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布置在受拉区的目的是?

如题所述

(一)梁内钢筋的配置
梁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属于受弯构件。在其内部配置的钢筋主要有:纵向受力钢筋、弯起钢筋、箍筋和架立筋等。
1、纵向受力钢筋:布置在梁的受拉区,主要作用是承受由
弯矩在梁内产生的拉力。
2、弯起钢筋:弯起段用来承受弯矩和剪力产生的主拉应力,弯起后的水平段可承受支座处的负弯矩,跨中水平段用来承受弯矩产生的拉力。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有45º和60º两种。
3、箍筋:主要用来承受由剪力和弯矩在梁内产生的主拉应力,固定纵向受力钢筋,与其它钢筋一起形成钢筋骨架。钢箍的形式分开口式和封闭式两种。一般常用的是封闭式。
4、架立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缘两侧,用来固定箍筋和
形成钢筋骨架。
(二)板内钢筋的配置
板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属于受弯构件。板内配置有受力钢筋
和分布钢筋两种。
1、受力钢筋:沿板的跨度方向在受拉区配置。单向板沿短向布置,四边支承板,沿长短边方向均应布置受力筋。
2、分布筋:布置在受力筋的内侧,与受力筋垂直。分布筋的作用是将板面上的荷载均匀地传给受力钢筋,同时在浇注混凝土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且能抵抗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
(三)柱内钢筋的配置
柱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起受压、受弯作用。柱根据外形不同有普通箍筋柱和螺旋箍筋柱两种。柱内配置的钢筋有纵向钢筋和箍筋。纵向钢筋主要起承受压力的作用,箍筋起限制横向变形,有助抗压强度提高,对纵向钢筋定位并与纵筋形成钢筋骨架的作用。柱内箍筋应采用封闭式。
(四)墙内钢筋的配置
钢筋混凝土墙内根据需要可配置单层或双层钢筋网片,墙体钢筋网片主要由竖筋和横筋组成。竖筋的作用主要是承受水平荷载对墙体产生的拉应力,横筋主要用来固定竖筋的位置并承受一定的剪力作用。在设置双层钢筋网片的墙体中,为了保证两钢筋网片的正确位置,通常应在两片钢筋网片之间设置撑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1
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布置在受拉区的目的是承受由弯矩在梁内产生的拉力,被称为纵向受力钢筋。
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属于受弯构件。在其内部配置的钢筋主要有:纵向受力钢筋、弯起钢筋、箍筋和架立筋等。
第2个回答  2020-03-09

混凝土主要承受压力,受压能力强受拉能力差。而钢筋的受压受拉强度都很高,将钢筋放在构件的受拉区使其承担拉力,混凝土则只承担拉力,就将大大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从而减小构件的断面尺寸。

第3个回答  2013-09-11
混凝土的特点就是承受压力好,而抗拉抗裂性不好,而钢筋则相反受拉性能好,而轴心受压比较差,所以钢筋砼的结合就互相弥补了,梁顶受到均布荷载或集中力作用下时,梁顶受压而梁底受拉,所以梁底的受力钢筋一般比较多,梁跨中钢筋上部都在1/3处截断了,就是这个原因
第4个回答  2013-09-11
混凝土抗压不抗拉,所以钢筋在受拉区代替混凝土抗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