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损失因何而来?

如题所述

1)中耳炎可造成鼓膜穿孔,损坏听骨链引起传导性聋。我们要重视耳朵和听力的保健,预防中耳炎。平时注意不要随意掏耳朵,游泳时耳朵进水应及时排出。由于耳朵通过咽鼓管与咽部相通,因此还要预防和治疗咽炎和鼻炎等。此外,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也非常重要。如果耳朵里有耵聍等,应请专业医生处理,不要自己掏耳朵。
2)神经传导出问题,常见的如老年性聋,因老化导致的耳朵背,这种聋一般没有办法矫正,只能用助听器做听力补偿,助听器也没用的话可以考虑耳蜗植入。
3)噪音会造成噪声性耳聋,往往与老化因素相互作用,比如纺织厂、军队、放炮、KTV等场所的噪音均可能导致听力损失,甚至突发性聋。有些人喜欢带耳塞型耳机,有人测试,手机突然开机时耳塞里的声音与站在飞机引擎上一样大。因此耳塞耳机音量不宜太大,以舒服为宜。不适合听很长时间,个人建议最好45分钟休息一下。
4)耳毒性药物导致的耳聋在中国依然很严重,如抗生素、抗肿瘤、利尿剂都是耳毒性药物,抗生素里的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都属于这种,现在上海已经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来确定是否对耳毒性药物过敏,从而避免使用这类药物。
遗传性后天性聋,遗传性的迟发性聋可能在孩子几岁甚至成人后才渐渐显现,这也可以通过基因筛查来进行早期诊断,越早干预越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23
原因有很多种,中耳炎,噪音性,药物,遗传。。。。
第2个回答  2019-03-04
我们的听觉是有限度的。就像把水结冰时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一样,听力学家把正常年轻人刚刚能听到的几种不同频率的声音人为地规定为听力0级(0dBHL)。听力0级大小的声音正常人勉强能听到。安静环境下的交谈声大约60听力级左右,听起来柔和适宜。如果在耳边大声喊叫,我们都会反感,因为声音太大了。更大的声音我们会感觉受不了。正常得听觉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能力:不仅听得到,还要听得清。否则,沟通就不能正常地进行。听得清就一定是听到了,而听得到却不一定听得清。这说明后者是一项更高级的神经系统的活动。一般说来,我们的忍受极限不会超过140听力级。尽管小声听不见,绝大部分聋人,特别是神经性耳聋患者对太大声音的忍受能力并不比正常听力者好,甚至更差。别说140,就是130、120、110听力级,他们也往往听得“震耳欲聋”。这是因为他们的听觉动态范围不同程度地变窄了,有时甚至会窄到不足5分贝,也就是说,减小5分贝听不见,加大5分贝又受不了。因此,许多聋人比正常听力者还怕吵。耳聋后怕吵,术语称作“重振”(复响)现象。重振是伴随听力损失而来的一种病理变化,其本质是内耳内、外毛细胞协作失调的结果。如何理解重振现象呢?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定条件下的“听觉过敏”。简单地说:说话的声音加大1倍,正常人的听感觉也加大了1倍;声音加大10倍、100倍,正常听力者会相应地加大10倍、100倍。有重振的聋人不是这样。说话的声音加大1倍,他们的听感觉偏偏会加大10倍、20倍甚至50倍。听感觉(响度)的过度增长导致了重振现象的发生。正因为如此,伴有重振问题的耳聋患者特别怕吵。内耳具有初级的声信号分析能力。内耳受损后,听觉分析能力就会明显下降。但由于我们的听觉分辨能力有足够的余地,用其70%就足以保证我们听清,不必100%。因此,不太严重的内耳损伤还不致于使病人完全丧失听觉分辨能力。听中枢具备更重要的声信号分析能力。听中枢受损,听觉分辨能力会更差。因此,听不到(或声太小)肯定会听不清;但即使听到了,由于内耳、听中枢分析能力下降,也依旧会听不清。而且,这个问题很难解决。我们也可以反过来推理:内耳或/及听中枢的损伤,是导致听不清的主要原因。遗憾的是,大多数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内耳、听中枢都有损伤,只是程度不同而己。因此,多数感音神经性聋患者部会抱怨听得到却听不清。及早选配助听器,让您的点滴生活情趣来自听觉清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