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 秦始皇棺椁开馆没有 为什么不开馆?

如题所述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说了,百年内秦陵只钻探不发掘,不发掘就不会开棺。

整个秦始皇陵区内的遗存大约分为三种:一类是秦代断面底层的封土,寝殿遗址、内外城墻等等;第二类是地下的,包括秦始皇的墓室、地宫、陪葬墓坑等;第三类是修陵人的遗迹,衙门及他们的墓葬。对於秦陵以及周边的陪葬俑坑,原则是从发掘为辅,保护为主。很多人问,秦陵什麼时候发掘,回答是,几百年内都不可能发掘。

多年来,在是否发掘秦始皇陵问题上争论不断,同意发掘的人列举出诸多好处,但具体主张却陷入了认识的误区。首先,国家文物局早就有明确规定——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这是必须坚定不移执行的既定政策。其二,秦始皇帝陵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仅发现的陪葬坑就有180多个,这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考古任务,每项考古科研成果都将增加对秦始皇陵的认知程度。其三,秦始皇帝陵的保护与发掘是一项循序渐进的考古科学大工程,在对局部或外围尚且认识不足,文物保护技术还不足以担当的情况下,任何对地宫的“念头”都是违背科学精神的。就考古而言,任何一种对地下文物的挖掘,都不可避免地造成对文物某种程度的破坏或损害。所以,进行的大多是抢救性发掘,比如因施工、被盗等人为因素或自然灾害使文物遭到破坏,必须进行抢救性发掘以保护文物。因为文物在地下埋藏数百年、数千年,其内部已经形成了平衡状态。一旦挖掘,这种平衡就被打破,就会造成对文物损害。不仅不能主动发掘帝王陵,即使别的地下遗存,只要条件允许,可以勘探、可以试掘,但除非必须,一般也不会主动发掘的。特别是对陵墓最关键的部位,比如墓室,迄今的考古收获,还不足以解释墓室的情景,它的基本形式、结构、布局,连基本的解释都无法形成体系。在文物保护技术还不足以担当的情况下,任何挖掘地宫的“念头”都是违背科学精神的,都是一厢情愿的“空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9-02

秦始皇陵:没有开馆

为什么不开?

因为:

    主要原因是现在文物保护技术还不过关,专家建议30年—50年内不发掘。

    定陵之后不开掘帝陵,帝王陵寝作为一种旅游、文化资源,自然会激起开发的兴趣,而且常常是难以遏制的。

    社会条件不允许,1965年,郭沫若等人再次提出发掘长陵,周恩来予以否决。周总理说了一句:“十年之内不开帝王陵。” 

    陕西多次提出“抢救性发掘“,国家文物局坚决否决。

    资金庞大,报告提出项目建设资金由陕西省政府自筹1.5亿元,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贷款2.53亿元,不足部分1.5亿元申请国家计委予以补助。

    文物资源也可“虚拟开发”,不必强行打开。

第2个回答  2015-09-02
秦始皇棺椁至今仍未发觉这是个未解之谜。追问

早发现了吧!

追答

你想多了,秦皇陵墓有72个故宫那么大,比一个县城还要大。现在只是挖一号坑2号坑3号坑而已。

追问

都挖40余年了

追答

花了四十余年也只不过挖出来那几个墓坑而已,秦皇陵墓的棺椁至今仍是个谜,为有被发掘。

第3个回答  2015-09-02
不发掘的主要原因是现在文物保护技术还不过关,不如在地下的自然保存。
最难保护的如丝绸、壁画、漆器,青铜器好一点,但也会生锈。有机物的保存最成问题。曾经出土的马王堆汉墓的漆棺、帛画,都不能完全保存如初。发掘在某种意义上讲是破坏。追问

但是好像都40
多年来了 是真的这样嘛?

追答

由于陵墓规模太大,以当初的技术没办法完整挖掘和保护,即使现有的技术也无法保证保护的很好。

第4个回答  2015-09-02
秦始皇陵只知其大概的位置,要挖掘难度很大,
更重要的是有些文物的保存技术仍不先进,不要
再现当年明皇陵的悲剧。追问

别等我死了都看不见秦始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