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一战后俄国的白卫军

如题所述

白卫军,简称白军,是苏俄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0)的一只武装力量。白军以保皇党派为基础,主要将领有邓尼金、高尔察克等人。1921年初被苏俄红军消灭。被红军

简介
编辑
或称“白军”。1918-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时期的一只武装力量。以忠于沙皇的反动军官为骨干,并得到外国支持。最后被红军消灭。
历史学家普遍认为白军没有一个统一组织,是一系列与红军相对立的军事组织的统称,主要由支持沙皇的保皇党、军国主义者、自由民主分子和温和社会主义者组成。在十月革命爆发后,白军聚集各方面力量,试图打垮刚刚建立的苏维埃政权,但归于失败。

概况
白军以保皇党派为基础,而在沙俄时代沙皇常被冠以“白色沙皇”之称。白色则成为皇室的代表颜色。主要将领有邓尼金、高尔察克等人。
白军的组成主要有两个地域:南方在黑海之滨及顿河流域,原有不少沙皇及克伦斯基治下的高级将领,在乌克兰独立时逃至此间。其部队以哥萨克骑兵为主。
另一个白军区域在西伯利亚。1918年初有捷克战俘约35000人拟由西伯利亚铁路通过远东及海道,参加欧洲西线的战事,这些战俘在途中发难,一路上又继续招兵买马。
由于白军缺乏强有力的领导人,内部保皇党人和自由民主分子、温和社会主义者又产生了许多分歧,最后在交战中败给了托洛茨基领导的红军,白军将领许多被逮捕处决,有的逃亡国外,包括巴黎﹑柏林﹑中国的哈尔滨和上海。
白军势力1921年被瓦解,红军统一苏维埃俄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3-24
俄国参战的原因归纳有三点:1. 俄国一直觊觎巴尔干半岛的霸权地位,因此和奥匈帝国势同水火,当18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时,俄国认为这是奥匈帝国在“先下手为强”,于是不甘示弱加入了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之中;2. 俄国忌惮迅速崛起的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势力,也寻求机会通过一次战争来解除西边的威胁;3. 出于上面两个原因,俄国加入了英国和法国的三国协约,当德国悍然向英法宣战时,出于同盟的义务,俄国也不得不加入战局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