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说“粗筋贫穷到,壮骨老不闲”?马云的骨相有多好?

如题所述

01

最近一直有人问我什么是谚语,也有人想让我讲一讲谚语,今天它来了。

谚语作为古人在劳动生活中的总结,包含非常多种类,有气象类的,像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有农业类的,像枣芽发,种棉花;有健康类的,像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有社会类的,像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等等。

今天咱们要讲的并非上述说的,而是讲一讲“粗筋贫穷到,壮骨老不闲”这句谚语。

粗筋贫穷到,壮骨老不闲

从字面意义上讲,这句话就是说从一个人的筋骨就能判断这个人生活好不好。一些筋不外露,骨头不凸起的人,肯定是生活不愁很富裕。

反之,一些青筋外露,骨头宽大凸起的人,这些人一般都奔波劳碌,生活不富裕。

02

曾国藩大家应该都认识,作为清朝名臣,他不仅在政治上有出色的表现,在识人用人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理论。

据了解,他看一个人就能知道这个人是一个什么命,这个人这一辈子怎么发展。

曾国藩曾说道:“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从这句话不难理解,精神和骨相都非常重要。精神在古时包括这个人的气质、个性、魅力等方面。这种精神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只有通过双眼细致观察。骨相在曾国藩这里分为天庭骨、枕骨、项骨、佐串骨、太阳骨、眉骨、鼻骨、颧骨、顶骨。

这九种骨相,仅有一种就会不愁吃喝。

马云这个人大家都听说过,按照他的面相骨相来说,他足足占有四个,一个就不愁吃喝,四个是什么概念?

苏轼年轻时,一个道士曾说过他“一双学士眼,半个配军头”。

这句话咱们可以简单分为两部分来理解。一部分是从眼睛看,他有做学士的命;另一部分是从他的骨相看,他终究逃不过被发配边疆的命运。

从现实历史看,这位道士说的很准,苏轼做过学士,最终确实也没有逃过被发配边疆的命运。

03

清朝,祁隽藻在诗中曾写道:“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为神。骨气乃有老松格,神妙直到秋亭巅。”

这句诗咱们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人品主要是体现在骨相上。

骨相好的人往往会成为栋梁之才。

总结一下谚语和众人的抒写,足以见识到骨相对于人的重要性。但是,谚语和古老的学说也是有缺陷的,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虽然谚语是古人劳动生活的总结,能够反映出古人的智慧,但是在现代社会已经不适用了。在现如今科技飞速发展的年代,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是足够坚持努力,肯定会有出头之日。

面相骨相在现如今这个社会只不过是一个加分项,不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7
因为通过这一点可以判断判断一个人生活的环境,如果一个人长得特别的稀白,而且皮肤特别的嫩,说明他过得特别好,特别有钱。反而长得比较五大三粗,所以就过得不好。如果一个人在老的时候还身子骨特别的硬朗,说明他肯定是平时劳动特别多,马云的话他就是眼睛特别的有神,而且骨头也特别的好,一看就是大富大贵之相。
第2个回答  2021-01-18
这只是古人的封建迷信思想,而骨相和一个人的成就而言没有任何关系,马云的骨相也不见得多好。
第3个回答  2021-01-15
特别好,因为我觉得他的骨像是那种比较分明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