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罪认罚就能争取到缓刑吗?

认罪认罚是目前刑事诉讼中的比较热门的制度。2016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的办法》(以下简称《试点办法》),正式开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试点办法》公布以后,各试点地区积极推进试点,并且按照要求先后制定了试点工作实施细则或者实施办ganuslawer.cn法。有不少网友认为,认罪认罚缓刑就能争取到缓刑。但是认罪认罚和缓刑完全是不同的两种概念,下面重点分析一下,什么情况下认罪认罚,判缓的概率大?
一、认罪认罚取保候审缓刑机会大的依据是什么?
如果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或获得减轻处罚判三年以下的,同时符合其他缓刑条件的,有希望判处缓刑。
《刑法》规定的缓刑适用条件:
第七十二条 【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二、申请取保候审的法律依据主要有:
1、《刑诉法》第九十六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2、依据《刑诉法》第五十二条规定“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十八条规定:“被羁押的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律师有权申请取保候审。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接到书面申请后七日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并且提出了保证人或者能够交纳保证金的,人民法院应当同意,并依法办理取保候审手续;对不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不同意取保候审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4、根据《刑诉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十三条 公安机关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未满一周岁的婴儿的妇女;

认罪认罚缓刑几率如下:
嫌疑人认罪被判缓刑的概率其实是不大的。因为只有符合一定的条件才可以的,比如不满十八周岁,已经怀孕的妇女,还有就是七十五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以及犯罪情形低真心忏悔的一些情况,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正常执行的,我国的法律是不能容忍犯罪的存在的,因此犯罪了必须得到还有的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4
认罪认罚,不一定能缓刑。
不认罪不认罚,一定不能缓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