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诗歌中,李白流露出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登峨眉山》《听蜀僧濬弹琴》《上李邕》《梦游天姥吟留别》《古风》(其十九)《留别广陵诸公》

第1个回答  2015-08-17
1、《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此为写景名篇。诗人以大手笔描绘了庐山雄奇壮丽的风光,可谓描写庐山的千古绝唱。同时,此诗也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纵情遨游、狂放不羁的情怀,表达了诗人想在名山胜景中得到寄托,在神仙境界中逍遥的愿望,流露了诗人因政治失意而避世求仙的愤世之情。2、《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未遇戴天山道士的惆怅、愁闷、遗憾,和对山间生活的向往之情3、《登峨眉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的诗作。这首诗通过写登峨眉山时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仙界的向往,反对虚伪丑恶的表现、。4、《听蜀僧濬弹琴》诗人着重表现听琴时的感受,表现弹者、听者之间感情的交流。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音乐家的倾慕。5、《上李邕》此篇通过对大鹏形象的刻划与颂扬,表达自己勇于追求而且自信、自负、不畏流俗的精神。6、《梦游天姥吟留别》:通过描写梦境,反映了作者政治上不得意,写出了诗人憎恨现实,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精神。 7、《古风》(其十九)这是一首用游仙体写的古诗,大约作于安禄山攻破洛阳以后。诗中表现了诗人独善兼济的思想矛盾和忧国忧民的沉痛感情。8、《留别广陵诸公》此诗是诗人在政治失意之后对自己人生历程的回顾和反省,从少年天真狂放的自信,到中年圣明垂顾的自得,以至罢职还家后守真修道的自适,和最后醉酒佯狂,寄意山水的自恣,表现了诗人对政治的厌弃和对自由的追求。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