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教学实际中合理搭配,优化组合,全员参与组建高效的学习小组

如题所述

探索小组合作学习 构建高效课堂

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根据班内人数的多少,以6—8人为一组,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能力、成绩诸方面的差异组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和同事们做了如下尝试:

1、优化组合、合理搭配小组

为了促进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对各个班的全体学生进行适当分组。保证组内成员的互补和组间的公平竞争,在分组中考虑到了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家庭背景、等几个方面的因素。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来分配每组的成员。这样能保证每个小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展开合作学习。学生在竞争中就会有“旗鼓相当”的感觉,才会增加学生合作学习的动力,增强取胜的信心,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要领

小组合作学习的一般步骤是:组内成员自主学习。在“中心发言人”的协调下学生依次发表意见(相同的意见不再重复但可以补充别人的遗漏)。小组内讨论交流。若经过争论后大家意见仍不统一,则有记录员记录下来,带小组汇报时提交全班讨论。在每一个环节穿插成果展示,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评价。

3、强化学习小组合作意识

制定学生听课自我评价表,由小组长或组员轮流对本组成员的学习表现检查并记录,使学生人人参与到小组评价管理中来,调动其积极性。对评价每日通报进行监督,每周进行会汇总公布。

制定《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由上课教师对小组在这堂课上的表现做出评价,并写出评语,张贴宣传栏内,给优胜小组以激励。

制定教师互助课表,由教师组成互助小组,通过互助课,对每一个班级、教师的课堂做出评价并及时公布。

德育处运用《学生一日常规检查评比表》从学习、劳动卫生、纪律、两操等方面对小组成员进行全面评价,给学生以督促和激励。

其间关键是充分调动组长这一领军人物的作用。建立小组学习文化,充分赋予组长学习组织权,倡导小组集体讨论,共出结果。形成小组长评价组员,教师评价小组,互助课人员评价班级和教师的教学行为的三级监控体系。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高质量运行。

4、开展的主要活动

在组内开展“手牵手帮扶”活动,做到“兵教兵”“将教将”协作发展,共同进步。在组间开展“瞄准对手”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意识。要求学生“瞄准对手,努力赶上并超过。”树立竞争中的学习目标。

5、培养学生养成以下五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1)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学习前,我们要求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内容要进行独立思考,针对问题自主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对问题才有较深刻的认识,才能增强合作学习的有效互动,有利于把对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

(2)善于质疑的习惯。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合作学习前,要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找出自己的疑点。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同学其他同学的见解和观点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做到“在疑中学,在学中疑。”这样才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

(3)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合作学习的过程是信息讨论交流和认知的过程。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即要求学生之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共享与互补整合,而且也要学会参与、学会接纳别人的观点、学会欣赏别人、学会尊重他人。不论是小组讨论、还是集体发言,每个同学都要按照自己的分工积极参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努力使自己“会说”、“善辩”。

(4)认真倾听和评价其他同学发言的习惯。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在合作学习中,我们不但要会说、善辩,而且还要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如:不要随便打断其他同学的发言、要努力掌握同学发言的要点并有好的做出切中要点的合理评价等。

(5)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学习规则的习惯。为使小组合作学习有序、高效的开展,要求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按照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分工完

成自己的任务,在学习过程中要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在讨论过程中要“活而不乱”,紧紧围绕主题进行,切忌离题。汇报时要用“我们小组认为:”的方式,增强团队意识。

几点体验和感悟:

1、自从实行“快乐课堂、当堂达标”以来,学生座位由原来的“秧田式”变为“团坐式”,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尊重与信任基础上的倾听;有利于理解与沟通基础上的交流;有利于活动与竞争基础上的合作;有助于体验与反思基础上的分享。

2、把学习的主权还给主体,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 课堂的主人,小组合作学习才能水到渠成。

3、树立“学生发展观”的教学理念,必定有合适的形式与之相称。以教师主讲为主的课堂,“秧田式”是很好的布局,讲台必不可少;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团坐式”是很好的布局,他显示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体现了课堂的民主与和谐。

4、“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是建立小组最基本的要求;组内各个成员的分工明确。这样,组内合作学习才会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组间各个层次的学生同质。这样,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才有可比性。才有比、学、赶、超的动力。

5、老师有台前退到幕后,仍是学生学习的促助者、引导者。关键是老师如何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改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校的学习风气改变了,学校的精神面貌也改变了。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领悟了怎样自主求知、探索学习,懂得了如何与人合作学习共同进步,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构建了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自发课堂。高效课堂解决了传统课堂的低效和无效,使学生和教师都得以解放。在高效课堂上,教师退居幕后,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任!所有学生人人参与学习和展示,使得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高效课堂离不开高效的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成功的命脉之

一,是学生展开竞争学习和合作学习的阵地。组建和评价学习小组,是班主任高效管理班级的第一步。下面我主要就自己在学习小组的组建、组长的选择、小组文化的建设和小组的评价等方面的做法和各位朋友做一交流。

一、科学的组建学习小组是实施高效课堂的第一步。学习小组的组建并非简单的把几名学生放在一块,而是需要班主任老师全面考虑并且同任课教师商量后进行分组。学习小组的组建主要依据以下几个原则:

原则一:主要依据学习成绩,初建学习小组,在学生相互并不了解的基础上,依据成绩采取一条龙的形式分组,每组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层-B层-C层。

原则二:每组人数以6-8人为宜,一般为:AA-BB-CC.每个班级一般分为6个学习小组。

原则三:除成绩外班主任老师还要考虑男女生的搭配以及学生的性格。

二、学习小组组建完成后,需要选择组长、副组长、记分员等小组机构。组长在学习小组中的作用既相当于班主任,要管理组员;同时又相当于“小教师”,要组织组员进行学习讨论。因此,选择组长要慎重。组长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首先考虑学习成绩,成绩在小组内要处于中上等,但并不一定时学习最好的。

其次考虑其组织能力、责任心和威信等因素。要选择组织能力和责任心较强的同学,并且在同学们中有较高的威信。

选好组长,让他们确实成为自己管理班级的好帮手!

三、小组文化的建设正如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一样,能够起到凝聚、团结小组的作用。小组文化的建设主要包括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所谓显性文化是指小组组建后,要求各组在组长的组织下,每位同学在课桌的左上角写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座右铭;小组所有同学一同创新性地给小组起名、设计组徽、制定小组宣言以及奋斗目标。这样可以使得每位同学时刻都有动力,每个小组更有凝聚力努力的方向。

四、小组评价在整个小组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没有评价或评价不到位的话,那么学习小组就相当于形同虚设。通过评价,激发学

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质疑和对抗;通过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评价,让学生逐步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首先是节节有反馈:每节课的反馈由课代表负责,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依据评价细则给予量化。并在下课前宣布最佳小组和最佳学习个人。其次日日有评价:即一天每节课的数据汇总到值日班长处,值日班长由全班同学轮流担任,值日班长整理数据后于次日上午课前10分钟总结点评;周周有总结:值日班长将每天数据汇总到学习委员,学习委员整理数据后在下周班会上总结点评。这样一个月下来,四周的数据汇总后,对每个小组排名进行奖罚。

高效课堂,是一种新的课堂模式,也是一种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课堂模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