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间利用适宜性评价概述

如题所述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严格说来仍属于城市建设工程的一部分,由于其位于“地下”的特殊性,专门对其进行叙述。

在20世纪60~70年代,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开始占主导地位。7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了交通阻塞、污染加剧、空间资源短缺、城市环境恶化等严重的“城市病”。80年代,国际隧道协会提出“大力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开始人类新的穴居时代”的口号。1982年,联合国自然资源委员会正式将地下空间列为“潜在而丰富的自然资源”,地下空间被认为是同宇宙、海洋并列最后留下来的未来开拓领域。城市地下空间国际学术会议1991年通过《东京宣言》,提出“21世纪是人类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2002年,在意大利都灵举行的地下空间学术会议就将议题定为“城市地下空间———作为一种资源”。可见,城市地下空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已经得到了日益广泛的重视,并将被逐步开发利用。

6.2.1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概况

城市空间发展日新月异,城市规模开始由中心向四周乡镇横向辐射。而在城市的核心区域,为了适应其城市商贸功能区的高度集中化发展的要求,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成为提高用地经济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所谓“地下空间利用”就是对城市地质体的利用。城市地质体是城市向地下发展的空间,是地下空间资源的“载体”,它属于土地资源,是城市土地资源的延伸。一方面,由于城市地质体的岩性、岩相、成因、结构、构造等复杂多样,因而城市地质体自身岩(土)体强度或抗干扰能力差别较大,不仅地质环境条件复杂,也存在一些地质环境脆弱的敏感区或不宜开发的地区;另一方面,城市地质体的开发、利用,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地质平衡,也会对地面工程或已有的地下工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引发环境地质问题或地质灾害。

(1)发展过程

从1863年英国伦敦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开始,国外地下空间的发展已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20世纪2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用地紧张、交通阻塞、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恶化等问题日渐突出。为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大规模利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较早的是欧、美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欧洲国家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较好,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具有恒温、恒湿、隔热、遮光、气密、隐蔽、安全等优点,广泛修建过街通道、地铁、商场、仓库等,近年来还修建了地下综合服务区、地下发电厂、核电厂、垃圾处理厂等。

与国外相比,我国起步较晚,但近年发展势头较好,不仅发展速度快,建设规模也大。我国地下空间利用最早始于西北黄土高原,至今还有4000多万人居住在延续数千年的窑洞建筑中,在黄土层中还修建过结构简单的圆筒拱形地下粮库。我国城市地下空间主要集中在地下交通、地下商场和人防等方面。北京、天津是我国地下铁道建设最早的城市,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建设;上海、广州次之,均在20世纪建成运行;之后是南京、深圳,也在21世纪初建成投入运行;沈阳、成都、杭州、哈尔滨等城市正在建设;西安、苏州、厦门、青岛等城市已立项;宁波、南昌、济南、福州等市也在规划、筹备之中。全国掀起了修建地铁热,并由此引发了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新高潮。

(2)地下空间的特性和优越性

地下空间具备的某些特性和优越性,是地上空间不能比拟的,如良好的抗震性、稳定性、隐蔽性、防护性、隔音性等,能适合、满足城市的一些特殊需求。主要优点如下:

1)地下建筑抗震性能好,土体压强绝对高于空气压强,抗毁性强于地面建筑,能有效地防止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诸如台风、雷电、冰雹等自然灾害根本不会给地下建筑造成直接影响。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唐山的地下工程在地震后绝大部分完好无损,身处人防工程中的人员无一伤亡,大大减轻了震害。

2)地铁、各种地下通道及地下停车场,能有效地缓解城市交通的紧张状况,分流地面的拥挤车流、人流;同时,地下交通安全、可靠、方便,减少了交通事故。

3)地下空间无自然噪声,把有“三废”、振动噪音大、有危险品、需恒温恒湿的项目以及更多的公共设施引入地下,可少占用土地,美化环境,保持城市生态平衡。

4)开发地下空间有利于减少城市污染,避免生产、生活间的相互干扰,使地面空间得到松动,增加绿地,改善环境质量。地下近似恒温,加热和冷冻负荷大为减小,夏天可抽出冷风用以地面降温,其能耗费用可减少60%以上,节省了能源。

5)地下储存食品不但费用低、损失小、使用周期长,且通过科学处理后可以长期保鲜而不破坏其内部营养结构,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6)地下储库是理想的安全场所,特别是金库、油库以及剧毒危险品仓库设在地下更为理想,万一发生意外,便于控制,不易扩散,可做到万无一失。

7)地下建筑易于维护,不易受到自然灾害和气候灾害的干扰,使用周期长,开发潜力大,是生态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开发利用新方向。

(3)开发意义

1)进行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将基础设施及相关建筑物放入地下,在节约地面空间的同时,地下空间开发本身也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形成相应的经济效益。

2)走城市空间立体化发展的道路,有效地提高了城市空间的理论容量,解决了城市用地不足的矛盾,并调整了城市空间组织结构和形式,将城市空间的粗放型开发转变为集约型开发,提高了城市空间的运行效率,保障了城市功能的良好运转。

3)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将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净化空气、保护水源、降低噪音、提高城市卫生清洁质量、增加绿化和公共空间、减少容积率、减少建筑总量等。

4)地下空间开发将不断完善城市的防灾、抗灾能力。建设地下街道可以疏散大量人群,建设地下仓库可以储藏粮食、物资、能源等。

5)地下建筑不仅在防自然灾害中起到重要作用,即使是战争时期,也是防核、防常规武器的重要手段之一。

(4)利用方式

通过对上海、武汉、广州、长沙、南京、石家庄以及蒙特利尔、堪萨斯、圣彼得堡等城市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城市对地下空间资源的利用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表6.1):

表6.1 地下空间资源的利用方式

1)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各类地下管线,包括上水、雨水、污水、燃气、电力、电信等。

2)建设地下交通、商业设施,修建地下道路、地下过街通道、地铁、地下商场等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首选之举,并且开发较早,一直发展较快。

3)建设能源设施,如发电厂、战略储备能源(气、油)、利用深层地下热干岩石进行发电等。

4)开发建设地下水库、人工河道、大型调节池等水利设施。

5)建设地下文化馆、体育设施、地下研究(实验)设施、地下娱乐设施、地下工厂、地下防灾设施、应急给水池、蓄水池、避难(人防)场所、消防通道等其他设施。

(5)规划原则

地下空间是不可再生资源,既不能增加、也无法创造,会随着人类的利用而不断减少。因此,在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时,应合理规划、有序开发。地下空间资源利用规划应对地下空间进行综合布局和开发,协调地下与地上、地下与地下的建设活动,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提供技术依据。在规划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开发地下空间资源时,注重资源的保护并考虑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

2)上、下结合原则:充分考虑地上与地下的关系,发挥地下空间的优势和特点,使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为城市服务。

3)长远考虑、近期着手、分期实施原则:既要从战略角度出发,面向未来,又要从解决城市现有的突出矛盾入手,分期、分步地使目标实现与经济实力的现状相适应。

4)综合效益原则:确定地下空间的功能以及其布局,并对地下空间开发实行鼓励、优惠政策。

5)地下建筑合理设计原则:地下空间地面化,让人们在地下也能充分接触自然,感受阳光、植物和空气,消除人们对地下空间陌生和压抑的心理,同时增强地下空间的导向感。

6)防灾设计作为重中之重的原则。

6.2.2 环胶州湾地下空间利用

(1)地下空间利用的经济条件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只有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一般认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00美元),才具有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条件:人均GDP在500美元以上时,地下轨道交通成为城市发展的需要;当人均GDP进入500~2000美元阶段时,地铁将得到较为广泛的利用;当人均GDP在2000美元以上时,城市地铁开发利用将向高水平发展。

环胶州湾地区人均GDP早已超过500美元,具备开发地下空间的经济条件,但是,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还应该根据发展的实际需要和自身的经济实力,合理规划、有序开发。

(2)统一规划管理

加强环胶州湾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做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与城市防灾减灾建设的有机结合。

(3)立体综合开发观

确定立体的综合开发利用观,把地下设施建成一物多用、一物多能、多功能的综合体。对现有地下设施进行改造,凡是能够改造的单体工程,都应增加其功能与用途,如防空洞可改造成平时收益的设施等;新建的地下设施应建成多功能综合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