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老了,不戴老花镜就看不清字?

老爸现在总说看不清字,为什么?

人作为一个有机体,我们的各个器官自在母体中就逐渐发育成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又逐渐成熟老化,这是一个自然生长的过程。
我们的眼睛作为我们感知外部世界的重要器官,由于四五十岁的时候人体的各项机能逐渐下降,眼部的晶体逐渐变得坚实起来,失去原有的调节能力,使得我们在看近处的时候会看不清楚,就成为了我们口中常说的老花眼

患有老花眼的主要表现是看远处的东西很清楚,但是在看近处的东西的时候看不清,与近视眼正好相反。这是由于我们的眼睛在看远处的东西时,眼睛是不用使用任何调节的,仿佛人的眼睛一生下来就是为了看远方。而我们的眼睛在看近处的东西的时候,如果睫状肌不收缩,使晶体呈现向前凸的状态,近处的事物就难以在我们的视网膜上成像,最后就会导致看近处的东西不清晰。

患上老花眼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年龄增长导致晶状体硬化,弹性减弱,而我们在看近处的东西的时候,是需要晶状体往前突出才能看清楚;同时,晶状体的收缩调节是需要睫状肌来施加力量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睫状肌的力量也会减弱,导致我们眼睛的整体的调节能力变弱。最后就会导致我们在看近处东西的时候晶状体难以调节导致难以看清楚。

由于老花眼和近视眼在表现特征上具有互补性,很多人认为近视了就不会再有老花眼,或者说近视了之后再换上老花眼就进处,也能看清楚,远处的也能看清楚,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老花眼和近视眼之间只能抵消掉看近的这一部分,看远处依然会不清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4

为什么老了后眼睛会变成远视?

每个人在出生时正常的应该是远视。但是随着身体的不断发育,慢慢转变,远视度数减少,最后在12岁达到正视眼。随着身体发育,眼的前后轴也慢慢增长,待到成年,人眼应当是正视或者接近于正视。

但是,有些人由于遗传和环境影响使眼球停止发育,眼轴不能达到正常眼的长度,称为轴性远视眼。反之,发育过程即成近视眼。

远视眼现在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外界景物的反光进入眼内屈光系统后,焦点落在视网膜的后面,不能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看远看近均不清楚。许多中高度远视眼不仅视力低下,还伴有斜视、弱视等现象。

那么远视都有什么特征和表现呢?

1、 视力:高度远视眼,看不清外界任何物体,视觉症状明显。轻度远视,调节力量可克服屈光缺陷。青少年调节力强,即使有中度远视,视觉也几乎没症状。而老年人因为体力或精神衰弱,容易调节能力障碍,出现视力模糊。

2、视疲劳:最为常见症状,可伴有头痛、头昏和身体与精神不适。远视眼患者,因过度使用调节极易导致视力疲劳,尤其在阅读与做近工作时。一般表现为眼球与眼眶胀痛、视物模糊、精神不集中,记忆力不佳,休息后可好转。

3、眼位:中、高度远视眼过度使用调节,相应的集合产生矛盾,易发生内隐斜或内斜视,斜视多发生在远视度数较高的眼,常有弱视发生。

如何改善远视眼问题呢?

一、配镜矫正:

对于成年人中、高度远视眼患者,初次配镜时,应不作全部矫正,应逐步予以矫正。具体可根据超视立验光师的指导意见,适当降低度数,给予矫正,所降低的度数不超过原度数的三分之一。

另外还要针对每个需配镜者给以个别的处理,诸如各人对于所给镜片的接受程度,患者年龄、临床症状、身体及精神状态以及职业等方面,都应一一顾及。

总之,以所佩戴的眼镜感觉最舒适为准。老年人当全部远视转为固定性时,不论看远看近都需借助眼镜。

二、食疗护理

多吃点有助于改善远视眼的营养东西,如枸杞、红枣、黑豆粥、芝麻花生豆奶。

另外还可以去中医药铺,让医师给开些有益于眼睛健康护理的药材辅助食疗改善远视状况。

二、强身健眼

天天要给自己制定个眼睛保健计划,如做做眼保健操,对眼睛按摩,或者定期用超视立护眼贴。这样可以调整眼部血液循环,眼部肌肉,缓解用眼疲劳等。长期练习,效果会更好。

三、手术调整

随着这几年科技的发展,眼镜手术方面的仪器不断更新,技术方面越来越成熟,如果你符合医院的检查结果并对手术有要求,也可以考虑通过手术来矫正远视问题。当然所有的手术都存在风险,自己在选择做手术前请务必做好风险评估,各方面注意事项问清楚,以免突发情况。

四、劳逸结合

平时注意多休息,感觉眼睛累了,就要休息,不要长期熬夜。眼睛过于疲劳,会导致远视越来越严重。

第2个回答  2019-06-06
老花眼是一种生理现象,不是病也不是屈光不正,是人们步入中年后比较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也是身体开始衰老的一个信号。因为人的身体各器官的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减退,眼睛也不例外。
正常情况下,人在40岁后,人步入中年后,眼睛的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下降,睫状肌的功能也逐渐变弱,导致了眼睛的调节功能逐渐下降。不管你是否患有近视或远视,老花眼的度数每五年加深约五十度,到六十岁左右开始稳定下来。
老花眼一般有以下情况:
1、近视困难。主要表吸纳为看近困难,看远相对清楚,看东西时会不自觉的脑袋向后仰,这种现象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加重。
2、阅读需要更强的照明度。因为只有足够的光线才能使瞳孔不散打,加大景深,提高视力。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老花眼的人,晚上看书喜欢用比较亮的灯。但是灯光放在眼前必然造成眩光的干扰,这种干扰光源越接近视轴,对视力的影响就愈大。
3、容易视疲劳。由于调节力的减退,在看清近处物体时,由于睫状体紧张不能马上放松,容易形成暂时近视。再看近处物体时又有可能出现段时间的模糊,即调节反应迟钝的表现,在继续发展,就容易出现眼酸、眼胀痛、头痛、头晕、恶心等视疲劳症状,老视是中老年人产生视疲劳的主要原因。
很多老夫妻都是共用同一副老花镜,希小玛不建议大家这么做哦!因为每一个人的屈光并不完全相同,佩戴不合适自己的老花镜容易引起头痛、眼胀、眼干涩、流泪等症状。
目前老花镜分为单光、双光、三光和渐进式:

1、单光镜:单光镜只能近用,不能用来看远物;
2、双光镜:双光镜的镜片分为两部分,上半部设定为看远物的焦距,称为「上光」,下半部则为看近物时的焦距,称为「下光」,使眼镜可以同时用作观看远物和近物,镜片上有明显的分割线;
3、三光镜:三光镜的镜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作远距离、中距离和近距离用;
4、渐进镜:渐进镜镜片最上部分是远区,中间部分为渐进区,最低部分为近区,只是镜片没有明显分作两或三个部分,没有分割线。
当然,老花眼也是可以配戴隐形眼镜。渐进式隐型眼镜是为老花而设的隐形眼镜,有多种不同的设计。
镜片由中心环展至外围,渐进为三个部份调整视距,让双眼能适应不同的目标距离,令远、中、近距离的视物都能清晰看见。
那老花眼度数会一直增加么?
从理论上来说,到60岁后老花度数变化就会变小,但有些人可能会因为白内障导致视力受到影响。如果验光配镜后还是不清楚,那就需要告诉医生,排除是否患有白内障、黄斑变性等老年性疾病。
第3个回答  2019-05-22
这是人们步入中老年后必然出现的视觉问题。是身体开始衰老的信号之一。随着年龄增长,眼球晶状体逐渐硬化、增厚,而且眼部肌肉的调节能力也随之减退,导致变焦能力降低。因此,当看近物时,由于影像投射在视网膜时无法完全聚焦,看近距离的物件就会变得模糊不清。老视眼的发生和发展与年龄直接相关,大多出现在45岁以后,其发生迟早和严重程度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原先的屈光不正状况、身高、阅读习惯、照明以及全身健康状况等。即使注意保护眼睛,眼睛老花的度数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一般是按照每5年加深50度的速度递增。根据年龄和眼睛老花度数的对应表,大多数本身眼睛屈光状况良好,也就是无近视、远视的人,45岁时眼睛老花度数通常为100度,55岁提高到200度,到了60岁左右,度数会增至250度到300度,此后眼睛老花度数一般不再加深。
第4个回答  2019-05-29
老花眼即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不是病理状态也不属于屈光不正,是人们步入中老年后必然出现的视觉问题。是身体开始衰老的信号之一。随着年龄增长,眼球晶状体逐渐硬化、增厚,而且眼部肌肉的调节能力也随之减退,导致变焦能力降低。因此,当看近物时,由于影像投射在视网膜时无法完全聚焦,看近距离的物件就会变得模糊不清。老视眼的发生和发展与年龄直接相关,大多出现在45岁以后,其发生迟早和严重程度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原先的屈光不正状况、身高、阅读习惯、照明以及全身健康状况等。即使注意保护眼睛,眼睛老花的度数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一般是按照每5年加深50度的速度递增。根据年龄和眼睛老花度数的对应表,大多数本身眼睛屈光状况良好,也就是无近视、远视的人,45岁时眼睛老花度数通常为100度,55岁提高到200度,到了60岁左右,度数会增至250度到300度,此后眼睛老花度数一般不再加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