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的译文

  8•2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1),慎而无礼则葸(2),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3)。君子笃(4)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5)不遗,则民不偷(6)。”
  【注释】 (1)劳:辛劳,劳苦。 (2)葸:音xǐ,拘谨,畏惧的样子。 (3)绞:说话尖刻,出口伤人。 (4)笃:厚待、真诚。 (5)故旧:故交,老朋友。 (6)偷:淡薄。
  【译文】 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小思】
  在孔子看来,光有美德“恭”、“慎”、“勇”、“直”还不够,还需要“约之以礼”。否则容易让美德走样。《礼记•曲礼》曰:“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礼是各种美德的标准和底线。心里有了礼,就知道什么该直,什么不该直,直到什么程度是合适的等等,这些都有了准绳可依,有度可以把握。
  就拿直举例,坦率而无礼,就是尖刻。前面有一段,是陈司败问孔子鲁昭公知否知礼的问题。陈司败指出的鲁昭公娶吴国女是不合礼,这个没错。陈司败可谓是“直”。但事实上,陈司败这个行为,是不合礼的。在鲁国而说鲁国国君的错误,本身就很失礼。特别还给孔子以难堪。这就让陈司败显得很尖刻。这个事情,很可以说明,要直而有礼才是好的。
  总之,礼相当于一个中庸之道,可以制约着各种美德不至于偏向太远。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这里说的是在上位者,要在亲人朋友这些人伦关系上做出良好的表率,那么就会引导社会风气越来越好。
  儒家讲究人伦关系,那是基本方针。孔子自己就是一个很重交情的人。孔子曾说过:“吾有鄙也,去其故乡,事君而达,卒遇故人,曾无旧言,吾鄙之。”孔子说自己有鄙视的人,那就是有些人啊,离开故乡很多年了,在外面飞黄腾达,升官发财了。可是遇到老朋友呢,却没半句好话,一点没有旧情。这种人,我是不要看的,bs他!
  孔子还真是个直肠子的人呢。说的话也真是痛快淋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原文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选自《论语·第八章·泰伯篇》

翻译
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闯祸,只是率直而不以礼来指导,
就会说话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2-19
『2』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於亲,则民兴於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子曰:如果为人恭敬,但缺少了礼制的规范,则劳累困顿。
处世谨慎,却缺少了礼制的规范就未免流于胆小懦弱;
做人勇敢,缺少了礼制的规范就未免会鲁莽闯祸;
为人爽直,缺少了礼制的规范就未免会尖刻刺人。
君子忠实于人伦与亲情,人们才会倡导仁德。人与人之间讲究个情意,才不至于撕破脸皮丧失忠信。
第3个回答  2020-08-07
原文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选自《论语·第八章·泰伯篇》
翻译
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闯祸,只是率直而不以礼来指导,
就会说话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第4个回答  2020-08-04
8.2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①,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②。君子笃于亲③,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④。”

【注释】

①葸(xǐ):拘谨、畏惧的样子。

②绞:说话尖刻,出囗伤人。

③笃.厚待,真诚。

④偷:淡薄,不厚道。

【翻译】

孔子说:“一味恭敬而不知礼,就未免会劳倦疲乏;只知谨慎小心,却不知礼,便会胆怯多惧;只是勇猛,却不知礼,就会莽撞作乱;心直口快却不知礼,便会尖利刻薄。君子能用深厚的感情对待自己的亲族,民众中则会兴起仁德的风气;君子不遗忘背弃他的故交旧朋,那民众便不会对人冷淡漠然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