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抽动症

如题所述

抽动症是儿童神经发育障碍(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Disorder本意为某种失衡。随着发育产生,随发育变化,大部分孩子也会随发育好转。发育障碍与很多因素有关免疫,比如感染和过敏;营养,比如营养摄入和代谢失衡;肠道,微生态和菌群问题;情志,压力、刺激等。抽动症的干预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药物干预
对于部分病因复杂且重度症状的抽动儿童,有必要进行药物干预,及时缓解症状。常见的药物有硫必利、阿立哌唑、可乐定、利培酮、匹莫齐特、氟哌啶醇等。此类药物对抽动不起治疗作用,目的是通过中枢神经抑制,缓解症状,可能出现停药后反弹的情况。中枢神经抑制剂为特殊处方药物,必须在有特殊处方权的医生处,经过严格评估后确定用法用量,家长必须严格执行,任何擅自或过失的加减、停药都可能带来严重的问题。家长在儿童服用此类药物过程中,严格监控儿童,如果出现药物副作用(肠胃、皮肤、嗜睡、反应迟钝、激惹等),及时和医生沟通调整。
■神经营养干预
国内外近20年逐步将神经发育障碍的研究重点转移到营养运动方案,基于营养和运动对发育的直接关系。国内外研究指向了矿物质(钙镁锌铁)、神经营养素(活性VB族、VC和VD)以及不饱和脂肪酸(Omega-3)的联合应用干预此类疾病并取得了巨大成果。此类研究走进了RCT和meta研究阶段,研究结果确凿。在实践中,营养素因其易获得、安全且有针对性受到临床医师、儿童发育营养师以及儿童及家长的欢迎,成为主流的药物前干预方案。目前,针对神经发育障碍的营养素组合(ComforKids神经营养素组合)也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多从抽动干预。在我国,此类研究也逐步开展,成为发育儿科主要的研究领域。
■运动干预
运动作为人类的基本活动形式,其必要性是由人类的动物性决定的。目前,我国儿童在户外活动方面存在不足,导致VD缺乏、神经肌肉发育受限、情绪心智障碍等问题。抽动多动儿童应该更加注意并长期坚持科学运动,根据年龄、体重以及身体健康状况,制定科学的运动计划并长期开展。长期运动的儿童比缺乏运动的儿童成年后症状改善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环境控制
环境控制包括家庭学业环境和饮食生活环境。
介于抽动和免疫的关联,控制感染,减少感染;控制饮食和环境,减少过敏很有必要。介于抽动多动和营养摄入及代谢的关系,均衡饮食,营养全面有必要;控制压力,改善家庭环境,给孩子轻松的成长环境。
■中医干预
中医对抽动的认识主要也是从调节平衡,主要针对肝脾调理。建议长期服用中药的儿童,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总之,抽动多动为神经发育障碍,病因综合,应该全面干预护理,强调家庭干预的重要性。应该视儿童的病情选择科学的干预方法,避免过度治疗和不当治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15
抽动症,又叫抽动秽语综合征、多发性抽动症,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是抽动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以不自主、突然多发性抽动,以及在抽动的同时伴有暴发性发声和秽语为主要表现。
该病多发于儿童,有家族遗传倾向,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发病年龄为2~18岁,多在4~12岁起病,至青春期后逐渐减少,病程一般为1年以上。
表现出的抽动是该病的主要症状,可分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同时还可并发强迫观念、人格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行为问题等。
大部分患儿可自愈,但有一部分患儿随着时间的推移,抽动部位增加,出现各种形态奇特的复杂性抽动。病情严重时,需心理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
第2个回答  2019-05-09
抽动症,是儿童期发生的一种神经精疾病,临床以反复发作的、不自主多部位、快速无目的又无节律的不随意运动(肌肉或动作抽动),或不随意、突发、经常重复性发出声音和/或字词(发声抽动)。如果出现动作或发声抽动一年以上,则可诊断为抽动秽语综合征。抽动症常有共病症,以行为障碍最常见,其中又以强迫症和注意力缺乏/多动障碍多见 。
第3个回答  2019-03-15
抽动症是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主要是以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或多个部位的运动、抽动或者发生抽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症。
第4个回答  2024-05-07
抽动症,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以不自主地突发、快速、重复、非节律性、刻板的单一或多部位肌肉运动和/或发声抽动为特点的一种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它包括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