见外面有人大叫,原来是老张被几个兵痞打。于是他们就出来围观。忽然,有一个高高的男孩大叫了一声:“你们太欺负人了!”于是,所有的学生都跟着嚷道。
一个兵痞圣气凌凌地说:“怎么拉?他得罪我们了,就该挨!”于是,那个高个子男孩一挥手,说:“上。”几十个学生就连打带赶地把他们赶出了学校,救了老张一命。那个高个子男孩就是杨靖宇。
那几个兵痞不甘心,觉得太丢脸。于是第二天,他们又叫来更多的兵痞,气势汹汹地来到学校。一进学校,就嚷着要找昨天那个高个子男孩。校长急了,就一个劲地道歉。兵痞不听。在这时,杨靖宇爬到房子上,拿着火柴,对兵痞说:“知道这是什么么?是洋火!
你们不走,我就把房子烧了。”校长也赶忙说:“诶,我们也管不住他。你们还是走吧,这孩子,你们不走,把他逼急了,他一定会烧。房子烧了,你们头也不会饶你们。快走吧。”于是,兵痞们就只好灰溜溜的走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1、陈毅,1901年8月26日(清光绪二十七年七月十三)生于四川乐至复兴场张安井村。1916年就读于成都甲种工业学校(现成都工业学院)。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10月因参加中国留法学生的爱国运动,被武装押送回国。
1922年回到四川家乡,通过与蔡和森通信,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到北京中法大学文学院学习,并经颜昌颐、肖振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陈毅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中国共产党委员会书记。同年参加南昌起义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政治指导员,率部参加湘南起义。
2、中国土改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共产党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初称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师长、军委书记、政治部主任、前委书记;第六军政治委员;
中国共产党赣西南特区委员会书记;第二十二军军长;江西军区总指挥兼政治委员;西方军总指挥;中国共产党中央苏区分局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新4军分会副书记、新4军第1支队司令员、江南指挥部指挥、苏北指挥部指挥、华中总指挥部代理总指挥、新4军代军长、新4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
中国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共产党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共产党中央中原局第二书记、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历任:华东军区司令员、上海市市长、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在上海市任职期间,曾着手解决了通货膨胀问题,并下令对上海文艺界作出保护。1954年任国务院副总理,并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8年2月起兼任外交部部长。1959年起任第三、第四届 中国政协副主席。1966年1月陈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副主席。并任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七、九届中央委员。
文革期间,陈毅、谭震林等人与四人帮斗争,被对方划为“二月逆流”。1969年10月,陈毅被以“战备”为名,疏散到石家庄。中国共产党九届二中全会上卷入了所谓“二陈(陈毅、陈伯达)合流”。
3、主要战役:
黄桥战役
1940年9月30日,国民党调集部队,对江苏省泰兴县黄桥地区的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发动进攻。黄桥战役进行时,八路军第5纵队从淮阴地区南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部队东进至运河,在战略上起了策应作用。此役历时4天,共歼国民党军队1.1万余人,俘虏官兵4000余名,缴获军用品甚多。
新四军伤亡900余名。这次战役,对反击国民党军队进攻的重要战役。为苏中、苏北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打开了华中抗战新局面。
4、孟良崮战役
1947年4月,蒋介石在进攻延安的同时,调动40万人向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陈毅、粟裕等率领的华东人民解放军作战,歼灭国民党2万4千多人。5月上旬,国民党军复由临沂、泰安一线,分左、中、右三路向沂蒙山区进攻,压迫华东解放军退至胶东狭窄地区。
华东解放军以部分兵力分别钳制国民党的左右两翼,而以主要兵力实施中间突破,即选择了冒进突悬的中路敌人,实行猛烈的围攻,经过5月13-14日的浴血战斗,陈毅率军将国民党素有“王牌师”之称的整编74师全歼于孟良崮山区。
此战共毙伤俘虏国民党3万2千多人,该师师长张灵甫亦被击毙,这就是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也是后来小说《红日》的历史题材。解放军打退国民党对沂蒙山区的第二次进攻,扭转了山东战场的整个战局。7月,陈毅率军再次打退了国民党的第三次进攻,国民党被迫西撤。
5、淮海战役(1949年)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第二个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的。这时,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统一指挥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发起。解放军经过66天的战斗,以伤亡11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
6、上海战役(1949年)
上海战役是陈毅指挥的最后一场战役,也是他指挥的最艰难的战役。国民党大部分军队退集到了上海,蒋介石要求指挥这三十万军队的汤恩伯坚守六个月,等待美国人出兵救援,陈毅指挥的第三野战军已经达到了上海。
陈毅担当上海市市长;共产党军队极力将国民党调到外围阵地加以歼灭,以轻武器攻占城市,付出了重大代价,取得了胜利,前后15天时间。上海战役,除汤恩伯率5万人乘军舰撤逃外,其余15.3万人全部阵亡。
扩展资料:
1、陈毅的军事思想研究,在中国现代军事思想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陈毅传》编写组撰写、当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当代中国人物传记·陈毅传》,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陈毅军事文选》,是研究陈毅的军事思想的重要依据。
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思想》中,收有《陈毅的军事思想》及其重要著作的条目。
2、1942年,新四军军部转移到淮南盱眙地区的黄花塘。是年,根据党中央统一安排,军部进行了整风运动。时任新四军代理政委的饶漱石认为排挤陈毅的机会到来,于是借整风之机私下以军部名义打电报到延安,罗列出陈毅反对党中央、毛泽东的十大错误,史称“黄花塘事件”。
这次事件由于毛泽东的干预没有公开化,但它却像一个噩梦一直缠绕着陈毅。直到全国解放以后,“高饶反党集团”事发,陈毅才讨回清白,如释重负。
3、当年,毛泽东调陈毅离开新四军到延安,参加中国共产党“七大”会议,以调解陈饶之间矛盾。毛泽东曾秘诫陈毅:“凡事忍耐,忍耐最难,但作为一个政治家,必须练习忍耐。”
1949年以后,身为上海市长的陈毅面临着工商业改造的困境,而身为华东局书记的饶漱石却迟迟不肯表态予以支持。
关键时刻,陈毅豁出去了,向党中央连发六封经济电报,赢得了毛泽东的赞扬。而毛泽东也深谙陈毅的这块心病,早在揭批“高饶反党集团”之前便召见了陈毅,听取了陈毅对这一事件的处理意见,从而也就诞生了至今脍炙人口的诗篇《手莫伸》。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陈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