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共振比不共振危害更大?

如题所述

物体在外加激振力作用下的振动称为强迫振动,物体的振动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
而与物体的固有频率无关,但是当驱动力的频率根物体的固有频率相近时,物体振动的振幅也将增大,当驱动力的频率根物体的固有频率相等时,这时物体振动的振幅最大,称为共振。

从共振的特点来分析,它并不需要强大的破坏力,而是能自动进行能量的积累,如果不适当地利用它或者避免它,共振的危害也是很可怕的。

例如
人体是一个弹性体,各器官都有它的固有频率,当外来振动的频率与人体某器官的固有频率一致时,会引起共振,因而对那个器官的影响也最大。人体固有的振动频率经科学研究,人脑是
8~12Hz,内脏器官为4~18Hz。在外来振动的不断激发下,人脑和内脏器官的振动频率与外来振动频率相近或相同,吸收外来振动的能量而共振,轻者能使人产生头晕、烦躁、耳鸣、恶心,如果强度大,就能使人的心脏及其内脏剧烈抖动、狂跳,以致血管破裂,
使人死亡。

登山运动员登山时严禁大声喊叫。因为喊叫声中某一频率若正好与山上积雪的固有频率
相吻合,就会因共振引起雪崩,其后果十分严重。
对人危害程度尤为厉害的是次声波所产生的共振。次声波是一种每秒钟振动很少、
我们耳朵听不到的声波,自然界的很多现象都能产生次声波。目前已研制出次声波枪和次声波炸
弹。它们利用频率为16赫兹左右的次声波,与人体内的某些器官发生共振,使受振者的器官发生变形、位移或出血。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最终的结果是可怕的。要避免共振的灾害作用,就必须尽量增
大振动系统和可能的策动力频率之间的差距,使受迫振动被限制在极小振幅的范围内。比如,
跟振动源十分接近的操作人员,
如拖拉机驾驶员、电锯等操作工,在工作时应尽量避免这些振动源的频率与人体有关部位的固有频率产生共振。为了保障工人的安全与健康,有关部门已做出相应规定,要求用手工操作的各类振动机械的频率必须大于20Hz。
应用与危害
参见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S5KVQRfCB5Sa5mXVk7bq_0QZTJJCKko6bNFBdNPYGd-afFATcOoUP5G5CDBhMczYFAxlrKjBp4Mo15Rv8UBIk0Xbin1rnivfnIGumEOI-rO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FyeK6Q9MN9AoprCXOr253Giewk0_SlMIRBj_m2kMhQOUR3gM3FFBdnJSCScCp7f1AJgw1N8kv2Cv6LDbZe-Aq_rMX2kWrlurYTdsZeP9aSe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15
你这话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行的。
共振有时是有益的,有时是有害的。
例1:利用共振筛进行筛选物质时,共振时就比不共振时有益。
例2:桥梁、房屋等建筑,共振时就比不共振时有害。
第2个回答  2013-12-15
当共振时,波峰与波峰叠加,波谷与波谷叠加,能量同时得到叠加,表现在振动上就是振幅增大。所以,当这种振动是我们不需要的时,“危害”更大。
第3个回答  2013-12-15
共振增加了震动的振幅,经典例子,步伐整齐的部队过桥,当步伐的频率与桥梁的固有频率相同时,共振,所以桥塌了,都掉水里了,呵呵
第4个回答  2013-12-15
因为共振的振幅会随着振动不断产生正反馈,直到正反馈量为零,所以共振积累产生的振幅幅度,有时会远远超过原先的振幅,甚至远远超过原先振幅的两倍。比如蹦极的弹跳频率与蹦极固有的频率产生合拍,即产生共振,跳起的高度会远远超过地面跳起的高度。即共振不是简单的两种频率加在一起,而是与固有频率产生1+1>>2的特点。这样共振产生的能量很可能会突破原有的设计参数,所以危害更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