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永恒性是哪位心理学家的实验

如题所述

让·皮亚杰

客体永恒性(object permanence)  一译“客体永久性”。皮亚杰理论术语。儿童在生命的头两年内形成的外界客体不依自己的知觉而永久存在的观念。即当客体从视野中消逝时,儿童知道该客体依然存在,并未消失。

皮亚杰及其后的一些研究者发现,处于感知运动阶段早期的婴儿,还不能把客体与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当客体从其视野中消逝后,便停止注视或把目光转向其他物体。

用幕布把儿童正在玩的玩具遮盖住,他也不会去找,好像客体已经不存在了。8个月~12个月的婴儿开始能够寻找被幕布遮盖住的玩具。随运动协调能力的发展,儿童常在感知运动发展的第五阶段(12个月~18个月)获得客体永恒性。

它的获得是感知运动阶段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和成就,是儿童以后认知活动发展的基础。

扩展资料:

皮亚杰的认知论核心概念: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摆脱了遗传和环境的争论和纠葛,旗帜鲜明地提出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即心理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皮亚杰认为智力是一种适应形式具有动力性的特点。随着环境和有机体自身的变化,智力的结构和功能必然不断变化,以适应变化的条件。

在皮亚杰的理论中,格式既可被看成是有机体认知结构中的一个子结构,又可被看成是认知结构中的一个元素。认知结构就是协调了的格式的整体形式。

他将生物学的同化这一概念应用于心理学中,意指人们把知觉到的新鲜刺激融于原有的格式中,从而达到了对事物的理解,同化是个体认识成长的机制之一。

依据皮亚杰的观点,平衡化指通过多重的去平衡与再平衡,导致从一接近平衡的状态向着质上存在差异的平衡状态递进发展。而自动调节是介于同化与顺应之间的第三者,对同化与顺应进行调整以达到两者的平衡。

皮亚杰认为一切知识,从功能机制上说,是同化与顺化的统一;从结构机制上分析,则是主体认知结构的内化产生和外化应用的统一。而运算是组成认知结构的元素,各个运算联系在一起就组成了结构的整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皮亚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客体永恒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9
皮亚杰。所谓客体永久性是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7-12
是皮亚杰的实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