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丨9项关键助力战略落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2

正文共:3100字    4 图

预计阅读时间:  8 分钟

很多时候,我们专注于做计划、实施、落地、行动,但促使我们达到终极目标的,往往是更关键的内在核心: 价值观、意图、愿景、使命甚至深层次的利益相关人的诉求。

这些因素也可以称之为“道”的层面,它将成为决定一家企业、一个项目能不能到达终极愿景的关键所在。

而在计划之前,人们却经常忽视评估,或选择性忽视评估这些关键的核心要素,甚至把那些积极正向的批评、质疑,诉求,建议……视为劲敌,严防死守。

每家企业、每个项目都有或大或小的战略(或者策略), 战略定力则尤为关键

充分想明白为什么制定这个战略,往往要比制定战略本身关键的多,「9项关键」将是项目及企业管理的内核,从“道”向“术”,真正助力企业发展。

基于此,慕言作为特邀讲师,在2018年11月29日安排了一场「9项关键,助力战略落地」的共创讲堂,帮大家建构,并体验了一次完整的“道与术”结合的战略落地之旅。

「9项关键」是什么?

那么,「9项关键」到底是什么呢?

顾名思义,「9项关键」一共包括9个部分。英文全称为:9 Point Implementation Plan。它是埃里克森国际教练课堂体系里,团队教练的一个非常有效且重要的科学系统。

下面,就让我带大家逐一拆解,分析。

1

趋势

不管是根据客观事实,还是感官嗅觉(泛指直觉),当我们想要去付诸行动实现一个项目或创办一家公司的时候,我们都会不自觉地去关注趋势动态。

这些趋势包括但不限于: 地域,行业,跨行业,甚至本土,乃至全国、全球的趋势

从战略角度分析,假设我们处在1米的位置,怎样才能让自己到达5000米、10000米的高空,或者如埃隆·马斯克一般,升到火星的高空去探究可能性呢?

这就需要我们了解或者洞悉趋势,具有对于趋势的敏感性。

2

价值观

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

价值观代表着人们对现实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

简单说就是,由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职业观等等出发,统合为组织的整体价值观。

由于价值观这种对动机模式的重要影响,落实到组织层面,我们就必须要 统合个体与企业价值观的协同性,帮助我们建立相对长久的,强化的内在联系

通常,我们可以使用3-5个词,来反映和承载组织认同一致的团队价值观。

3

利益相关者

谈到利益相关者,很多人的第一反映会认为,那些直接产生互动、存在利益交叉、或本身业务上下游的共存层级才算利益相关者。

但,每个项目都天然包含着来自各个方面宏观与微观的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也绝非仅为一个人,而是一个个关系链,每一个关系链牵扯的是这个层级上的所有人或生态,一层套一层

这些层级可能是以组织、群体的形式存在,也可能是动物、环境等等生态系统。

总之,他们都是我们关系链条上的一部分,而且 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延展,扩散到更多的利益相关者。

这是一个持续变量的动态。

4

生命意图

生命意图的话题很大,一时之间不好理解,但一旦弄清楚,又恰恰是最快、最精准直击内核的根本所在。

为了更好理解,我们可以将“生命意图”诠释为:

一个人想要在临终的时候,留给这个世界的是什么?

或者一个组织,一代代生态繁衍下来,想要传递怎样的影响等等。

而落实到项目本身,项目A的结束为项目B传承下来的那些资源、流程、经验、文档等等都可以算做这个范畴。

所以,“生命意图”的核心在于“传承”。

5

愿景

统一大家的愿景,要统一所有人达到愿景的方式,这个过程非常重要。

愿景可以是一副共创的画面。

马云曾说, 世界上很多人是因为看见才相信。而只有极少数人,是因为相信,再看见。而这部分先相信再看见的人,就是领袖

我们普通人很难做到先相信再看见。所以,就需要团队或组织的管理者、创始人具备创造愿景画面,让大家先看见的能力。

让组织内的成员一起看见,然后秉承着相信,才能带领大家一步一步去实现。

而从大脑本身的结构来讲, 视觉画面是我们每个人都具备的核心能力,也是我们有别于其他哺乳类动物的最根本的核心优势

6

使命

使命是在愿景统一的情况下,被更精准的提炼出来的。

影响力深远并能够带来公众拥护的使命,一般具备四个特点:

1. 祖母原则:易懂

要使用连老奶奶都能听懂的语言,说人话。

2. T-shirt原则:简短

要容易被记住,要短小精干。

3. 实际原则:落地

要能够达成,否则一切空谈。

4. 宣告原则:激励

要能够让听到的人热血澎湃,产生激情,并具备持续激励的动能。

7

“迪士尼”策略

在迪士尼策略里,有个很重要的元素, 就是三层视角:梦想家、实干家和批评家。

梦想家:主要 关注于想要,想实现等“想 的层面。

主要负责提出方向,愿景和想要达成的一切,而不去考虑可能性。

实干家:主要关注怎么做,如何做等“做 的层面。

主要负责想办法达成,寻找一切资源和可能性去实现。

批评家:主要关注有哪些阻力,哪些挑战,哪些质疑等等“风险和挑战 的层面。

主要负责提出思考,发现障碍、阻力,制造良性的批评声音,让组织看到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挑战。

迪士尼策略中最关键的规则在于, 批评家只与,也只能与实干家对话。而且,一次只提出一个批评。当实干家解决后,再提出第二个,如此往复

直到批评家提不出批评,再由实干家回到梦想家。

因为梦想很脆弱,我们需要的是,先去寻找一切方式实现,而不是第一时间否定自己或者组织的梦想(愿景)。

8

战略策略

想明白并解决了前面的部分,才来到第8步:战略、策略层面。

在这个层面我们需要制定一些应急预案,或 使用SWOT战略分析法,帮助自己明确接下来的行动步骤。

SWOT战略分析法,会帮助我们从: 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遇)、Threats(威胁)四个维度 综合评估与分析

从而在战略与战术两个层面加以调整,寻找方法、资源以达到所要实现的目标。

在这需要提醒大家的是, 好奇的研究,并准备一些应急策略同样非常关键。

9

时间框架

时间框架,是帮助人们从过去跳脱开来,从当下抽离出去,更多拥有看向未来的觉察和勇气

始终强调保持以终为始的状态 ,然后,逐步分解时间达成既定目标,这跟项目管理当中的里程碑有点类似。

时间框架可以最大程度上,帮助我们减少焦虑,让人们更加聚焦某一个时间段能够达成的小任务。

逐步完成一个一个小任务后, 画饼充饥、天方夜谭的抱怨声将会越来越远, 对于远大目标的实现也就变得切实可行,清晰可见了。

为组织创造的视角

「9项关键」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组织领导者更加系统的觉察,从“术”的层面抽离出来,挖掘深层的“道”。

通过“道”在精神、价值观、愿景、使命等等层次的梳理和统合,加强在“术”方面的集体向心力、战斗力以及持久性,实现落地,达成目标。

并且,在三个重要的层次上获取深层次的明确:

第一,明确想要的是什么

第二,明确需要放弃的是什么

第三,明确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管理者总擅长以目标为导向,但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激发人们做事情的动机。

为个人创造的觉察

组织本身就是每个个体的集合,每个人都不是单独存在,而组织又需要被群体赋能。

梦想家、实干家和批评家,每一个角色的存在,都异常必要,也不可或缺。

而对于挑战,我们通常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调试自己,所以借用伦敦商学院教授艾利克斯•爱德曼斯(Alex Edmans)在TED演讲中,分享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积极寻求其他观点,阅读和聆听你不认同的人

每个都有每个人的角色,我们也需要去欢迎那些挑战你、质疑你的人。

只有当我们愿意接受“我是错的”这种可能性的时候,才能真正学到东西。

个人亦然,组织也亦然。

因为我们都处在一个动态的螺旋动力的当下,如果你不进步,那也就意味着你在无限倒退。

收获与感悟

最后送上大家的收获与感悟,期待我们都能持续精进,相互赋能。

策略丨9项关键助力战略落地

<END>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