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道是错的还要去做,从心理学如何解释?

如题所述

并不是所有事都能从心理学上找到答案,但是所有事又都貌似和心理学有关,明知道是错还要去做,这种情况,心理学应该能解释出几种原因来。

一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心理。都知道,爱面子之人,视脸面之重,甚者甚于生命,既然为了面子,明知道是错还要去做是必须的,错是小,面子是大。

另一种是固执到“撞了南墙也不回头”。固执之人认准的事,必定勇往直前,那管它对与错,反正我认准了,错了就错了,大不了撞死在“南墙”上。

还有服从安排。自己身轻言微,什么事基本上做不了主,需要听从他人的安排,这个他人,或是领导,或是长辈,都比咱分量重,人家下的指令,即使是错,也不敢忤逆的,只能明知道是错的还要去做,唉,服从安排,做领导眼里听话的好员工,长辈眼里好孩子。

另外,还有的是抱有其他目的去做。做事不可能没有目的,有时候我们会为了一种目的而明知道是错的还要去做的,这个举个例子,贿赂的时候都知道是错的,但是为了好办事,怎么办,去做呗。

应该还能解释出许多来,我这能力有限,仅能抛一砖。

有些事,一开始的时候可能我们还不知道它是错的,或许开始的时候我们只是被它的美丽的表象给误导,又或许开始的时候有着居心叵测的人算计,故意引导我们往错误的路上走,但一旦走上了,也许就会越陷越深,导致最后无法自拔,也无路可走,明知自己的路是错的也还要继续前进,因为我们为此已经付出了太多的心思,如果就此选择回头,又有不舍,又有不甘。就像传销就是一个非常鲜明的例子,开始你进去的时候,对传销一无所知,在自己的朋友及身边的人的引导下让自己越陷越深,当自己明白其中的套路之后,自己也肯定为此付出了很多的心血,所以就会产生想放弃又不舍,明知是错误的也还要坚持去做。

但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做过一些错事,有的或许是因为自己年轻,有的或许因为贪婪,有的又或许是因为欲望等等,每个人都各有不同,总之当我们居然做了错误的事,我们都会为此付出自己的代价的,所以在今后自己做什么事之前可得再三思考。

这种情不自禁飞蛾扑火,象下坡刹车失灵,象鬼打墙多次恶性循环的鬼便神差。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坑父母坑兄弟更坑亲戚朋友。都是心里明白办糊涂事。其实是狗不吃屎人惯的,他心里有底的,把天捅破了,有人补上。就是有恃无恐。当他透支了所有的诚信,超出了替他擦屁股的人的极现时,他就眼晴直了,就不是天下第一了。他就知道他算老几了。

这不是心理的原因,知道自己走的是一条错误的路,说明你很清醒,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之所以最后头破血流,是因为你没有强大的毅力和决心,也许是你的生活有些安逸,自己有远大的理想却没有足够的毅力坚持下去,只能走一直在走的错误路。你要做的就是放弃现在的路,深呼吸,挺胸抬头的去迎接困难,我相信你会成功的!

人的本性是安于现状,从潜意识上,人不希望自己发生改变,他们更不希望自己面临不得不改变的境地,这会破坏安全感

当人发现自己的策略和方法似乎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可靠的时候,他们的本能是相信自己仍然是对的;但他们发现自己很可能错了的时候,他们仍然不愿相信事实是真的;当他们发现自己肯定是错了的时候,他们宁愿相信即使错了也无关紧要。这些都是人们用来安慰自己的一些本能,这些本能如果形成了习惯,就会逐渐融入人的性格。有些人有时候称这种性格为偏执的一种。

人应当力求建立理智的思维方式,尤其是当你应用到工作工作中去的时候。要强调利益最大化,把调整策略和更改方法看作是做事情的正常操作,而不要把它们与个人安全感和荣誉等问题挂上钩。

对此你怎么看待?

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很常见:

明明知道吃一些食物不利于 健康 ,却偏要去吃这些食物;

明明知道做一些事情是不对的,却仍然执着的去做;

明明知道这个人不值得去爱,却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

其实,仔细想想,其背后都有深深的受害倾向,说直白点,就是自己不愿意让自己好!我不值得拥有,我不值得被爱,我怎么能有资格好呢?

这和我们每个人的自我价值感有关,一个人只有真正的感到有价值,Ta才会做到自尊、自爱!才能成为对自己负责人的人!

明知道是错,还要去做,原因有两种,一种是认为还有一丝的期望,另一种是出于维护自身权力也俗称好面子。

还存在一丝期望,是让人明知道是错,还要继续做的一个原因,这一丝期望也是人们心存侥幸的一种心理,知道自己付出的即将要沉没,出于不甘心,哪怕有一丝的机会,都要拼尽全力抓住,正是出于这样的一种心理,所以才会出现明知道错误,但仍然还要去做。这样的行为在赌徒身上尤其明显,已经把本钱全部都赔光了,但认为能够拿回自己的本钱,会不惜一切地借高利贷,孤注一掷。这就是明知道是错,仍然要继续做。

另一种是出于维护自身权利的需要。自己觉得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的时候,比如自主权,一旦接受对方提出了看法,这就认为自己承认错误,而没有人喜欢承认自己是错误的,为维护自己的权力和威严,他们会采取一种抵制行为,哪怕这种行为是错误的,这就出现明知道自己的错误,但仍然坚持做。这样的行为在一些激烈争执当中比较常见,两人相互争执,各执己见,一旦一方接受另一方的意见,则会说明这方是错误的,为了避免这样,维护自己的面子,明知道是错误,他仍然会坚持。

所以,明知道是错误,仍然去做原因,一是认为还有一丝机会,要做最后一搏,万一成功则可能翻盘。二是出于维护自身,不愿接受错误而不惜一切的去坚持。

题设就是错误的,明知道错误是你认为的错误,在当事人心里,可能就是对的。

赌博大家都知道是错误的吧,我曾经有个朋友,突然沉迷赌博了,他是这样说的:我打点牌又怎么了?我没有其他爱好,就打打牌而已,再说打牌的人多了去。这是从众心理。

偷窃是公认的犯罪的事情吧,可是有人为了利益还是铤而走险,这是侥幸心理。

一个人选了一个自己不精通的行业创业,你认为他是错的,他并不如此认为,坚持下去,说不定他取得了成功,证明你才是错的。有一点希望就不放弃,这是拼搏心理。

我也知道这件事是错的,并不想去做,但你不让我做,我就偏去做,这是逆反心理。

同性恋,恋童癖,露阴癖,强迫症等,这些是病态心理,需要进行治疗。

基本就这些了。

明知道是错,还是要去做,这常常是因为行为被潜意识控制导致。

知道错是意识层面的,忍不住去做其实是潜意识 层面的。

就像决定要减肥,却控制不住吃,结果越减越肥;

跟自己说要好好学外语,那本外语书却始终停留在第一页;在 苹果电脑 和戴尔电脑之间比较老半天 ,决定买苹果 ,但是 到 了卖场,20分钟就被 售货员小姐说服买 了 三星 电脑。

我们的决定,我们的比较,都是意识层面,但 行为 却被潜意识所 掌控。

弗洛伊德说,人的心理像冰山,露出水面 的是意识部分,只占10%,而冰山下面的感受、观点 、渴望、性格、兴趣、价值观、 情感 等看不见的潜意识 的 部分占90%,这部分 才真正掌控 人们的行为。

所以人很多时候 无法理智 ,常常说 我 明明不想这样的,不知道 为什么却依然这样。

就像我的一个学生,遇上一个让她心仪的男生,阳光帅气 ,很快堕入爱河 。可谁知 那男生 特别花心,谈恋爱三个月,为他奉献 了一切后,那男生劈腿 了 ,学生非常伤心。自己事后反省,决定 下次 不能被男人的外表所迷惑 ,找男朋友必须找 老实忠厚的 ,结果下一任男朋友 仍然是花心男友,同样恋爱三个月后劈腿。问,你 怎么 又把自己整这么 伤心 呢 ?你不是说 要找老实忠厚的吗?女生回答说:我是试图找了好几个老实忠厚的,可是不知为什么就是不来电。您说为什么我中意的都是这种渣男?

其实 找老实 忠厚的是她意识层面的算计,可 真正行为的却是由那个喜欢阳光帅气的潜意识决定。

这就是我们很多时候 为什么在一个坑里掉了一次又一次的原因。不是不 明白,而是行为 被潜意识控制了。

而至于潜意识怎么产生,就得追溯到原生家庭,养育环境,文化背景等等,这里就不一一 赘述。

只是想请你思考,有人在渣男的坑里掉了一次又一次 ,有人在减肥失败的坑里 掉了一次又一次,你有没有在哪个相同的坑里也掉了一次又一次 呢?

明知道是错,但是我们还是要去做。有一种解释是行为控制障碍,具有强迫特征,如果不去做我们就会感到十分的焦虑,甚至出现身体不适症状,而我们做了以后这种焦虑很快就缓解了。但是事后我们又开始后悔,认为自己不应该这样做,如此反复循环,让人很无奈,甚至很痛苦,也有的人就是典型的强迫行为。

这叫“承诺升级”。

由于认知失调引起的。

因为人经常会对付出心血的事物投入更多精力,一旦投入很多精力和时间,如果发现不对头,会引起认知失调,认知失调会让人很难受,这时候就需要改变认知,但人不太容易否定之前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的决定,所以就会更加一意孤行去坚持那个即使感觉不对的决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