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没有段誉

金庸的书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皇帝总不能编一个出来吧
所以段誉应该是有的。
给我介绍一下历史上的段誉的生平 以及延庆太子等等事件的由来。
不要在网上粘贴一大堆话,尽量用自己的语言

  历史上的段誉
  【武侠小说中的大理段氏】
  《射雕英雄传》中的一灯大师,既段智兴,是段誉的孙子辈,在位27年,南帝只是小说中的称谓。 <段誉的庙号是宣仁帝,本名段正严,确实是段正淳的儿子,又名誉,表字和誉天龙八部》中也提到了“和誉”这个表字。天龙八部第49回提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宋哲宗已经当了九年皇帝,既公元1094年(宋哲宗绍圣元年) 正明避位为僧,善闽侯高升泰篡位,号“大中”。而书中则说是段誉继位,事实上,段誉是在北宋徽宗大观二年(公元1107年),接替其父段正淳为大理 国(实际上是高氏篡权之后的后理国)第16代国王,直至南宋高宗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禅 位为僧,在位长达39年,是后理国诸王中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死后谥号宣仁皇帝。段誉是个有所作为的君主,他明白与宋朝建立友好关系是立国之本。尽管宋朝与大理国的关系由于 宋太祖的“不暇远略”的方针而有所疏离,然而大理国仍然一直向宋朝称臣。段誉特别重视 加强与宋朝的联系 ,入贡大理马、麝香、牛黄、细毡等土特产,还派幻戏乐人(魔术师)到宋朝表演,深得宋徽的礼遇,册封他为金紫光禄大夫、云南节度使、大理国王等。 段正淳是段誉的父亲,在大理国的历史上他受命于危难,力图通过改革振兴王室。在他之前 ,大理国被高氏篡权,不久被迫还位于段氏,段正淳于北宋哲宗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即位 。于是他在国内“赦差役”,减轻国民负担;外交上,“使高太连入宋,求经书69家,药书 62本”,与周边国家友好相处,“缅人、昆仑、波斯三夷同进白象、香物”。可惜,在这个 时候,大理国已经气数将尽(古书上迷信的说法就是“彗星出西”),国内“大疫”流行,正淳已回天无术,最后不得不走上“禅位为僧”的道路,让位给儿子段誉。段正明是段正淳的哥哥,北宋神宗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继位,是大理国第14代国王。此人 为君不振,最终被权臣高升泰所篡位,在位仅13年,下场仍是废位为僧,谥号为保定皇帝。大理国在他手上划了个不光彩的分号。 对于高升泰,小说里有一段接近历史真实的交待:“上德五年,大理国上德帝段廉义在位, 朝中忽生大变,上德帝为奸臣杨义贞所弑,其后上德帝的侄子段寿辉接帝位后,称为上明帝 。……高升泰是大功臣高智升之子,当年锄奸除道,全靠高智升出的大力。”由于高智升在 推翻杨义贞势力的斗争中出了大力,高氏权力不断膨胀,有功之臣高智升被段寿辉委以清平官(宰相)重任,他的儿子高升泰为鄯阐(昆明)侯,父子权倾一时,为高升泰篡权建立短命王 朝大中国埋下了伏笔。当然,高升泰在位也仅是二年,迫于国民压力还位于段氏
  【历史上的大理段氏
  唐宋时期,在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白蛮出身的段思平,建立了大理王朝,其子孙在这里相继统治了317年 (737—1053年)。白蛮就是白族,段姓一直是白族的大姓之一。特别是大理王朝被蒙古人忽必烈灭亡之后,有更多的白族人改姓段氏。如今在大理一带,多为段姓。这就是云南段氏的来历。
  大理国第一世皇帝,名段思平,其子段思英,孙子段思聪等等,父子名字中都为“思”字。这并不是“段思”氏,而是北方鲜卑族姓名中的习俗。由此,有些学者以此证实:大理段氏来源于甘肃武威的说法是正确的。 因为,甘肃武威在公元前后一两百年,确有这样的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段氏先祖久居于此,所以也有这样的习惯,同样段干木的一些后代,也受这种习俗的影响。中原汉人的学者,搞不清这种关系,以为是“段干氏”。所以把段氏分成了段干氏和段氏,实际上都是段氏,只是说,有些段氏迁居在西北方,慢慢地受此习俗的影响。从历史资料上看,那时段氏实际向西迁移。
  最先到达云南的是魏之段延,数传北周之段永,再数传唐之段俭魏。而始祖段延是武威人。
  也有人认为,大理段氏先祖,虽然来自武威,但是不是武威汉族,而是鲜卑段氏,先迁武威,然后徙云南。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段氏的取名: 父子以重名制为主,连名制为辅,绝异于汉族的避讳。这些是北方鲜卑族的习俗。
  1.重名制:姓名三个字,第二个字祖,父,子,都一样。比如“段正淳,段正严,段正兴”,“段素顺,段素英,段素廉”
  2.连名制:父亲姓名最后一个字是儿子姓名第二个字。比如“段思廉,段廉义” 来看看这接连五个皇帝“段智兴,段智廉,段智祥,段祥兴,段兴智”,前三个是重名,后三个是连名,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是倒名。如果是汉族,一个朝代接连五个皇帝的名字,是绝对不允许如此重复的。 国号“大理”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说法 第一、段思平生于喜州,喜州即大厘城,将“厘”字改为了“理”字,“大理”,即是“大治”。“大”字就如同先前的“大长和国”、“大天兴国”、“大义宁国”无二。 第二、与南诏后期曾用过的“大礼”有承袭关系。 “南诏酋龙立,遂僭称皇帝,建元建极,自号大礼国。”《新唐书·南诏传》 “大理国与唐史礼、理字异。”范成大[南宋]《桂海虞衡志》 “至异牟寻又迁于喜郡史城,又徙居羊苴咩城,即今府治,改号大礼国。”《元史·地理志》 大理政权被蒙古灭后,大理段氏,却没有从此结束,他们继续世代担任元朝的大理总管,又经过了一百三十年的岁月。直到元朝灭亡后,仍然效忠前元,抗拒明人的统一。洪武十五年(1382),明军入滇,段氏末代总管段世抵抗到了最后。

参考资料:http://www.21wuxia.com/thread-173163-1-1.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7-21
段正严,生卒年不详,字和誉。
大理宪宗宣仁帝,1108年至1147年在位。

《天龙八部》中段誉曾有一段自述言及自己“字和誉”,由此可见这位段正严便是小说中段誉的原型。而小说中的段正明(保定帝)和段正淳也正是历史上先于段正严在位的大理国皇帝。《射雕英雄传》中的一灯大师(段智兴)历史上也有记载,乃是段正严的子孙。

回答完毕,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2个回答  2018-11-15
有的,段誉的历史原型是段正严,又名段和誉,大理国宪宗宣仁帝,前面那个老兄已经讲得很详细了,我就不再赘述了。提一个少有人提的,据史书记载,段和誉的皇后姓王,可以视为王语嫣的历史原型。
第3个回答  2008-07-21
宪宗宣仁皇帝段和誉(正严)(誉)。北宋徽宗大观二年(公元1107年),段正严接替其父段正淳为大理国第16代皇帝,直至南宋高宗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禅位为僧,在位长达39年。
他的孙子,也叫段智兴,就是金庸小说里面的南僧
第4个回答  2008-07-21
有 在电视上看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