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古代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看法

变态老师布置的题目
原题是:结合你所阅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你对古代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幻思的看法。
!!!大家帮帮忙哈!!!...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指的是科举制,它创立于隋朝,进一步完善的朝代是唐朝。达到顶峰的是明,但是他的衰落也在明,八股取士走向了死胡同,终结在清.直至现在我们的教育还受词影响.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指的是科举制,它创立于隋朝,进一步完善的朝代是唐朝。达到顶峰的是明,但是他的衰落也在明,八股取士走向了死胡同,终结在清.直至现在我们的教育还受词影响.
答案补充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他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唐、宋、元、明、清。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O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在国内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答案补充
应试思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2-28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指中国古代社会的科举制度,对当时社会的文人学士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使当时的文人学士都怀着一种为官的梦想去死读书,读死书.使当时的大部分文化学士生活在一种梦想当中,而不注重现实,抱着"一夜暴富"的梦想,不顾一切的去读书,钻书眼,而不去理现实生活中切实存在的问题(诸如贫穷)使当时年轻力壮的青年穷苦学士不去注重生产,维持家计,唯独抱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去生活.

  总之,科举制度是弊大于利!
第2个回答  2014-02-28
古代的社会现象,说明读书科举是下层社会和上层社会的唯一桥梁,只有读书能让人平步青云(出生显贵的除外),所以古训很多都把读书说的过于重要,也就产生了类似范进中举的悲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