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诗意高手来

最好是鉴赏忧伤型的,和秋雨的悲凉结合,最好是鉴赏黛玉葬花的!!!有美好的意境
最好诗意

第1个回答  2008-09-15
  葬花词: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树,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研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入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依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依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依收葬,未卜依身何日丧?
  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诗词鉴赏】
  《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它和《芙蓉女儿诔》一样,是作者出力摹写的文字。这首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在抒情上淋漓尽致,艺术上是很成功的。

  这首诗并非一味哀伤凄恻,其中仍然有着一种抑塞不平之气。“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岂不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则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这些,才是它的思想价值之所在。

  这曾诗的另一价值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探索曹雪芹笔下的宝黛悲剧的重要线索。甲戌本有批语说:“余读《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憾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下批。有客日:‘先生身非宝主,何能下笔?”即字字双圈,批词通仙,料难遂颦儿之意,俟看玉兄之后文再批。’噫唏!阻余者想亦《石头记》来的,散停笔以待。”值得注意的是批语指出:没有看过“玉兄之后文”是无从对此诗加批的;批书人“停笔以待”的也正是与此诗有关的“后文”。所谓“后文”毫无疑问的当然是指后半部佚稿冲写黛玉之死的文字。如果这首诗中仅仅一般地以落花象征红颜薄命,那也用不着非待后文不可;只有诗中所写非泛泛之言,而大都与后来黛玉之死情节声切相关时,才有必要强调指出,在看过后面文字以后,应回头来再重新加深对此诗的理解。由此可见,《葬花吟》实际上就是林黛玉自作的诗谶。这一点,我们从作者的同时人、极可能是其友人的明义《题红楼梦》绝句中得到了证明。诗曰;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如。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似谶成真”,这是只有知道了作者所写黛玉之死的情节的人才能说出来的话。以前,我们还以为明义未必能如脂砚那样看到小说全书,现在看来,他读到过后半部部分稿子的可能性极大,或者至少也听作者交往的圈子里的人比较详尽地说起过后半部的主要情节。如果我们说,明义绝句中提到后来的事象“聚如春梦散如烟”、“石归山下无灵气”之类,还可由推测而知的话;那么,写宝王贫穷的“王孙瘦损骨嶙峋”,和写他因获罪致使他心中的人为他的不幸忧忿而死的“惭愧当年石季伦”等诗句,是再也无从凭想象而得的。上面所引之诗中的后两句也是如此:明义说,他真希望有起死回生的返魂香,能救活黛玉,让宝、黛两个有情人成为眷属,把已断绝的月下老人所牵的红丝绳再接续起来。试想,只要“沉痼”能起,“红丝”也就能续,这与后来续书者想象宝、黛悲剧的原因在于婚姻不自主是多么的不同!倘若一切都如程伟元、高鹗整理的续书中所写的那样,则宝玉已有他属,试问,起黛玉“沉痼”又有何用?难道“续红丝”是为了要她做宝二姨娘不成? 此诗“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等末了数句,书中几次重复,特意强调,甚至通过写鹦鹉学吟诗也提到。可知红颜老死之日,确在春残花落之时,并非虚词作比。同时,这里说“他年葬侬知是谁”,前面又说“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飘泊难寻觅”等等,则黛玉亦如晴雯那样死于十分凄惨寂寞的境况之中可以无疑。那时,并非大家都忙着为宝玉办喜事,因而无暇顾及,恰恰相反,宝玉、凤姐都因避祸流落在外,那正是“家亡莫论亲”、“各自须寻各自门”的日子,诗中“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或含此意。“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几句,原在可解不可解之间,怜落花而怨及燕子归去,用意甚难把握贯通。现在,倘作谶语看,就比较明确了。大概春天里宝黛的婚事已基本说定了,即所谓“香巢已垒成”,可是,到了秋天,发生了变故,就象梁间燕子无情地飞去那样,宝玉被迫离家出走了。因而,她悲叹“花魂鸟魂总难留”,幻想着自己能“胁下生双翼”也随之而去。她日夜悲啼,终至于“泪尽证前缘”了。这样,“花落人亡两不知”,若以“花落”比黛玉,“人亡”(流亡也)说宝玉,正是完全切合的。宝玉凡遭所谓“丑祸”,总有别人要随之而倒霉的。先有金钏儿,后有晴雯,终于轮封了黛玉,所以诗中又有“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双关语可用来剖白和显示气节。“一别秋风又一年”,宝玉在次年秋天回到贾府,但所见怡红院已“红瘦绿稀”(脂评),潇湘馆更是一片“落叶萧萧,寒姻漠漠”(脂评)的凄凉景象,黛玉的闺房和宝玉的绛芸轩一样,只见“蛛丝儿结满雕梁”(脂评谓指宝黛住处),虽然还有宝钗在,而且以后还成其“金玉姻缘”,但这又怎能弥补他“对境悼颦儿”时所产生的巨大精神创痛呢?“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难道不就是这个意思吗?这些只是从脂评所提及的线索中可以得到印证的一些细节,所述未必都那么妥当。但此诗与宝黛悲剧情节必定有照应这一点,大概不是主观臆断吧;其实,“似谶成真”的诗还不止于此,黛玉的《代别离·秋窗风雨夕》和《桃花行》也有这种性质。前者仿佛不幸地言中了她后来离别宝玉的情景,后者则又象是她对自己“泪尽夭亡”(脂评)结局的预先写照。

  有人说,《葬花吟》是从唐寅的两首诗中“脱胎”的(《红楼梦辨》)。诗歌当然是有所继承借鉴的,但不应把文艺创作的“源”和“流”的关系弄颠倒了。说到《葬花吟》在某些遣词造句、意境格调上利用前人之作,实不必到明人的集子中去找。唐初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中“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类为人熟知的诗句还不足以借取利用吗?即如葬花情节,也未必径取唐寅将牡丹花“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事,作者的祖父曹寅的《楝亭诗钞》中也就有“百年孤冢葬桃花”的诗句,难道还不足以启发他的构思吗?但这些都是“流”,都仅仅是利用,既不表现诗的主要精神,也决不能代替作者源于现实生活的创造。何况,如前所述,此诗中,作者运笔鬼斧神工之处,完全不在于表面上那些伤春惜花词句的悱恻缠绵。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D0%FE%B7%FB/blog/item/5590364bef3ae9f683025c67.html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9-15
葬花词: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树,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研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入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依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依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依收葬,未卜依身何日丧?
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诗词鉴赏】
《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它和《芙蓉女儿诔》一样,是作者出力摹写的文字。这首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在抒情上淋漓尽致,艺术上是很成功的。

这首诗并非一味哀伤凄恻,其中仍然有着一种抑塞不平之气。“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岂不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则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这些,才是它的思想价值之所在。

这曾诗的另一价值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探索曹雪芹笔下的宝黛悲剧的重要线索。甲戌本有批语说:“余读《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憾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下批。有客日:‘先生身非宝主,何能下笔?”即字字双圈,批词通仙,料难遂颦儿之意,俟看玉兄之后文再批。’噫唏!阻余者想亦《石头记》来的,散停笔以待。”值得注意的是批语指出:没有看过“玉兄之后文”是无从对此诗加批的;批书人“停笔以待”的也正是与此诗有关的“后文”。所谓“后文”毫无疑问的当然是指后半部佚稿冲写黛玉之死的文字。如果这首诗中仅仅一般地以落花象征红颜薄命,那也用不着非待后文不可;只有诗中所写非泛泛之言,而大都与后来黛玉之死情节声切相关时,才有必要强调指出,在看过后面文字以后,应回头来再重新加深对此诗的理解。由此可见,《葬花吟》实际上就是林黛玉自作的诗谶。这一点,我们从作者的同时人、极可能是其友人的明义《题红楼梦》绝句中得到了证明。诗曰;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如。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似谶成真”,这是只有知道了作者所写黛玉之死的情节的人才能说出来的话。以前,我们还以为明义未必能如脂砚那样看到小说全书,现在看来,他读到过后半部部分稿子的可能性极大,或者至少也听作者交往的圈子里的人比较详尽地说起过后半部的主要情节。如果我们说,明义绝句中提到后来的事象“聚如春梦散如烟”、“石归山下无灵气”之类,还可由推测而知的话;那么,写宝王贫穷的“王孙瘦损骨嶙峋”,和写他因获罪致使他心中的人为他的不幸忧忿而死的“惭愧当年石季伦”等诗句,是再也无从凭想象而得的。上面所引之诗中的后两句也是如此:明义说,他真希望有起死回生的返魂香,能救活黛玉,让宝、黛两个有情人成为眷属,把已断绝的月下老人所牵的红丝绳再接续起来。试想,只要“沉痼”能起,“红丝”也就能续,这与后来续书者想象宝、黛悲剧的原因在于婚姻不自主是多么的不同!倘若一切都如程伟元、高鹗整理的续书中所写的那样,则宝玉已有他属,试问,起黛玉“沉痼”又有何用?难道“续红丝”是为了要她做宝二姨娘不成? 此诗“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等末了数句,书中几次重复,特意强调,甚至通过写鹦鹉学吟诗也提到。可知红颜老死之日,确在春残花落之时,并非虚词作比。同时,这里说“他年葬侬知是谁”,前面又说“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飘泊难寻觅”等等,则黛玉亦如晴雯那样死于十分凄惨寂寞的境况之中可以无疑。那时,并非大家都忙着为宝玉办喜事,因而无暇顾及,恰恰相反,宝玉、凤姐都因避祸流落在外,那正是“家亡莫论亲”、“各自须寻各自门”的日子,诗中“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或含此意。“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几句,原在可解不可解之间,怜落花而怨及燕子归去,用意甚难把握贯通。现在,倘作谶语看,就比较明确了。大概春天里宝黛的婚事已基本说定了,即所谓“香巢已垒成”,可是,到了秋天,发生了变故,就象梁间燕子无情地飞去那样,宝玉被迫离家出走了。因而,她悲叹“花魂鸟魂总难留”,幻想着自己能“胁下生双翼”也随之而去。她日夜悲啼,终至于“泪尽证前缘”了。这样,“花落人亡两不知”,若以“花落”比黛玉,“人亡”(流亡也)说宝玉,正是完全切合的。宝玉凡遭所谓“丑祸”,总有别人要随之而倒霉的。先有金钏儿,后有晴雯,终于轮封了黛玉,所以诗中又有“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双关语可用来剖白和显示气节。“一别秋风又一年”,宝玉在次年秋天回到贾府,但所见怡红院已“红瘦绿稀”(脂评),潇湘馆更是一片“落叶萧萧,寒姻漠漠”(脂评)的凄凉景象,黛玉的闺房和宝玉的绛芸轩一样,只见“蛛丝儿结满雕梁”(脂评谓指宝黛住处),虽然还有宝钗在,而且以后还成其“金玉姻缘”,但这又怎能弥补他“对境悼颦儿”时所产生的巨大精神创痛呢?“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难道不就是这个意思吗?这些只是从脂评所提及的线索中可以得到印证的一些细节,所述未必都那么妥当。但此诗与宝黛悲剧情节必定有照应这一点,大概不是主观臆断吧;其实,“似谶成真”的诗还不止于此,黛玉的《代别离·秋窗风雨夕》和《桃花行》也有这种性质。前者仿佛不幸地言中了她后来离别宝玉的情景,后者则又象是她对自己“泪尽夭亡”(脂评)结局的预先写照。

有人说,《葬花吟》是从唐寅的两首诗中“脱胎”的(《红楼梦辨》)。诗歌当然是有所继承借鉴的,但不应把文艺创作的“源”和“流”的关系弄颠倒了。说到《葬花吟》在某些遣词造句、意境格调上利用前人之作,实不必到明人的集子中去找。唐初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中“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类为人熟知的诗句还不足以借取利用吗?即如葬花情节,也未必径取唐寅将牡丹花“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事,作者的祖父曹寅的《楝亭诗钞》中也就有“百年孤冢葬桃花”的诗句,难道还不足以启发他的构思吗?但这些都是“流”,都仅仅是利用,既不表现诗的主要精神,也决不能代替作者源于现实生活的创造。何况,如前所述,此诗中,作者运笔鬼斧神工之处,完全不在于表面上那些伤春惜花词句的悱恻缠绵。
第3个回答  2008-09-15
黛玉最怜惜花,觉得花落以后埋在土里最干净,说明她对美有独特的见解。她写了葬花词,以花比喻自己,在红楼梦中是最美丽的诗歌之一。宝玉和黛玉在葬花的时候有一段对话,成为红楼梦中一场情人之间解除误会的绝唱,在红楼梦中是最经典的片段之一,看过红楼梦的人都对这一段过目不忘。
第4个回答  2008-09-15
之葬花词: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树,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研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入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依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依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依收葬,未卜依身何日丧?
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诗词鉴赏】
《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它和《芙蓉女儿诔》一样,是作者出力摹写的文字。这首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在抒情上淋漓尽致,艺术上是很成功的。

这首诗并非一味哀伤凄恻,其中仍然有着一种抑塞不平之气。“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岂不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则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这些,才是它的思想价值之所在。

这曾诗的另一价值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探索曹雪芹笔下的宝黛悲剧的重要线索。甲戌本有批语说:“余读《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憾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下批。有客日:‘先生身非宝主,何能下笔?”即字字双圈,批词通仙,料难遂颦儿之意,俟看玉兄之后文再批。’噫唏!阻余者想亦《石头记》来的,散停笔以待。”值得注意的是批语指出:没有看过“玉兄之后文”是无从对此诗加批的;批书人“停笔以待”的也正是与此诗有关的“后文”。所谓“后文”毫无疑问的当然是指后半部佚稿冲写黛玉之死的文字。如果这首诗中仅仅一般地以落花象征红颜薄命,那也用不着非待后文不可;只有诗中所写非泛泛之言,而大都与后来黛玉之死情节声切相关时,才有必要强调指出,在看过后面文字以后,应回头来再重新加深对此诗的理解。由此可见,《葬花吟》实际上就是林黛玉自作的诗谶。这一点,我们从作者的同时人、极可能是其友人的明义《题红楼梦》绝句中得到了证明。诗曰;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如。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似谶成真”,这是只有知道了作者所写黛玉之死的情节的人才能说出来的话。以前,我们还以为明义未必能如脂砚那样看到小说全书,现在看来,他读到过后半部部分稿子的可能性极大,或者至少也听作者交往的圈子里的人比较详尽地说起过后半部的主要情节。如果我们说,明义绝句中提到后来的事象“聚如春梦散如烟”、“石归山下无灵气”之类,还可由推测而知的话;那么,写宝王贫穷的“王孙瘦损骨嶙峋”,和写他因获罪致使他心中的人为他的不幸忧忿而死的“惭愧当年石季伦”等诗句,是再也无从凭想象而得的。上面所引之诗中的后两句也是如此:明义说,他真希望有起死回生的返魂香,能救活黛玉,让宝、黛两个有情人成为眷属,把已断绝的月下老人所牵的红丝绳再接续起来。试想,只要“沉痼”能起,“红丝”也就能续,这与后来续书者想象宝、黛悲剧的原因在于婚姻不自主是多么的不同!倘若一切都如程伟元、高鹗整理的续书中所写的那样,则宝玉已有他属,试问,起黛玉“沉痼”又有何用?难道“续红丝”是为了要她做宝二姨娘不成? 此诗“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等末了数句,书中几次重复,特意强调,甚至通过写鹦鹉学吟诗也提到。可知红颜老死之日,确在春残花落之时,并非虚词作比。同时,这里说“他年葬侬知是谁”,前面又说“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飘泊难寻觅”等等,则黛玉亦如晴雯那样死于十分凄惨寂寞的境况之中可以无疑。那时,并非大家都忙着为宝玉办喜事,因而无暇顾及,恰恰相反,宝玉、凤姐都因避祸流落在外,那正是“家亡莫论亲”、“各自须寻各自门”的日子,诗中“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或含此意。“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几句,原在可解不可解之间,怜落花而怨及燕子归去,用意甚难把握贯通。现在,倘作谶语看,就比较明确了。大概春天里宝黛的婚事已基本说定了,即所谓“香巢已垒成”,可是,到了秋天,发生了变故,就象梁间燕子无情地飞去那样,宝玉被迫离家出走了。因而,她悲叹“花魂鸟魂总难留”,幻想着自己能“胁下生双翼”也随之而去。她日夜悲啼,终至于“泪尽证前缘”了。这样,“花落人亡两不知”,若以“花落”比黛玉,“人亡”(流亡也)说宝玉,正是完全切合的。宝玉凡遭所谓“丑祸”,总有别人要随之而倒霉的。先有金钏儿,后有晴雯,终于轮封了黛玉,所以诗中又有“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双关语可用来剖白和显示气节。“一别秋风又一年”,宝玉在次年秋天回到贾府,但所见怡红院已“红瘦绿稀”(脂评),潇湘馆更是一片“落叶萧萧,寒姻漠漠”(脂评)的凄凉景象,黛玉的闺房和宝玉的绛芸轩一样,只见“蛛丝儿结满雕梁”(脂评谓指宝黛住处),虽然还有宝钗在,而且以后还成其“金玉姻缘”,但这又怎能弥补他“对境悼颦儿”时所产生的巨大精神创痛呢?“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难道不就是这个意思吗?这些只是从脂评所提及的线索中可以得到印证的一些细节,所述未必都那么妥当。但此诗与宝黛悲剧情节必定有照应这一点,大概不是主观臆断吧;其实,“似谶成真”的诗还不止于此,黛玉的《代别离·秋窗风雨夕》和《桃花行》也有这种性质。前者仿佛不幸地言中了她后来离别宝玉的情景,后者则又象是她对自己“泪尽夭亡”(脂评)结局的预先写照。

有人说,《葬花吟》是从唐寅的两首诗中“脱胎”的(《红楼梦辨》)。诗歌当然是有所继承借鉴的,但不应把文艺创作的“源”和“流”的关系弄颠倒了。说到《葬花吟》在某些遣词造句、意境格调上利用前人之作,实不必到明人的集子中去找。唐初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中“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类为人熟知的诗句还不足以借取利用吗?即如葬花情节,也未必径取唐寅将牡丹花“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事,作者的祖父曹寅的《楝亭诗钞》中也就有“百年孤冢葬桃花”的诗句,难道还不足以启发他的构思吗?但这些都是“流”,都仅仅是利用,既不表现诗的主要精神,也决不能代替作者源于现实生活的创造。何况,如前所述,此诗中,作者运笔鬼斧神工之处,完全不在于表面上那些伤春惜花词句的悱恻缠绵。

一、忽有故人心上过

书话一贴的题目,甚爱。原句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问我清游何日最?木樨风外等秋潮。忽有故人心上过,乃是虹生与子潇。
诗不如句。
家中有一幅字,写的是厉鹗句子:相见亦无事,不来忽忆君,气味相近。比之龚句更从容些,有君子气。后者或从此化来。
在海南苏公祠看到苏轼几封手札,其中写给陈季常的就有两封。拍了一张,文字随意,是知己口吻。
《方山子传中》说季常为人:“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从二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描摹有神。又有书信:“欲借《易》家文字及《史记》索隐、正义。如许,告季常为带来。季常未尝为王公屈,今乃特欲为我入州,州中士大夫闻之耸然,使不肖增重矣。”
携书挟矢,为我入州。如此故人,宁不思忆?

之二、最难风雨故人来

睡到半夜,突然想起一句话:最难风雨故人来。记得在老残游记上看到过,冻河一章里。文中只说古人说如何如何,却不知出处。刚刚查了一下,原来不是诗句,而是孙星衍的自题联。上句是莫放春秋佳日过,后一句才是最难风雨故人来。这一添上去,顿时失色不少,没有单独一句扣人心弦了。
诗句的流传确有道理,有全章平平,只某一句闪光的,那便传句不传诗。宋之问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前一句浑然天成,神来之笔,相比之下,后一句未免累赘多余,亦属此类。话说回来,百年、千年,能有一两句还被人记住,够本了。
孙出生在1753,早了刘鹗一个世纪还多,当得起“古人”这个称呼。 榜眼出身,学问广博,曾作过南京钟山书院的主讲。有清一代,钟山书院最是繁盛,桐城派的姚鼐、末代帝师梁鼎芬,都作过书院山主。然而太平天国之后,便颓败了。如今再上钟山,怕是没人知道当年此地,也曾书声朗然。

之三、铁马秋风大散关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
之前说过传句不传诗的,这个便可拿来作个例子。作者是南宋方岳,字秋崖(没人觉得这个名字很武侠么?)。宋诗选里似乎没有这一首《别子才司令》,懒怠打字,放狗狗搜了一圈,也没看到全诗,倒是很多地方都以讹传讹成了“宋子岳”。其实应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自识荆门子才甫,梦驰铁马战城南。——后两句实在平庸,煞风景得很,还不如不打出来。
诗到了宋,有颓气了。我对宋的偏见一是来自割地求和,二是来自理学先生,文治太盛,武功太弱,看起来便有点畸形,仿佛大脑袋小手小脚的侏儒。连带着也就不待见宋诗,总觉得底气不足。要么纤柔无骨,要么浅白无文。修饰太过与素朴太过,都有些“作”诗的味道,不自然。好句子还常见,浑然天成的好诗太少。
顺便再拿一句出来,“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的。这个估计也比较熟悉。黄庭坚的诗怪石嶙峋,既瘦且硬,又喜欢用典,偶尔冒出来几句家常话倒还可爱。他的朋友徐积,诗名差他太远,然而一首赠他的诗:不见故人弥有情,一见故人心眼明。忘却问君船住处,夜来清梦绕西城。平直有味,是我喜欢的风格,可与姜夔那首“君若到时秋已半”相参看,无后者蕴藉,却也自然真切。
宋诗无出放翁右者。苏轼也好,清照也好,拼词可以,拼诗不行。他最大的毛病是写得太多,所谓六十年间万首诗,一个人写上一万首,有个九千首劣作是正常的。但哪怕优良者仅占十分之一、百分之一,拿基数一乘也就相当可观了。倘若因为他的那些劣作便把他拉成二流诗人,那是誓死不同意的。若无放翁,宋诗的档次还要下一个台阶。“夜阑卧听风吹雨”的怅然忧愤,“沈园柳老不吹绵”的黯然低回,“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慨然纵横,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足以成就一个名诗人。可惜集中到了一人,反而不显。陆游写诗,是拿诗当博客,发自于心,自然而然。仅此一点,后人便难以企及。
大散关位于川陕交界。陆游确曾到过那里,那时他是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金兵在关外,数里之遥,两军对峙。宋军降将犹有心怀故国的,将对方消息以蜡丸封裹,传递到宋营,而陆游则是接受讯息者。照这样说来,不只是诗人,也是007的干活。嗣后王炎被召回,陆游入蜀,当年密计付之东流。这铁马秋风,便只能于夜阑梦中隐约闻得消息了。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之四、辛苦应怜天上月

一夕如环,夕夕长如玦。
这一句是谐音,环=还,玦=诀。所以细细品起来,还是很有味道的。
说纳兰性德好话的人太多,反而让我疑惑。因为我总觉得他的词骨子里还是小聪明,深情只是小聪明敷衍出来的假象。笃于友情,或有可能;把吴兆骞的生还算在他头上,则过于夸张,实际上吴兆骞回家主要靠顾炎武的外甥,和纳兰本人关系并不大。
这么说好像有点对他不起,同时也粉碎了一段文坛佳话,但我很怀疑,一个锦衣玉食的小资(?)公子是否真能理解“只绝塞、苦寒难受”。两相对照,顾贞观的“季子平安否”,其中感情要真切得多。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即便如此,那根芽也毕竟浮泛。人生忧患,原不是红楼中人可知。纳兰的词,初看惊艳,细读之下,终究过浅,因此易得好句,难寻佳篇。
录吴梅村的《悲歌赠吴季子》,以作对照:
人生千里与万里,黯然销魂别而已。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
十三学经并学史,生在江南长纨绮,词赋翩翩众莫比,白璧青蝇见排诋。
一朝束缚去,上书难自理。绝塞千里断行李,送吏泪不止,流人复何倚。彼尚愁不归,我行定已矣。
八月龙沙雪花起,橐驼垂腰马没耳,白骨皑皑经战垒,黑河无船渡者几,前忧猛虎后苍兕,土穴偷生若蝼蚁,大鱼如山不见尾,张鬐为风沫为雨,日月倒行入海底,白昼相逢半人鬼。
噫嘻乎悲哉!生男聪明慎莫喜,仓颉夜哭良有以,受患只从读书始,君不见,吴季子!
一路读来,沉郁顿挫,欲说还休。仓颉夜哭良有以,受患只从读书始,这两句确实是画龙点睛之笔,揭出了事件的真相:科场案、文字狱,背后有着更加深远黑暗的政治背景;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同是江南士子的吴梅村和顾贞观,才是吴兆骞的生死知己,而纳兰性德只是个抱着同情心的局外人。这样的诗,他是写不出来的。

之五、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李白的《侠客行》,写得好的是头八句。赵客吴钩,是静态影像;白马流星,是动感flash;十步千里,是表面行事,事了拂衣,则是内在精神。有这八句,活画出侠客形象,真是施朱太赤,敷粉太白;增之则肥,减之则瘦。后面那些就有点画蛇添足,汗漫不着边际了。不管怎么说,李老大吹牛的本事,倘认了第二,又有谁来认这个第一呢?

之六、夜雨秋池

突然发现,大多数时候也只有沉默。说自己的别人不懂,说别人的自己不会――这真是,无法可想。
眼耳鼻舌身意,唯独没有口。只因前六者都是接受外界的信息,唯有口,是向外界发送信息的。接收信息的设备很重要,发送则相对而言,没那么要紧。
小学五年级体检,视力突然大幅下降。家人恐吓:再……,就会瞎的。“……”中内容,不外乎一天到晚捧着书,而且爱躺着看之类。于是大恐惧。想了一晚上,得出的结论是决不可当瞎子,其他的,聋哑都还可以将就。特别是哑这种情况,并不妨碍表达,反而清静,因此倒还有点羡慕。细究起来也还是懒。懒惰到了一定的程度,便连与人的交道也省了。
常态下,我是话少的人,大多是在心里转念头,想完便抛开,不值得对人说去。一旦形诸语言,入他人耳,反而会有争执,有误解,何苦来哉。语言文字的力量,偶尔也靠留白。
李商隐道,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莫被“却话”二字骗了,夜雨秋池之际,其实是无声的。

之七、薪尽烟消亦可哀

cctv10的百家讲坛节目终于火起来了。先是正说清宫十二帝的满族人老阎,再然后是把红楼当案子破的刘心武,最后轮到了评话三国的易中天。
刘心武的解构完全是小说家式的,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却缺乏有力证据。听来做奇谈可以,正经当作学问来看,未免太不严谨。此外许多小节也有毛病,比如说他认为第三十回的回目应当断作:宝钗―借扇机―带双敲,龄官―划蔷―痴及局外,这种想法就很奇怪。不必说老式的对仗,就算从词性来看,也不带这么分的。
《源氏物语》被当作日本的红楼梦来宣传,其实这两本书并不相像。家中的源氏物语是八二年人民出版社那一版,前头的序言很有意思,先是说本书反映了宫廷的复杂的政治斗争,是腐朽贵族生活的缩影,再是对源氏荒淫无耻的批判,最后则总结道该书描绘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程――我读这本书的时候也还小,但心里已经开始疑惑了:这书说的跟序言是一回事吗?或者反过来说,这序言是给这书作的么……
紫式部自身估计是没法子批判源氏的荒淫无耻了。至于政治,书中肯定有所表露,但也不会是她的主题。就像刘心武一直强调的双悬日月照乾坤,即使真有此事,也不是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最终意图,只能当作大背景来看。背景是需要的,然而没有人会关注它胜过演员的表演。一切都生拉硬拽到政治斗争之上,非要用这个来解读全书,未免本末倒置。无论曹雪芹还是紫式部,他们都是想记录一种生活,一种他们曾经有过的生活,以及在这生活里曾经存在过的人们。这样想,读起来反而轻松。
还有一个共同之处,这两本书都可以随便翻一页,从中段随意看起。这完全是从我私人的阅读习惯来说的。我比较喜欢这样乱翻书,而且反复看,有时候还能看出一些有趣味的东西来。比如今天午睡前正好翻到《法事》一章,内里有紫姬赠给明石的一首诗:
身随物化无须惜,薪尽烟消亦可哀。
赠诗的背景是紫姬患病,自知不久于人世,于是举行了盛大法事祈福。法事中僧人吟唱《薪樵》一章,于是紫姬心有所感。但何以要赠诗给向来不算和睦的明石?明石是源氏当年流放之际背着紫姬娶下的妾,身份较低,好不容易生育了个女儿又被紫姬抱养。身随物化自然是指自己即将死去,“无须惜”便是对死亡的态度,可既然死去都无须惜了,还有什么可哀的?睡意朦胧中一想,薪烟当指源氏的恩爱荣华,所不能抛撇者惟此而已。既如此,此诗赠明石也就顺理成章,可以说是袒露心迹的话儿。而明石装作不懂她的意思,虚词敷衍,其实质也还是不肯融洽,不肯原谅。
不知是不是翻译的原因,源氏物语里的诗歌都太浅白,比红楼差得太多。不过有一点倒很有意思,这里的诗歌全是酬答中的,其弦外之意就很耐人寻味。粗一看很可能不屑一顾地放过,再看时,明白了,原来人情世故都在这里:因是此人,故作此语。这过程就有了寻宝游戏一样的乐趣,仿佛是无意中发现了作者偷偷藏起来的宝贝。我猜刘心武对红楼,也是怀着这种恶作剧的兴趣的。

之八、柔绿篙添梅子雨,淡黄衫耐藕丝风

不知为何,想到这两句的时候心里出现的是黄蓉以女儿身份初见郭靖那一幕。蓉儿这形象的确很符合文人墨客心目中的江南。
这句词所描绘的景象还需更晚一些,是夏初。初春的雨有一点凉,仅凭一件淡黄衫儿怕是搪不过去。网上有个调查:你认为南京属于江南吗?居然参与的人不少,大概南京当地人居多。论风物,南京无疑算是江南;论人文,则更近江北。算或不算,没什么大碍。
在天涯看到一则轶闻:当初选射雕黄蓉的时候,也作了类似今天的海选,翁美玲是最终入围的五人之一,权衡来去,委决不下。于是某日,在编剧和作者聚会的时候,翁着戏中装束,分花拂柳突然出现在金庸面前,盈盈下拜,说道,小女子黄蓉,参见金大侠。恰如书中走出的人物,于是定下。这故事听起来有趣,细想漏洞甚多,大约也是后人附会的。总而言之,传说而已。
竖起衣领,在雨中走了很远,衣服全湿了。

之九、听琴图

吃饭,饭店里照例有附庸风雅的装潢,包间里横着一幅金漆字屏风。瞥了一眼,觉得词句拗口生涩。突然发现上头一个题款,赫然是“古稀天子”。这是乾隆专用印章,莫非正是这位的御笔?再看下方,有“京谨题”的字眼,更觉得有趣了。于是记下其中一句,回来查了一下,却原来是个张冠李戴的例子。
吟征调商灶下桐,松间疑有入松风。仰窥低审含情客,似听无弦一弄中。——蔡京《听琴图题诗》
皇帝倒真是皇帝,不过是宋徽宗,不是清高宗,后者大约只是收藏。就诗而言,平庸而已。放在十全老人那万首御制中也算不得辱没,难怪错认。书法还是可观的。苏黄米蔡四家,假如不因人废书,蔡大约还应高排一些。水浒传的缘故,蔡京在民间颇有恶声,历史上此人也确是佞人。然而若就此说书法有媚骨什么的,未免牵强。倘不遇事,谁人不君子?
听琴图。按照清人考证,弹琴的是徽宗,红衣低审者为蔡京,也有人言非是。
http://img3.tianyablog.com/photo/2007/4/10/3165992_1614968.jpg

之十、西出阳关无故人

几年前去敦煌,在满壁飞天中流连久了些,到得回程已经日暮。原定行程中有阳关,导游便征求意见,说那里现在已经什么都没了,不过是一个土堆。商议的最终结果,我与阳关擦肩而过。
其实真去了也没什么,就好比朱雀桥、乌衣巷,那些古意盎然的名字,那些金粉剥落的沧桑也只能在诗里活着。非要将它坐实了某处某址,砌一段旧墙,竖一块匾额,引一群观光游人,未免像是将一位端庄老妇涂脂抹粉,令其倚门接客。阳关也是如此,所谓的人文景观往往不能两全,一旦景观了,也就没有人文了。
我心中的阳关不是地图上的某个点,当然也不是现如今那一片断壁残垣。它是故乡的反称,对于行者而言,或许便是人生的终点。一路西行、西行,渭城朝雨越来越远,化作一片牧草青青。突然看到碧草黄沙中一座高台,下马惊问,方知此处名叫阳关。其时正值黄昏,风吹草低,天似穹庐,空旷悠远。胡笳一声,蓦然回首,天地间只剩得一个人。
或许这就是我喜欢唐诗的原因。唐人诗境,即便是离愁也洒落自然。人生苦短,这一去是生离,却又何尝不是死别?是以说道“无故人”,然而又绝不流露哀婉凄恻之意,甚至连泪沾巾的念头都没有。只是淡淡举酒,说,再喝一杯吧。态度之温和坦然,非知己不能出此。
悲欢离合一杯酒,东西南北万里程。将相聚与别离看作人生的一部分,以平常心去接纳。只行走,不忧伤。塞上秋寒,于荒凉寂寥中想起此生杯酒,料也是暖意丛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