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知道朱棣的野心吗,为什么不杀掉他为朱允炆继位铺路呢?

如题所述

主要是燕王朱棣是个伪装的高手,朱元璋在世时,他特别的低调,很少与其他王子联系。

明太祖60岁的时候,太子朱标死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都是朱允炆的皇叔,眼看皇位继承权落到侄儿手里,心里不服气。

朱允炆有个伴读的老师叫黄子澄,看到他整天苦眉愁脸的,心事重重。便问原因,朱允炆说:*现在几个叔叔手里都有兵权,将来如何管理*?

黄子澄便讲了一个西汉平定七国之乱的故事,来安慰他。朱允炆是心里敞亮点了。

1398年,明太祖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承皇位,就是明惠帝,历史上也称建文帝(建文是年号)。当时京城里大街小巷谣传,说藩王们串通一起,要造反。朱允炆听到民间的探子的汇报,是非常的害怕,就找来黄子澄商量办法。

黄子澄把朱允炆的另一个宠信的大臣齐泰找来商量。齐泰认为各个藩王之中,燕王是最有实力的,是兵多将广,首先把燕王的权力削掉。黄子澄不同意这个意见,他认为燕王早有准备,先拿他开刀,容易发生兵变。于是建文帝决定先从其它几个藩王下手。

燕王早就做准备了,暗中招兵买马,好随时起兵。为了疑惑建文帝,他又开始演戏了,整天胡说八道,疯疯癫癫的。黄子澄等建文帝身边的人都不相信,他们就派人到北平把燕王的家属都抓起来,又暗中派北平都指挥使张信去抓燕王,还诱惑燕王府的一部分官员做内应。但是张信是燕王的人,把这个消息通知了燕王。

燕王是聪明过人,知道建文帝是法定的皇帝,公开反叛,名声不好。就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反叛。历史上称*靖难之变*(靖难就是平定内乱的意思)。

这场内乱,打了近4年时间。到了1402年,燕王的军队在淮北遇到朝廷派出南军的低挡,战斗非常的激烈。有些将领建议燕王撤兵,燕王坚持必须打到最后。后来,燕王派出小股的精兵把南军运粮的通道给截断了,南军一下就大乱了。燕王乘胜追击,一直打到应天城下。

过了几天,守卫京城的大将李景隆打开城门投降。燕王领军进城,只见皇宫火光冲天。燕王派兵把大火扑灭时,已经烧死不少人。他询问建文帝的下落,有人报告说。建立帝下令放火烧宫,建立帝和皇后都跳进大火里自焚了。

随后,燕王朱棣即位,这就是明成祖。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4
我觉得那时候他的野心没有显示出来,野史上曾经说道,朱元璋曾经给朱允文留下了一个锦囊妙计,只是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才能打开。那个锦囊妙计就是如果真的走投无路,就是出家当和尚。所以朱元璋应该有想到自己的儿子会谋取皇位。
第2个回答  2020-12-05
因为朱元璋还需要利用朱棣,而且同时也忌惮他身后的势力,如果杀死他,一定会引起动乱。
第3个回答  2020-12-04
应该是不知道的,否则早就把朱棣这个人给去掉了。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