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姓的分布情况、人口多少和历史是什么?

如题所述

如今化姓居民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已在28个行政区中找到了965个化姓地名(香港、澳门、台湾、天津、新疆、西藏没有找到),31个省市自治区发现有化姓居民(香港、澳门、西藏没有化姓居民信息)。朝鲜半岛亦有化姓分布,韩国化姓逾2000。但当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八百十四位。
一、华中地区豫湘鄂赣四省
华中地区豫湘鄂赣四省中河南化姓分布是全国之最,其它三省没有化姓居民的具体信息。湖南省化姓地名14个,湖北省化姓地名22个,江西省化姓地名13个。
河南省有112个化姓地名,是全国范围内已知化姓地名和化姓村庄最多的省份,也应该是化姓人口最多的省份。目前只了解到河南省22个村子(含9个化姓村子)有化姓居住,据网友提供的大致数据估计这些地区的化姓人口是15600左右,结合其它因素,我推断,河南省化姓人口在50000左右。
下面罗列河南省已知化姓分布地域和人口数据:
1、驻马店市上蔡县崇礼乡化庄村有千余化姓居民,西平县谭店乡后吕村有30多户百余化姓。
2、周口市太康县大许寨乡赫庄、化楼村约有化姓居民六七百人;商水县固墙镇智王村有化姓居民百十人;西华县红花镇原名孔化集,就是姓孔的和姓化的居住地,不过现在姓化的少了。
3、商丘市宁陵县刘楼乡大化庄、小化庄、朱堂村有化姓居民千余人,其中大化庄化姓约六七百人,小化庄约二百来人,朱堂不到100人,后两庄化姓人家都是从大化庄移居的,三个村庄相距不远;虞城县田庙乡金郭
庄村有化姓居民300人,民权县老颜集乡郝庄村有散居。
4、南阳市方城县化庄村、拐河镇曹庄、赵庄有几百化姓居民,新野县前高庙乡郭湾村有化姓人口千余。
5、洛阳市偃师市山化乡化村有化姓居民188户863人,山化乡化碧村有八百多人姓化。
6、郑州市金水区祭城乡化庄村,现在归属郑东新区化庄社区,化姓人口四五百。
7、濮阳市濮阳县化姓人口估计在三千人以上,是化姓人口相对集中的县级地区之一,目前了解到濮阳县文留镇化庄村有一千一百人姓化,濮阳县王称固乡石木头村、李拐村化姓居民约千余人。
8、许昌市禹州市褚河镇化庄村有三千左右的化姓居民,褚河镇唐庄有八百左右的人姓化,许昌县榆林乡柏冢村有二千多人(一说几百人)姓化,许昌县有个叫白
庄的村子也有一百多户化姓,这样看来,是不是许昌市有六千以上的化姓居民呢?
9、平顶山市宝丰县杨庄镇有100人姓化,舞钢市有三四百人姓化,不知具体是啥地方。
10、漯河市临颖县大郭乡纣城有化姓居住,人数不详。
二、西北地区陕甘宁青新五省区
西北陕甘宁青新五省区地广人稀,化姓分布极散,虽然目前已知有148个化姓地名,但具体人口信息却很不明朗,虽经极力搜求,得到的资料仍然十分有限,由已知推断未知,五省区化姓当在一万左右。先罗列已知信息:
陕西省已知化姓地名54个,西安市鄠县五竹乡周店村有百十户化姓,其他县区或有聚居或有散居,具体不详。
甘肃省已知化姓地名99个,但估计地名符号较多,有化姓居住的地方估计人口也不是太多,毕竟甘肃地区是地广人稀的。已知化姓居民较集中的地区是景泰县、静宁县、会宁县。
白银市景泰县化姓以芦阳镇的大芦塘(东关村、城关村)、小芦塘(西关村、响水村)、席滩村、条山村,喜泉镇的三塘村、兴泉村、喜集水村等地区较为集中,近年有许多化姓人渐聚居于县城一条山镇,全县化氏现有千余人,都是明朝先祖化盘的后人。有一户化姓是建国后来自于河南洛阳偃师市山化乡。景泰县芦阳镇沈庄村化家岭、化家顶(百度地图为化顶)、化家坟掌,东关村化家崖湾,喜泉镇喜集水村化家路漕等化姓地名,都是化氏先祖活动过的地方,现在并没有化姓居
住。会宁县杨集乡刘咀村刘咀社、杨化社、兵湾社有数十户化姓。
平凉市静宁县县城周边化家堡子有化姓十八户、化家沟有八十户,高界镇、红寺乡化沟村化沟社有数十户化姓,原安乡姚化村、四河乡化家湾人数不详。
张掖市甘州区化姓约三十多户,分布较散,来源不同。武威市古浪县亦有散居者,人数不详,有一支系解放后由景泰移居。
宁夏已知化姓地名8个,银川市贺兰县立岗镇化家团庄、化家庄有数十户化姓,固原市人数不详。
青海省有化姓地名3个,已知有化姓居民,但缺乏具体人口信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没有找到化姓地名,但已知有化姓居民,具体人口不详。
三、西南地区川黔滇藏渝五省市区
西南地区川黔滇藏渝没有化姓人口具体信息,西藏没有找到化姓地名,四川省有化姓地名22个,贵州省有化姓地名67个,云南省有化姓地名10个,重庆市有化姓地名12个。
四、华东地区鲁皖苏浙沪闽六省市
山东省化姓地名众多,亦是继河南之后化姓聚居最集中的地区,化姓总人口数量或低于河南,估计在一万以上。由于人口总是处于不断的流动之中,所以有些古老的化姓村子今天已经没有化姓居民,但是名称却仍然保留着,默默阐释者化姓先祖的历史。
山东省有88个化姓地名,目前已经了解到有5000化姓居民,集中居住在临沂市,又以莒南县化家白龙汪村、化家庙子村、化家村最为集中。具体分布是:
临沂市莒南县岭泉镇化家庙子村(人口千余)、薛家墩后村,县城以西的十字路镇化家白龙汪村,东南团林镇李家团子村(几十口化姓)、北泉子四村(几十户化姓)、化家村(二三百户化姓),坪上镇后野泉村(三户化姓),县城以北的北园镇虎园村,相邸镇何崖头村均有化姓子孙聚居。以十字路镇化家白龙汪村、岭泉镇化家庙子村最为集中,全县化姓人口估计在三千以上。郯城县有80多人姓化。兰山区水田村化氏约有几百户,多来自化家白龙旺村、化家庙子。苍山县、南坊镇桥坊村、临沭县曹庄镇化桥(华桥)村都有化姓居民,人数不详。
德州市乐陵市化楼镇化家村有近50户人家,300口人,都姓化,没有杂姓;临邑县兴隆镇唐家庙村有近20户化姓居民,距唐家庙村4公里的化家村已没有化姓居民。
菏泽市单县终兴镇彭庄村东关四街有化姓四五户,60余人,曹县有化姓居民,人数不详。
济宁市金乡县司马乡成庙村有化姓60多户;曲阜市姚村镇化庄村化姓人数不详,有化氏祖庙;微山县也有居住,人数不详。
临清市有四五十家数百化姓,具体居住地不详。
聊城市化姓地名颇多,可惜没有具体化姓居住信息。
安徽省,有73个化姓地名。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化家湖村,原名化楼村,该村
居民90%都姓化,大概2000多化姓。阜阳市颍上县是个化姓村落云集的地方,一个县域竟然有十四个化姓地名,是全国拥有化姓地名最多的县级地区。颍上县半岗镇蔡庙村化庄及其附近有化姓家庭人口384人,耿棚镇卞庄村有化姓家庭人口325人,十八里铺镇魏庄村及附近有化姓家庭人口40人。滁州市凤阳县临淮镇有化姓20余户。马鞍山市当涂县亦有散居。据此推断,阜阳市化姓估计在五千人以上,安徽省化姓估计在一万以上。
江苏省有化姓地名23个,淮安市有1000多人姓化。盐城市响水县有十五户化姓。邳州市有几十户化姓。宿迁市泗阳县化庄村、泗洪县瑶沟乡化湾庄、沭阳县,徐州市睢宁县化庄、新沂市唐店镇龙河村,镇江市丹阳市瀛化庄村,南京市六合区化庄村,扬州市高邮市化庄等地都有化姓居民,人数不详。
沿着京杭运河河畔,分布着很多化姓家庭,如山东省枣庄附近、江苏邳州、高邮、金湖和高邮湖、地龙船闸等地都有姓化的。
浙江省、福建省有化姓地名21个,却没有收集到任何化姓居民信息。上海市既没有具体居民信息,唯一的一个“东化村”还有可能不是化姓地名。
五、华南地区粤桂琼三省区
华南地区粤桂琼三省区,化姓信息极少,只知广西自治区梧州市岑溪市有数十户化姓。
台港澳地区目前也只了解到化姓在台湾省名列第八百十四位,其它人口信息和化姓地名不详。
六、华北地区京津冀晋蒙五省市区
北京市有化姓地名18个,近年经济发展迅速,城区扩张迅猛,一些原本处于城
市边缘地带的化姓村落被纳入郊区城建,知名度迅速提高,使更多的人了解了化姓,但我了解到的化姓人口信息仍然甚少:密云县高岭镇下河村有100多化姓,房山区张坊镇、丰台区花乡黄土岗村有数十户化姓。天津市没有化姓聚居地信息,也没有找到化姓地名,但和北京一样有许多的化姓北漂族落居。
河北省有化姓地名78个,化姓聚居地信息有:
张家口市化姓估计近千人,但除怀来县狼山乡三营村十多户化姓外,其它地区具体分布不详;邢台市隆尧县有化姓居民,人数不详;宁晋县(省直辖县)耿庄桥镇刘家台村有一百多户约有500人姓化,邻村亦有数百化姓;保定市徐水县白洋淀有一村子多半人姓化,定州市东留春乡东留春村化姓百余人,雄县、安新县亦有散居;衡水地区故城县夏庄镇型谷庄村、故城镇十里铺、青罕镇牛卧庄,都有化姓居民,但夏庄镇小化村、大化村,都曾经是化姓聚居地,如今已经没有化姓居民。
山西省有82个化姓地名,但目前了解到的化姓居民信息却甚少:晋中市介休市连福镇化家窑村大部分居民姓化,连福镇东疙瘩村有十来户化姓,平遥县有个村庄全部姓化。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草原满洲里市有200余人姓化,河套平原土默特右旗散居有数户化姓,乌海市亦有化姓居民。
七、东北地区黑吉辽三省
黑龙江省鸡东县有化姓居民,人数不详。吉林省没有收集到化姓居民信息。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有近百户化姓居住,铁岭市银州区有化姓数户,可能是由山东闯关东而来,现多已移居他处。
黑吉辽三省区地域广大,化姓人口大多是明清时期自内地移居。由于人口信息稀少,化姓地名不多,故大致推断化姓居民在3000左右。
朝鲜半岛化姓以韩国晋阳、罗州等地最为集中,据韩国经济企划院1985年的国情调查报告显示,化氏有1592人,二十六年后的今天,估计化姓人口有2000以上了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