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如题所述

一、我国宪法的特征:

1、宪法的内容规定的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2、宪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复杂。

二、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1、人民主权原则

《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基本人权原则

《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尊重保障人权。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基本人权写入宪法,构成了我国人权保障的法律基础。

3、法治原则

1999年宪法修正案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依法治国正式确定为宪法的基本原则,成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4、权力制约原则

权力制约既包括公民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制约,也包括国家权力对国家权力的制约。

5、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是无产阶级政党、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和人民团体的根本组织原则。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我国宪法的地位: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2、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3、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4、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

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1
一、宪法的特征: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2)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违背(《宪法》第5条第2款)。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宪法》第5条第3款)。
(3)宪法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比普通法律严格。
2.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1)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从宪法的基本内容来看,即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基本权利的有效保障,其中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居于支配地位,规范国家权力的有效行使也是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不受侵犯。
3.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二、宪法的基本原则:
1.人民主权原则。真正的人民主权的学说是由法国的卢梭所创立。社会主义国家宪法一般表述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无产阶级在创建无产阶级政权过程中,批判性地继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基础上,对人民主权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2.基本人权原则。人权是指作为一个人所应该享有的权利,人权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但就其原创意义而言,人权属于应有权利、道德权利。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后,同样也在宪法中确认了基本人权原则。在措辞上,社会主义宪法并未直接使用“人权”一词,但宪法中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实质上就是对基本权利的确认。
3.法治原则。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是指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方式。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不仅宣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而且还规定国家的立法权属于最高人民代表机关,使宪法和法律有了广泛深厚的民主基础,为社会主义的法治原则的实现提供了前提条件。
4.权力制约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它既包括公民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制约,也包括国家权力对国家权力的制约。社会主义国家的监督原则是由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政权巴黎公社所首创。权力机关的组成成员由选民民主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受选民监督。
第2个回答  2017-12-26
宪法的基本原则
一、人民主权原则:人民主权是指国家或政府的最高权力来源于和最终属于人民,即国家或政府的最高权力的“民有”,并且这种来源是政府或者国家权力的合法化依据或者前提。
二、基本人权原则:人权是指作为一个人所应该享有的权利,天赋人权是指自然生物普遍固有的权利,并不由法律或者信仰来赋予。
三、法治原则: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概念,基本价值在于限制国家权力、保障人权,其核心思想在于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任何组织和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四、权力制约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它既包括公民权利对国家权利的制约,也包括国家权力对国家权力的制约。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权力制约原则主要表现为分权原则,即三权分立。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中,权力制约原则主要表现为人大、政府、检察院之间相互监督的原则。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0
宪法的特征: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一个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2、在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二、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作为国家国家根本法的宪法最重要、最核心的价值是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
三、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宪法与民法紧密相连,民主主题的普遍化,或者说民主事实的普遍化是宪法得以产生的前提。而且基于宪法在整个国家法律体系中的根本法地位,以及宪法确认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很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可以说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宪法的基本原则
一、人民主权原则:人民主权是指国家或政府的最高权力来源于和最终属于人民,即国家或政府的最高权力的“民有”,并且这种来源是政府或者国家权力的合法化依据或者前提。
二、基本人权原则:人权是指作为一个人所应该享有的权利,天赋人权是指自然生物普遍固有的权利,并不由法律或者信仰来赋予。
三、法治原则: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概念,基本价值在于限制国家权力、保障人权,其核心思想在于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任何组织和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四、权力制约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它既包括公民权利对国家权利的制约,也包括国家权力对国家权力的制约。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权力制约原则主要表现为分权原则,即三权分立。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中,权力制约原则主要表现为人大、政府、检察院之间相互监督的原则。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