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李是不能携带过美国氐

如题所述

去美国留学绝对不能带的物品一览表
赴美旅客的免费行李额为两件,每件不超过23公斤,一件行李的长、宽、高总和不超158厘米,两件行李的长、宽、高总和不超过273厘米。
行李内禁止托运打火机、火柴、液态物品以及纸质资料、货币、有价证券、电子器材等。行李上应拴挂小卡片,记录旅客姓名、联系电话以及往返城市。
其他注意事项
●护照有效期必须超过6个月。
●需持有效的回程机票才可入境美国。也就是说必须在国内买好回程机票。若是打算到了美国再考虑回程日期订机票,那么很可能会被拒绝入境。
●无签证转机有限制。从中国以外的一些地方转机进入美国而不持有美国签证的游客,美国将拒绝入境。
个人自用物品
对于个人自用的生活用品,欧美等国一般没有限制。对于入境旅客所携带的美元或其他外币(包括旅行支票),一般都准予进入,但旅客应该如实申报。出国人员在进入某国的口岸之前,国际航班的服务小姐一般会发给每位旅客一份入境时通关用的海关申报单,旅客应该如实申报,包括随身携带的外汇及旅行支票。对于入境携带的礼品,超过一定限额的海关要扣税,如到美国礼品价值超过50美元的就要扣税。
一般禁止入境的物品
西方各国(除日本外)海关禁止从象牙产地国进口象牙或象牙制品,虎、豹等濒危动物的毛、皮、骨制品等。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还禁止旅客入境时携带新鲜的水果、蔬菜或未经处理过的肉类。
进入美国禁带物品
新鲜、脱水或罐装的肉类、肉制品;
植物种子、蔬菜、水果及土壤;
昆虫及其他对植物有害之虫类;
非罐装或腌熏之鱼类及鱼子;
野生动物及标本;
毒品及危险药品;
盗印(无版权)书籍及录音、录影带;
彩券;
军火弹药。
游客回程禁带物品
各种武器、仿真武器;
伪造的货币及伪造的有价证券;
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有害的印刷品、胶卷、照片、唱片、影片、录音带、激光唱盘等文化传播品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各种毒药和各种能使人成瘾的麻醉品、精神药物;
带有危险性的病菌、害虫及其他有害生物的动植物及其产品;
有害人畜健康、来自疫区的以及其他传播疾病的食品、药品和其他物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07
中国人向来讲究团圆和心意。逢年过节,在海外生活的华人或者是在海外深造的留学生免不了会给亲戚朋友带一些礼物。
然而,中国海关发出通知,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对入境商品进行信用信息记录,这意味着,携带,邮寄违规物品入关者,一旦被发现,就直接被列为:失信人士!
咳咳,是不是终于找到拒绝帮七大姑八大姨人肉带回的理由了?还有代购的小伙伴儿,貌似要挡了财路了呢!
因此,华人如果再抱着侥幸心理,携带违禁物品"闯关",隐瞒逃税漏税进口商品,将会给自己惹来大麻烦。
上海率先发布通知
近年来,由于浦东机场的出入境人数常年位居全国之首,2016年已超4200万人次。
随着进出境人员人数增加以及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携带禁止进境物的现象屡禁不止,在旅检和邮寄渠道通过谎报瞒报、伪装入境、反复寄递等手段,携带和邮寄禁止进境物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且呈现隐蔽性高、易逃避法律责任追究等特点。
近年来,相关违法行为逐渐向规模化、组织化、高针对性发展,且手法不断更新。
针对此类问题:上海检验检疫局发布《上海口岸旅邮检信用信息归集和使用管理办法(试行)》,从2018年1月1日起,以下5种行为检验检疫部门在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后,将对其的失信行为进行采集、评估,并向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提报相关信用信息。
具体内容
依《上海口岸旅邮检信用信息归集和使用管理办法(试行)》
从2018年1月1日起,
1、一年内两次以上携带、邮寄禁止进境物被依法查获的;
2、故意瞒报、谎报、藏匿禁止进境物被依法查获的;
3、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接受检疫处理决定或者拒绝、阻挠检验检疫机构依法实施检疫执法行为的;
4、窃取、抢夺、损毁、抛洒动植物检疫机关截留的动植物及其产品的;
5、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应追究刑事责任的。
将受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按规处罚,并提报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失信人士
上海检验检疫局发布的《上海口岸旅邮检信用信息归集和使用管理办法(试行)》还明确规定:出入境人员失信行为分为一般失信行为和严重失信行为,并详细描述了两类失信行为的失信有效期和所涉及的情形。
如果五年内有两次以上一般失信行为,或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接受检疫处理决定或者拒绝、阻挠检验检疫机构依法实施检疫执法行为等会被定义为严重失信行为。
严重失信人士将被处以失信有效期三年的惩罚,情节严重者有关部门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追究刑事责任。
尽管,签证护照、禁带物等问题都极受大家关注,但仍有部分进出境人员不清楚或无视相关法律法规,回国时有意无意携带禁止进境物。
这个规定的实施,就意味着,一旦违规个人信用状况将受到影响。参与积分落户、住房贷款、车牌拍卖、政府项目招投标等都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尽管、仅有上海即将实施此规定,但是这一征兆也预示着以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地方实施,不管是出境、入境,海关都会严格把控禁带物,切勿心存侥幸。
华人入境带来生物入侵
数据显示,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已达620余种,造成逾2000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
2016年,全国进境口岸截获外来有害生物6305种、122万次,种类数同比增加1.8%,截获次数同比增加15.97%。
在早前结束的第三届国际生物入侵大会上,各国专家普遍认为,以贸易、旅游为主的人员出入境活动,是生物入侵的主要途径。
2016年,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共截获禁止进境物58.3万批次,同比增长16.87%,检出有害生物8.05万次,同比增长27.87%。
2017年1至11月,上海口岸共截获禁止进境物59046批次,检出植物疫情3219种次,同比增长34%和24%。
仅下半年,上海检验检疫局从旅客携带物中多次检出极具危险的动物疫病和检疫性有害生物,如白斑综合征病毒、禽流感病毒、地中海实蝇、扶桑绵粉蚧等,一旦传入境内,后果不堪设想。
检疫部门执法痛点
在我国,公民归国携带、邮寄禁止进境物的案例层出不穷,且有增长之势。
主要涉及失信的行为有:瞒报谎报、伪装藏匿、屡次违法、闯关逃检等。
然而,目前检疫部门以堵截为主的执法手段显得捉襟见肘,“痛点”在于违法成本低、执法力量偏弱、行政处罚门槛偏高、部门间信息互通程度不足、联动机制缺失等。
比如,据现有法律法规,针对自然人的行政处罚最高可处以5000元人民币的罚款。
一些惯犯往往事先就备好5000元现金,一旦被查获扔下罚款就走,违法人员的出入境和所有正常生活均不受影响,一旦成功蒙混过关,获利则远大于5000元人民币。
法律条款中规定的“情节严重者将被追究刑事责任”一项,长期来因缺乏实施细则及证据认定困难等,始终无法贯彻落实。
禁止入境物品有哪些?
既然如此,究竟有哪些洋货是不可以携带入境的?又有哪些物品,是坚决不能邮寄回国的呢?
动物及动物产品类
1. 活动物(犬、猫除外),包括所有的哺乳动物、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昆虫类和其他无脊椎动物,动物遗传物质。
2. (生或熟)肉类(含脏器类)及其制品;水生动物产品。
3. 动物源性奶及奶制品,包括生奶、鲜奶、酸奶,动物源性的奶油、黄油、奶酪等奶类产品。
4. 蛋及其制品,包括鲜蛋、皮蛋、咸蛋、蛋液、蛋壳、蛋黄酱等蛋源产品。
5. 燕窝(罐头装燕窝除外)。
6. 油脂类,皮张、毛类,蹄、骨、角类及其制品。
7. 动物源性饲料(含肉粉、骨粉、鱼粉、乳清粉、血粉等单一饲料)、动物源性中药材、动物源性肥料。
植物及植物产品类
1. 新鲜水果、蔬菜。
2. 烟叶(不含烟丝)。
3. 种子(苗)、苗木及其他具有繁殖能力的植物材料。
4. 有机栽培介质。
其他检疫物类
1. 菌种、毒种等动植物病原体,害虫及其他有害生物,细胞、器官组织、血液及其制品等生物材料。
2. 动物尸体、动物标本、动物源性废弃物。
3. 土壤。
4. 转基因生物材料。
5. 国家禁止进境的其他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
注:
1、通过携带或邮寄方式进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经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许可,并具有输出国家或地区官方机构出具的检疫证书,不受此名录的限制。
2、具有输出国家或地区官方机构出具的动物检疫证书和疫苗接种证书的犬、猫等宠物,每人仅限一只。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验监督司: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第1712号
五类行李不予放行
从2017年6月1日开始,中国海关总署《关于暂不予放行旅客行李物品暂存有关事项的公告》正式施行,明确规定5类境行李不予放行,执行针对入境旅客的行李和入境快件的全面监管。
中国海关总署网站发布的2016年第14号公告正式实施。公告规定,中国旅客进境携带在海外获取的个人自用进境物品,若不在“自用合理数量”范围内,海关将暂不予放行,并对物品进行暂存。
据了解,公告中的“自用”指旅客本人自用、馈赠亲友而非为出售或出租。“合理数量”指海关根据旅客旅行目的和居留时间所确定的正常数量。
业内人士对新政的理解是,比如:以皮鞋为例,个人正常携带一两双皮鞋进境不会受影响,但如果一名旅客携带五六双甚至更多同一款式的皮鞋进境,就可能被认定为用于商业用途,不予放行。
也就是说,如果在海外购物数量太大,又或者是“人肉代购”的话,在入关时将面临行李被扣暂存的问题。
小编举例一些常见物品相关规定及免税额度。
香烟:旅客从香港、澳门可免税带回香烟200支(一条),从其他地区可免税带回香烟400支(两条)。光碟:单碟(盘)发行的音像制品每人每次20盘以下;成套发行的音像制品,每人每次3套以下。而手机、照相机、笔记本电脑均属于不予免税商品,按规定征税。
如需从境内带出并带回的,请在出境前主动向海关申报,并填写申报单,在回国时主动向海关人员出示申报单即可免税验放。
此次5种行李暂不放行的情况包括:
①旅客不能当场缴纳进境物品税款的;
②进出境的物品属于许可证件管理的范围,但旅客不能当场提交的;
③进出境的物品超出自用合理数量,按规定应当办理货物报关手续或其他海关手续,其尚未办理的;
④对进出境物品的属性、内容存疑,需要由有关主管部门进行认定、鉴定、验核的;
⑤按规定暂不予以放行的其他行李物品。
另外,市民们需要注意的是,海关暂不予放行的物品,自暂存之日起3个月内,旅客应当办结海关手续。逾期不办的,由海关依法对物品进行处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