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不择人,以官为先后,取败之道的翻译

如题所述

译文:范仲淹说:“对战将不加以适当选择,而只以官品的高低来作为出阵的先后,这是自取失败的办法。”于是他普遍检阅本州军队,得到一万八千人,并分为六部,每位将领各自统领三千人,分部训练士兵,根据敌军的多少,派遣他们轮流出战抵御敌军。

出自元朝丞相脱脱《宋史·范仲淹传》原文:仲淹曰:“将不择人.以官为先后,取败之道也。”于是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为六,各将三千人,分部教之,量贼众寡,使更出御贼。

基本信息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权知开封府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宋夏战争爆发后,于康定元年(1040年),奉调前往西北前线,镇守边境,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知延州,范仲淹到任后采取“积极防御、屯田久守”的方针,使西北军事防务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边境局势大为改观。最终迫使西夏议和,西北边疆得以重现和平。

范仲淹文武兼备,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5

出自元朝丞相脱脱《宋史·范仲淹传》原文:仲淹曰:“将不择人.以官为先后,取败之道也。”于是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为六,各将三千人,分部教之,量贼众寡,使更出御贼。

译文:范仲淹说:“对战将不加以适当选择,而只以官品的高低来作为出阵的先后,这是自取失败的办法。”于是他普遍检阅本州军队,得到一万八千人,并分为六部,每位将领各自统领三千人,分部训练士兵,根据敌军的多少,派遣他们轮流出战抵御敌军。

扩展资料:

康定元年(1040年)八月,延州周围各要塞大多失守,范仲淹主动请求前往延州,被升为户部郎中兼任延州知州。当时塞门、承平各要塞已被废弃,范仲淹采纳种世衡的计策,修筑青润城来扼杀敌军进犯的要冲,大兴农田水利,并且开放民间贸易,以便边民互通有无。

又因为老百姓远路输纳赋税过于劳苦,他上奏请求将..城建成军事基地,让河中府同州、华州的中下户就近送缴税租。每年春夏两季调集军队就地取得给养,可以节省买粮开支十分之三,这还不包括其他开支节省的费用。仁宗诏命这支军队为康定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9-05
将不择人,以官为先后,取败之道
将不选择人,以官为先后,取败之道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