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么造就了霍金这样独一无二的天才?

如题所述

2018年3月14日,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英国剑桥逝世,享年76岁。霍金在宇宙学和黑洞研究中做出过重要贡献,他提出的以他名字命名的霍金辐射以及他和罗杰彭罗斯共同提出的奇点定理都极大地加深了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他的科学成就和人生经历在他去世之后已经被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此处不再赘述。

霍金逝世引发的关注显然大大超出了科学的范畴。受到公众如此瞩目,霍金堪称科学界第一人,而且是独一无二的。单就关注度而言,与霍金相比,“第二人”一定是黯然失色的。因此,我们在追思和缅怀这位科学大师的同时,也不禁要问,是什么造就了独一无二的霍金。我认为,三个关键词值得格外关注——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眼中的霍金,不管这是不是真实的霍金。

毫无疑问,霍金的身份是一位科学家。具体来说,他是一位研究黑洞的物理学家。离开科学上的成就,他一定不会受到这般关注。不过,虽然不计其数的科学家为人类探索未知、认识世界作出贡献,但不同领域的科学家的社会影响力确实有很大差异。在近代科学的历史中,如果论及对科学和社会的影响,大部分人会同意三位物理学家——牛顿、爱因斯坦和伽利略的影响最大。他们不仅前赴后继构建出物理学大厦,更深刻改变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

可以与之参照的是,21世纪以来,公众关注度最高的两项诺贝尔科学奖成果应该是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和LIGO发现引力波。这两项研究的尺度都远远超过我们身边的世界,但这种陌生感和新鲜感恰恰最能激发公众的兴趣。

坐在轮椅上的霍金,这个经典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今天很少有人见过霍金健康时的模样。21岁时,他被诊断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俗称渐冻症,医生诊断他只能再活2年。但是,他却再活了55年,这本身就是生命的奇迹。43岁时,他因肺炎做手术,说话的能力又被彻底剥夺,此后他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做演讲和问答。

罹患疾病是霍金的不幸,但也同时成就了他的伟大。英国皇家学会前主席、天体物理学家马丁里斯这样评论霍金:“我们称颂他,称颂他杰出的学术成就,称颂他最受欢迎的著作《时间简史》。而在这一切之上,赞颂他战胜躯体这副囚牢的壮举。”

霍金的学术成就有目共睹,但我们不能否认,而且就连霍金自己也不否认,他的疾病使他区别于其他科学家。视觉上的直观区别,使我们在面对霍金时,无一例外都会提到他面对疾病的顽强精神和永不放弃的求知精神。

一个与霍金有些类似的例子是约翰纳什,他曾经在近30年的时间里饱受精神分裂症的折磨,但最终从疾病中恢复并因为博弈论研究而获得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家。我们提到纳什,也都会提及这段患病经历。两人还有一个相似点,即两人都有一部著名的自传式电影:霍金是《万物理论》,纳什是《美丽心灵》。

黑洞、疾病和剑桥加在一起,让霍金变得独一无二。史蒂芬温伯格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在宇宙学和粒子物理学都有重要成就,也写过《最初三分钟》《终极理论之梦》这样内容不逊色于《时间简史》的科普书,但公众对他却十分陌生。很多人认为,爱德华威滕是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同时他研究作为大统一理论可能候选的超弦理论,作为追求统一理论的爱因斯坦的继承者似乎更为合适,但他的声名同样只是显赫于学界。

《时间简史》成为超级畅销书(有40个语言的版本,销量超过1000万册),营销当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营销策略在其他同样优秀的科普书上面起不到类似的作用,甚至效果悬殊。这说明《时间简史》的畅销现象是霍金独一无二的个人特质带来的结果,而不是原因,而这本书的畅销反过来又进一步奠定霍金“明星科学家”的形象。

霍金已逝,身上的符号也随之消散,他不再是黑洞的探寻者,不再是轮椅上的囚徒,也不再是剑桥精神的传承者。但霍金永在,受他激励的人仍走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他身上闪烁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光芒不会熄灭。只要有人记得他的辐射方程,他就不死。

我们都是散落的星骸。我们知道,宇宙的元素组成了我们,使我们得以奇迹般地凝视宇宙,最后又消散于苍茫宇宙中。只不过,这一次我们发现,原来身为“宇宙之王”的霍金也不会例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0
坐在轮椅上的霍金,这个经典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今天很少有人见过霍金健康时的模样。21岁时,他被诊断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俗称渐冻症,医生诊断他只能再活2年。但是,他却再活了55年,这本身就是生命的奇迹。43岁时,他因肺炎做手术,说话的能力又被彻底剥夺,此后他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做演讲和问答。

罹患疾病是霍金的不幸,但也同时成就了他的伟大。英国皇家学会前主席、天体物理学家马丁·里斯这样评论霍金:“我们称颂他,称颂他杰出的学术成就,称颂他最受欢迎的著作《时间简史》。而在这一切之上,赞颂他战胜躯体这副囚牢的壮举。”
霍金的学术成就有目共睹,但我们不能否认,而且就连霍金自己也不否认,他的疾病使他区别于其他科学家。视觉上的直观区别,使我们在面对霍金时,无一例外都会提到他面对疾病的顽强精神和永不放弃的求知精神。
一个与霍金有些类似的例子是约翰·纳什,他曾经在近30年的时间里饱受精神分裂症的折磨,但最终从疾病中恢复并因为博弈论研究而获得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家。我们提到纳什,也都会提及这段患病经历。两人还有一个相似点,即两人都有一部著名的自传式电影:霍金是《万物理论》,纳什是《美丽心灵》。

黑洞、疾病和剑桥加在一起,让霍金变得独一无二。史蒂芬·温伯格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在宇宙学和粒子物理学都有重要成就,也写过《最初三分钟》《终极理论之梦》这样内容不逊色于《时间简史》的科普书,但公众对他却十分陌生。很多人认为,爱德华·威滕是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同时他研究作为大统一理论可能候选的超弦理论,作为追求统一理论的爱因斯坦的继承者似乎更为合适,但他的声名同样只是显赫于学界。
霍金已逝,身上的符号也随之消散,他不再是黑洞的探寻者,不再是轮椅上的囚徒,也不再是剑桥精神的传承者。但霍金永在,受他激励的人仍走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他身上闪烁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光芒不会熄灭。只要有人记得他的辐射方程,他就不死。
我们都是散落的星骸。我们知道,宇宙的元素组成了我们,使我们得以奇迹般地凝视宇宙,最后又消散于苍茫宇宙中。只不过,这一次我们发现,原来身为“宇宙之王”的霍金也不会例外。
第2个回答  2019-03-19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渐冻症对霍金来说并非灾难,相反,由于被束缚在轮椅上他失去了普通人能够满足的绝大多数欲望,心境澄澈,一门心思钻研物理,春秋时期的师旷将自己的眼镜熏瞎,什么也看不到,也就没什么欲望来分散他的专注,从此他一门心思练琴,终成一代大师。我认为霍金之所以有如此成就,除了他对真理的无比热爱之外,更多的是他的专注,他的集中。没有什么事物能够影响他。同样的,如果我们也能摆脱种种欲望的束缚,将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去,我们也会成为独一无二的天才

第3个回答  2018-06-1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渐冻症对霍金来说并非灾难,相反,由于被束缚在轮椅上他失去了普通人能够满足的绝大多数欲望,心境澄澈,一门心思钻研物理,春秋时期的师旷将自己的眼镜熏瞎,什么也看不到,也就没什么欲望来分散他的专注,从此他一门心思练琴,终成一代大师。我认为霍金之所以有如此成就,除了他对真理的无比热爱之外,更多的是他的专注,他的集中。没有什么事物能够影响他。同样的,如果我们也能摆脱种种欲望的束缚,将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去,我们也会成为独一无二的天才
第4个回答  2019-01-19
黑洞、疾病和剑桥加在一起,让霍金变得独一无二。史蒂芬·温伯格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在宇宙学和粒子物理学都有重要成就,也写过《最初三分钟》《终极理论之梦》这样内容不逊色于《时间简史》的科普书,但公众对他却十分陌生。

很多人认为,爱德华·威滕是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同时他研究作为大统一理论可能候选的超弦理论,作为追求统一理论的爱因斯坦的继承者似乎更为合适,但他的声名同样只是显赫于学界。

霍金成为今日的霍金,现代大众媒体的力量也不容忽视。霍金曾在《生活大爆炸》和《星际迷航》中扮演自己。2016年4月,霍金开通新浪微博账号后,迅速获得数百万粉丝的关注。

 霍金如此特殊,所以我们无法预测会不会还出现类似霍金的人物。毕竟在被囚禁的躯体中遨游思维的宇宙,这是此前我们不管多么大胆都不敢想象的。

 
霍金已逝,身上的符号也随之消散,他不再是黑洞的探寻者,不再是轮椅上的囚徒,也不再是剑桥精神的传承者。但霍金永在,受他激励的人仍走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他身上闪烁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光芒不会熄灭。只要有人记得他的辐射方程,他就不死。

 

我们都是散落的星骸。我们知道,宇宙的元素组成了我们,使我们得以奇迹般地凝视宇宙,最后又消散于苍茫宇宙中。只不过,这一次我们发现,原来身为“宇宙之王”的霍金也不会例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