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石油安全战略及对策

如题所述

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中国石油工业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考验。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但同时也是一个能源生产大国,虽然近年来中国石油进口增长速度较快,但中国的石油进口仅占世界贸易量的6%;中国现在天然气进口还很少。目前中国一次性能源自给率仍然很高,达到了90%左右,国内石油仍有增产余地,天然气发展有很大潜力。
按照国家制定的能源发展战略,中国解决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与能源需求之间的矛盾将主要立足于国内,实行“能源开发与节能并重,并以节约优先”的方针。目前,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仍然很低,能源消费强度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刻不容缓。中国政府已决定将大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天然气的利用,运用节能的先进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缓解能源供需之间的矛盾。
为了提高我国油气安全稳定供应的保障程度,建立健全我国的石油安全体系势在必行。政府的总体考虑是:在继续保持国内石油产量稳定增长、天然气快速发展的同时,大力开发利用海外油气资源,建立经济、稳定的油气供应渠道和石油安全保障体系,满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在对策措施方面,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坚持把节约放在首位,努力提高石油利用效率。
我国石油安全的最大风险在于我们自己。目前,我国石油利用效率低,节约工作任重道远。我国能源总的利用效率仅有32%,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多个百分点。这种依靠高投入、高能耗、高资本积累带动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方式必须转变。我们不能走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靠大量消耗廉价资源实现经济发展的老路,否则不仅使包括石油在内的能源供需矛盾日益严峻,而且会引发包括环境恶化在内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
中国政府把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明确提出到2010年GDP单位能耗要在现有水平上降低20%的目标。石油是我国供需矛盾最突出的紧缺资源,必须在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把节约放在首位,采取综合措施,努力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浪费,提高利用效率。国家将采取强制性措施,重点抓好高耗油行业节能降耗的工作。以交通运输为例,2000年以来,我国汽车保有量以每年超过200万辆的规模增加,平均增长速度达14.6%。到2005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3180万辆(不含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149万辆)。照此速度,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一亿辆。倘若如此,无论从石油供应、道路交通和环境保护看,都是难以承受的。
(2)加强国内勘探开发,发挥国内油气资源的基础性保障作用。
实现国内石油生产的长期稳定发展,是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基础。一是要加大勘探投入,推动技术进步,加快资源向储量的转化,多找储量,夯实发展的资源基础;二是要加强油气开发依靠技术进步提高采收率,把已发现储量尽可能多地采出来。
我国东部主力油田总体已进入产量递减阶段,稳产难度加大,但开发上仍有潜力可挖。目前,全国油田的平均采收率并不高,只有26.9%,其中采收率最高的大庆油田为41.2%,进一步提高采收率仍有较大潜力。如果采收率能提高一个百分点,可采储量就可增加2亿吨以上。
政府和企业坚持“加快西部、深化东部、发展海域、探索新区”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勘探力度,努力增加新发现、新储量,依靠技术创新,提高老油田开发水平,延缓产量递减,确保2020年石油产量在2亿吨以上。按照上中下游一体化的原则,做好资源勘探、市场规划和管网系统建设,推动天然气产业发展,确保2020年天然气产量达到1200亿立方米以上。
(3)积极开发利用海外资源,构建多元稳定的油气供应体系。
利用海外油气资源支撑本国经济发展,是多数石油消费国的共同做法,也是保障我国油气安全供应的必然选择。利用海外油气资源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发展国际石油贸易,这是解决我国石油需求缺口的主要途径。通过加快建立多元稳定的国际石油贸易网络体系,努力实现油气进口来源、品种、渠道、方式和通道的多元化。二是积极参与海外油气勘探开发,努力提高获取权益油的能力。我国石油公司走出去已有近15年的历史,2005年我国石油企业通过合作、参股、并购和独资等方式,在海外获得的权益油达到5000多万吨。我国石油公司在海外获得权益油的能力越强,进口资源的保障程度就会越高。
(4)建立石油储备和预警制度,构建应对石油风险的安全保障体系。
2003年,我国首次确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制度,规划了四个储备基地,即浙江的镇海和岱山、青岛的黄岛、大连的新港。一期建设计划形成储备相当于30天石油净进口量的能力。其中浙江镇海的石油储备基地已基本建成,2006年年底即可投入使用。
根据国际经验,统筹考虑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我国石油储备能力建设,近期目标可按上年度60天净进口量来考虑,即2500万吨以上。从长远看,2020年左右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60%时,应按90天净进口量的规模来安排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同时,国家还要建立安全预警应对机制,以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造成石油供应急剧变化甚至中断,提高我国石油安全的保障程度。
(5)积极发展替代能源,缓解石油供应压力。
开发利用石油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当今世界能源发展的大趋势和热点。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石油供需形势,要积极推进车用替代燃料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车用替代燃料包括压缩天然气(CNG)、液化石油气(LPG)、天然气合成油(GTL)、煤基液化(CTL)、生物质燃料和氢燃料电池等。按现有技术的成熟情况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技术成熟,可以推广应用的,如CNG、LPG和燃料乙醇等;第二类是技术较成熟,但成本高、推广使用还存在一些问题的,如GTL和CTL等;第三类是在应用上存在较大问题,技术有待成熟的,如氢燃料电池等。
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比较丰富,预计可再生能源每年的可获得量为73亿吨标准煤。其中,可经济开发的5万千瓦以下的小水电资源总计1.25亿千瓦,50%分布在西南地区。据保守估计,我国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有几亿千瓦,地热、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也都有相当大的潜力。应当采取多渠道和灵活方式鼓励发展利用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6)深化能源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
近几年,我国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和政策法规建设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保持我国石油行业稳定发展和安全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需要理顺能源管理体制,加强对煤、电、油气的统一规划和领导,并制订相关产业政策,保证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应进一步完善能源产业政策,按照市场化改革的方向,进一步理顺能源价格体系;加快石油立法,运用法律手段确保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体制改革、法制建设和机制完善等手段,培育成熟的节约型油气生产与消费市场。
未来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外部风险主要有资源供给、市场价格、运输通道及地缘政治诸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和应对。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与新型工业化道路,依靠科技进步,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国将奉行“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能源观,进一步深化与世界石油工业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维护世界能源供需的平衡与稳定,共同推进世界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