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燃点越低,是不是越不容易引起火灾

如题所述

错误。

燃点:不论是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可燃物质,如与空气共同存在,当达到一定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就会燃烧,移去火源后还继续燃烧。这时,可燃物质的最低温度叫做燃点,也叫做着火点。一般液体燃点高于闪点,易燃液体的燃点比闪点高1~5℃。

1、火灾危险性随物质的燃点降低而增大。

2、可燃物的燃点越低,越容易起火。

3、根据可燃物的燃点高低,可鉴别其物质的火灾危险性。 

可燃物、助燃物、火源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 ,并相互结合,相互作用下,燃烧才能发生。

扩展资料:

火灾分类》(GB/T 4968-2008 2008年11月4日发布 2009年4月1日实施)火灾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分为A、B、C、D、E、F六大类。

1、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干草、煤炭、棉、毛、麻、纸张、塑料(燃烧后有灰烬)等火灾。

2、B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3、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

4、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火灾。

5、E类火灾:指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6、F类火灾: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燃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18

错。在火源能量充分的条件下,物质的燃点越低,越容易被点燃。

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其反应过程极其复杂,游离基的链锁反应是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发生的物理现象。

燃烧是有条件的,不是随便就会发生的,它必须是可燃物质(例如 汽油)、助燃物质(例如 空气)和着火源(例如 吸烟)这3个基本要素同时存在,并且相互作用才能发生。

燃点,是指将物质在空气中加热时,开始并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技术上量化的各种物质的燃点,随试样的形状、测定方法不同会有一定差异。燃点是研究和衡量燃烧形成过程中火源这一燃烧要素的指标之一。

实际上形成燃烧的火源,温度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火源的能量。有些燃点低的物质由于需要的火源能量较大,即使接触到少量火源也不一定被点燃;而有些燃点高的物质则可能因为需要的火源能量较少,所以很容易被点燃。例如:燃点为400多度的木材,用打火机烧好一会儿才会燃烧,而燃点为600多度的一氧化碳(煤气)一点火星就能引燃。但是,这种例子绝不说明燃点越低,越不容易引起火灾。在火源能量充分(例如 烘烤加热)的条件下,物质的燃点越低,越容易被点燃。所以,不能仅仅用一个“燃点”来衡量某种物质是否容易引起火灾。而是要根据应用场合来进行判断。

一般地,建筑材料的燃点越低,越容易引起火灾

第2个回答  2015-04-29
物质的燃点越低,越容易引起火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