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诈骗小知识有哪些?

如题所述

1、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或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设圈套的机会。

2、不向陌生人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

3、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必须汇款、转账的要再三核实对方的信息。万一自己上当受骗或有亲戚朋友被骗,要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诈骗立案标准:

诈骗立案标准是被骗金额达到2000元以上可以立案。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中:

第一百五十一条 盗窃、诈骗、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一百五十二条 惯窃、惯骗或者盗窃、 诈骗、抢夺公私财物数额巨大的, 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第一百五十三条 犯盗窃、诈骗、 抢夺罪,为窝藏赃物、 抗拒逮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条抢劫罪处罚。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的通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20

第一,要有强烈的意识保护个人隐私、个人信息,身份证这些个人信息不要存手机里,不要给陌生人提供信息;

第二,做到四个“不要”,即不要向陌生账号汇款,不要连接陌生的WiFi,不要向他人透露短信验证码,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

第三,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要轻信各种网络交友,不能贪图小便宜妄想一夜暴富。

网络诈骗类型

1、“杀猪盘”诈骗。

这是婚恋交友型诈骗、网络赌博型诈骗的结合。诈骗分子往往是在各大婚恋交友网站或者是社交平台先寻找目标,以婚恋交友为幌子把受害人诱骗到设计好的境外博彩网站赌博。被告人通常声称可以利用网络漏洞赚钱,诱骗受害人投入大量资金,他们称被骗方“猪仔”,把建立恋爱关系过程叫做“养猪”,最后行骗被称为“杀猪”。

2、兼职型诈骗。

诈骗分子打着“刷单返利”的幌子通过网络平台发布网络兼职信息,只要参与就要交一定保证金,前期犯罪分子会兑现返利,让受害人放松警惕。到后期会给分配大资金任务,受害人要完成任务才能获得返利,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导致血本无归。

3、“低息免押连环套”诈骗。

诈骗分子抓住借款人急于用钱的心理,提高借款额度,或用低息免押、快速放款作为噱头吸引受害人,结果导致小额贷款最后付出高额代价。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最高法教你预防网络诈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5-20

1、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或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设圈套的机会。

2、不向陌生人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

3、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必须汇款、转账的要再三核实对方的信息。万一自己上当受骗或有亲戚朋友被骗,要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受骗原因

虽然诈骗行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一些共同的特征把握这些特征予以防范,是可以避免使自己误入歧途、落入圈套的。更何况很多骗子的手段并不见得很高明,受骗的主要原因还是出于受害人本身。

一般说来,受害人具有一些不良或幼稚的心理意识,是诈骗分子之所以能轻易得手的关键。通常,下面几种不良心理意识易被诈骗分子利用:

(1)虚荣心理;

(2)不作分析的同情、怜悯心理;

(3)贪占小便宜的心理;

(4)轻率、轻信、麻痹、缺乏责任感;

(5)好逸恶劳、想入非非;

(6)贪求美色的意识;

(7)易受暗示、易受诱惑的心理品质等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5-20

1、防范银行卡诈骗,一些骗子常把自己伪装成学校管理人员、本校师生或遭遇不幸者等,以骗取同学们的信任或同情索要钱财;或以发生意外、紧急需要接收汇款为由,借用同学们的手机或存折、信用卡并套问密码,以达到骗财的目的。

2、“借盗”手机,无论是在校园或是校外,遇到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向你借用手机时,应婉言拒绝;如果对方真有事,可帮助报警,防止有人出于盗窃、诈骗目的“借”得手机后借故溜走。

3、警惕手机短信诈骗,一些骗子向学生手机发短信,以中奖或者告知你在某超市或商场有大额消费等为由,骗取同学们的现金或银行账号、密码。

4、警惕诈骗学生家长,常有骗子冒充学校的老师、同学给外地学生家长打电话或发短信,谎称学生在校生重病或发生意外,利用家长的焦急心态以骗取钱财。一旦发生此类事件,学生家长要马上与学校取得联系。

5、谢绝宿舍非法推销,学校不允许任何人任何时候在教学楼、宿舍楼内从事商业推销等活动,凡进入上述场所进行的推销,都是违反学校规定的活动。所推销商品一般都是次品、假货,且不可因贪图小便宜受骗。

6、不要贪占小便宜,一些校外人员谎称商店倒闭、存货处理、家庭困难等,骗取学生信任,借机出售假冒伪劣商品;或者施以小利诱骗学生钱财。

7、防范各类代办、代理业务诈骗,购买车票要到车站或代售点购买,不要相信类似代订车票小广告。办理银行卡等业务要到银行办理,不要相信一些非法人员冒充金融机构人员所做的代办、代理业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5-20

一、兼职刷单诈骗作案手段

犯罪分子通过拉你进入刷单群用截图收益骗取你的信任,先交会员费,给你点甜头让你刷单挣钱,之后又以各种理由让你付出成本不断加大,最终实施诈骗。

二、网络贷款诈骗作案手段

犯罪分子通过短信、电子邮件、QQ、微信等方式发布可办理高息贷款虚假的业务信息,以提前交纳手续费、税款、利息、代办费等名义,诱骗受害人汇款到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以此骗取钱款。

三、投资理财诈骗作案手段

犯罪分子通过加你好友,让你下载app,并按对方要求转账到某个账户并开始投资,之后又以各种理由让你转账,以此骗取钱财。

四、冒充公检法诈骗作案手段

以法院有传票、邮包内有毒品,涉嫌犯罪、洗黑钱等,以传唤、逮捕、以及冻结受害人名下存款进行恐吓,以验资证明清白、提供安全账户进行验资,引诱受害人将资金汇入犯罪嫌疑人指定的账户。

五、冒充客服退款作案手段

犯罪分子冒充淘宝等公司客服,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谎称受害人拍下的货品缺货,需要退款,引诱购买者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实施诈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