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用数学模型来建模意识吗?

如题所述

是的,但不容易。

意识是意识,是概念理解的功能。理解的过程至少早在瑜伽和吠陀经中就被经常探索和描述了。

David Kolb的经验学习(1984)引入了一个数学模型,将学习风格与学习过程联系起来。虽然有一些令人尴尬的地方,但总的来说,这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想法。右边的图表更全面一些,显示了建模可以追溯到古代瑜伽传统。它也被独立地复制在许多其他哲学和历史记录中。

这张图来自我们的书《爱与意识》。除了像数学模型那样旋转之外,它还包含有我们如何评价事物以及我们体验的本质的有意义的轴。它也包括动机/发展的观点,每个学习阶段提供过渡。最后在中间是夸利亚的12个泛化阶段。

这个模型提示我们QM和意识之间的数学联系。当然,上个世纪大部分时间关注这一点的人都已经预料到了。事实上,这是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在1941年最初与他的出版商朋友坎贝尔(Campbell)构思著名的基金会系列时使用的一个名为“心理历史”的关键噱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在了解阿西莫夫的想法之前就开发了这个模型。

就我个人而言,我之所以进入这个学科是因为我在研究物理,只是想了解我自己和其他科学家。你可以想象当我注意到我可以很好地将这些变量联系起来时我有多惊讶。这是一个巨大的福音,因为由于再现性的限制,心理学很难用数学方法分析。但物理学是完全可复制的。那么,经过几十年的筛选,我学到了什么呢?

这里列举的太多了,但我可以给出一些重点。

意识,就像宇宙一样,对于线性系统来说太复杂了。只有自适应的、面向对象的体系结构才能合理地处理建模。像这样,把认识论的各个阶段看作是变化的多面体。

像理解和光线这样的功能传播需要一个不真实的元素(感觉和创造力)的塑造程度。从社会角度来说,一定程度的无知和神话是必需的。然而,你也不希望学位太大,以致于它会导致不可持续的分化(无知)。

如果你在数学上太不灵活,那么你就会错过QM细节的上下文视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每个变量的行为。这涉及到物理平台,一个由其单元部件连接并相对于其单元部件的系统,跨越了从概念到死亡的所有变化。变更透视图数组为输入增加了自己的质量。

如果不考虑虚轴,则不能通过图灵测试。用神话和传说来填补这些遗漏对于社会控制来说非常重要。从功能上创造遗漏的最简单方法是用一个故事或某种错误信息来填补空白。

qualia(心智/思想单位与处理/感觉的程序相结合的信息,等等)的概括遵循这种模式,开始于环境动力学,然后聚焦于作为空间的单位身份,并从那里转向更大的功能开放。

换句话说,当你学习并集中注意力时,你就变成了一个精炼的信息体。为了发挥作用,你的知识必须分解成低潜能,从而使工作潜能得以流动。掌握不是知道或看到所有,而是在情境中实现的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3
数学模型
  自上世纪下半叶以来,数学最大的变化和发展是应用,数学几乎渗透到了所有学科领域。为了适应数学发展的潮流和未来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普遍都十分重视数学建模教学。增加数学和其他科学、以及日常生活的联系是世界数学教育的总趋势。现在在开展数学建模活动中很重视选用数学与物理、化学、生物、美学等知识相结合的跨学科问题和大量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如投资买卖、银行储蓄、测量、乘车、运动等方面的数学问题,参加数学建模小组的学生都认为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做纯数学题更有兴趣,把生活融汇到学校数学教育中,是现代教育的一个趋势。
第2个回答  2021-03-23
可以用数学模型来建模意识,因为数学模型虽然看上去很直观,但是也需要我们在脑子中想象,想象它的平面状况,所以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建模意识。
第3个回答  2021-03-20
可以,但是很不容易,因为意识这个东西是需要理解和概括的,不是通过数学模型就可以来建立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