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识别技术方法

如题所述

(1)层拉平技术

由于中部区块目的层埋藏较深且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晚期的构造运动完全改变了原有的构造格局。现今的构造掩盖了早期的构造形态。而层拉平技术就可以弄清构造演化过程,寻找古隆起的有利储集相带及其与构造的匹配关系。因此,利用该方法搞清车-莫低凸起的演化过程非常重要。

该项技术采用时间域的拉平,有针对性地选择地层厚度最薄点为拉平点,才能真实地反映演化过程。

研究目标层段拉平后地层厚度变化规律,可以寻找有利油气聚集的古构造高点。从下向上依次完成主要层段的拉平工作,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构造高点的迁移规律,结合其他的资料,可以快速准确勾画出本区的构造演化史。

(2)变速成图技术

中部区块由于介质各向异性强,速度纵横变化大,造成假构造现象。利用该项技术,可以校正假构造,发现落实真实构造圈闭。

(3)波阻抗反演技术

该项技术以测井、地质和地震动力学特征为约束条件,得到波阻抗剖面,用于砂体追踪和描述。波阻抗信息(速度信息)与地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气性相联系,从井出发向外扩展,由已知推未知,大大提高储层横向预测的精度。

(4)属性分析技术

地震属性提取是将地震数据经过数学变换而导出的有关地震波的几何形态、运动学特征、动力学特征和统计学特征的处理结果。可用于分析、探测地下异常,检测岩性、储层物性和流体等信息。

沿层提取属性获得的是各类属性岩性界面横向变化的信息,常用来预测薄储层和与断层有关的隐蔽油气藏。剖面属性提取方式是在某一地震剖面上沿着代表目的层反射同相轴拾取各种地震属性,通常采用三瞬处理、时频分析和波阻抗反演等方法获得地震信息。

(5)相干分析技术

相干分析技术为断层解释和地层变化的描述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可以在复杂地区进行精细的构造解释,搞清断裂系统的组合,从而落实构造圈闭。

(6)可视化技术

可视化技术是一种比较新的三维立体透视显示和解释软件,它通过突出地震反射同相轴的连续性,达到识别断层和常规剖面中不易识别的河道等岩性体,并且能在三维空间内研究某种地震属性的空间展布规律,达到全三维解释的目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