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有哪些作用?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7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句俗话,说明了盐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梁代名医陶弘景说:“五味之中,惟盐不可缺”,言下之意:食盐为五味之主。

食盐在膳食调味中不可缺少,在医药上的用途也广泛。《本草纲目》说:“百病无不用之。”道理何在?李时珍分析道:“服补肾药用盐汤者,咸归肾,引药气入本脏也;补心药用炒盐者,心苦虚,以咸补之也;补脾药用炒盐者,虚则补其母,脾乃心之子也;治积聚结核用之者,咸能软坚也;诸痈疽眼目及血病用之者,咸走血也;诸风热病用之者,寒胜热也;大小便用之者,咸能润下也;骨病齿病用之者,肾主骨,咸入骨也;吐药用之者,咸行水聚也,能收豆腐与此同义;诸蛊及虫伤用之者,取其解毒也。”食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性味咸、寒,功能为清热、解毒、凉血、润燥、滋肾通便、止呕消炎。

盐虽为“五味之主”,但又极不可多食。食盐对人体的危害,特别是与血病的关系,祖国医学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认识到。例如梁代名医陶弘景曾指出:“西北方人食不耐咸,而多寿少病好颜色,东南方人食绝欲咸,而少寿多病,便是损人伤肺之效。”宋代寇宗奭说:“病喘嗽人及水肿者,宜全禁之。”明李时珍进一步阐述道:“盐之气味咸腥,人之血亦咸腥。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多食则脉凝泣而变色……”我国历代医家对食盐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辩证观点,已被现代医学证实。

食盐对高血压的影响,西方直到20世纪初才有较深刻的认识。医学家们首先观察到这样一种现象:食盐吃得愈多,高血压发病率也愈高。例如日本东北地区居民,每日摄入食盐约26克,其高血压发病率为39%左右,导致死亡的多数原因也是高血压和脑出血,爱斯基摩人每日摄入食盐约4克,那里几乎没有高血压病患者。

食盐在食物中几乎无所不在,所以即使不特殊地吃盐,日常食物中所含的盐分就可以满足人体对钠的需要。虽然无盐食物能收到降压之效,但吃那样的菜肴肯定味同嚼蜡,并且长期用无盐饮食,肾功能不好的病人又有可能发生“低盐症候群”,所以也不可取。

日常膳食中适当控制用盐量,不仅对有血压高家族史和已患高血压的病人甚属必要,对正常的人也是保证健康的基本原则之一。每日食盐进食量控制在10克以下,对人体较为相宜,减少到5克以下,即有可能使血压下降,甚至消除高血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4-1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