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请详细说一下,谢谢!!

什么是射频技术? rfid是什么意思?rfid工作原理 作者:本站 来源:www.elecfans.com 发布时间:2008-9-17 0:50:26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什么是射频技术 射频技术是利用无线电波对记录媒体进行读写。射频识别的距离可达几十厘米至几米,且根据读写的方式,可以输入数千字节的信息,同时,还具有极高的保密性。 射频识别技术适用的领域物料跟踪、运载工具和货架识别等要求非接触数据采集和交换的场合,要求频繁改变数据内容的场合尤为适用。HkW安规与电磁兼容网 射频技术也简称RFID,RFID是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叫做射频识别技术,简称射频技术。 RFID工作原理 射频识别系统的基本模型如图所示。 其中,电子标签又称为射频标签、应答器、数据载体;阅读器又称为读出装置,扫描器、通讯器、读写器(取决于电子标签是否可以无线改写数据)。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数据的交换。 发生在阅读器和电子标签之间的射频信号的耦合类型有两种。 (1)电感耦合。变压器模型,通过空间高频交变磁场实现耦合,依据的是电磁感应定 律,如图所示: (2) 电磁反向散射耦合:雷达原理模型,发射出去的电磁波,碰到目标后反射,同时携带回目标信息,依据的是电磁波的空间传播规律 电感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中、低频工作的近距离射频识别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有:125kHz、225kHz和13.56MHz。识别作用距离小于1m,典型作用距离为10~20cra。 电磁反向散射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高频、微波工作的远距离射频识别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有:433MHz,915MHz,2.45GHz,5.8GHz。识别作用距离大于1m,典型作用距离为3—l0m RFID相关术语 射频: 一般指微波。 ·微波: 波长为0.1—100厘米或频率在1—100GHZ的电磁波。 ·电子标签 : 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标识物体代码的标签,也叫射频卡。 ·被动式电子标签: 内部无电源、靠接收微波能量工作的电子标签。 ·主动式电子标签: 靠内部电池供电工作的电子标签。 ·微波天线 : 用于发射和接受微波信号。 ·读出装置 : 用于读取电子标签内电子数据。 ·阅读器: 用于读取电子标签内电子数据。 ·编程器: 用于将电子数据写入电子标签或查阅电子标签内存储数据。 ·波束范围 : 指天线发射微波的照射功率范围。 ·标签容量 : 电子标签编程时所能写入的字节数或逻辑位数。 振幅(Amplitude) :无线电波最高点和零值之间的距离。只读存储(Read-only memory ,ROM):一种将信息存储在芯片上的形式,不能被覆盖。只读芯片要比读写芯片便宜得多。 自动数据采集(Automatic data capture, ADC):用于收集数据并直接将其导入(不涉及人工参与)计算机系统的方法(见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 智能卡(Smart Card) :内嵌有微芯片的塑料卡(通常是一张信用卡的大小)的通称。一些智能卡包含一个RFID芯片,所以它们不需要与读写器的任何物理接触就能够识别持卡人。RFID智能卡常常被称为“遥控”智能卡。 a-Biz—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案例框架:a-Biz 是一项自动识别工程,它的终极目标是将自动识别技术与现实世界中的应用案例结合,以此实现"商业自动化",或者说是a-Biz。 ASN—高级货运通知 :也可称之为DA,此电子文档先于货物被发送出去,以通知对方货物在运送途中。 BIS—商业信息系统 :商业信息系统,即BIS,是用来处理商业交易信息的系统。 DA—发货通知 :此电子文档先于货物被发送出去,以通知对方货物在运送途中。 EAN—欧洲物品编码组:该组织创建于1974年,是由欧洲12个国家的生产商和分销商建立了一个ad-hoc委员会。它的任务是调查在欧洲制订统一的标准化的编码体系的可能性,类似于美国使用的UPC体系。最终创立了与UPC兼容的"欧洲物品编码"。 EPCTM—产品电子码 :产品电子码,即EPC,是自动识别体系中用来唯一标识对象的编码。它的目的类似于GTIN 及UPC 等。 ONS—对象名解析服务 :对象名称解析服务,即ONS,是自动识别系统的一个组件。类似于Internet 中的域名解析服务DNS,跟DNS 类似,ONS 也执行名称解析功能。 PML—实体标记语言 :自动识别设备使用实体标记语言传递实体信息。 SavantTM :SavantTM 是自动识别技术框架的一部分。它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分布的服务器,提供数据路由服务,实现数据捕获、数据监视及数据传送功能。 UCC—统一编码委员会:统一编码委员会的任务是在全球范围内,其目标是建立与推动物品识别及相关电子通讯技术的多元化工业标准。提高供应链内的管理水平,为使用者带来附加价值。UML—统一建模语言 :统一建模语言,即UML,是一种使用案例和活动图等工具,为商业需求和商业流程建模的描述性语言。 推荐射频技术电子书: 射频电路设计下载(pdf) 射频集成电路设计John Rogers(Radio 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射频通信电路设计 cmos射频集成电路设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4-01-11
射频(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到阅读器和标签之间的非接触式通信,通过射频信号识别和交换数据。RFID系统至少包含电子标签和阅读器两部分。电子标签是射频识别系统的数据载体,由标签天线和标签专用芯片组成。阅读器通过天线与RFID电子标签进行无线通信,可以实现对标签识别码和内存数据的读出或写入操作。
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阅读器通过天线发送射频信号,当RFID标签进入阅读器的工作区域时,标签接收到这个信号。如果标签的电源状态允许,标签就会唤醒并发送其内部的识别码等信息给阅读器。阅读器接收到信号后,解码并处理这些信息,然后将数据发送到后台系统进行进一步处理。后台系统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更新库存信息、记录物品的位置等。
射频识别技术主要利用电感耦合或电磁反向散射耦合原理实现数据的传输和识别。在电感耦合方式的系统中,阅读器和标签之间通过磁场的空间进行耦合,依据的是电磁感应定律。在电磁反向散射耦合方式的系统中,阅读器发送的射频信号在遇到目标后反射回来,同时携带回目标信息,依据的是电磁波的空间传播规律。这两种耦合方式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射频识别技术具有很多优点,如非接触式自动识别、快速读写、识别范围广、数据容量大、耐用防污等。因此,它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生产线自动化、门禁管制、停车场管制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