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全诗,解释

  出自曹植《七哀诗》,意思是明月高照,思妇独倚高楼,对影自怜,思念远方的夫君。

  七哀诗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七哀》是三国时期曹操之三子魏晋诗人曹植作的一首五言闺怨诗。这首诗借一个思妇对丈夫的思念和怨恨,曲折地吐露了诗人在政治上遭受打击之后的怨愤心情。

  赏析:
  诗人自比"宕子妻",以思妇被遗弃的不幸遭遇来比喻自己在政治上被排挤的境况,以思妇与丈夫的离异来比喻他和身为皇帝的曹丕之间的生疏"甚于路人"、"殊于胡越"。诗人有感于兄弟之间"浮沉异势,不相亲与",进一步以"清路尘"与"浊水泥"来比喻二人境况悬殊。"愿为西南风,长逝人君怀",暗吐出思君报国的衷肠;而"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则对曹丕的绝情寡义表示愤慨,流露出无限凄惶之感。全诗处处从思妇的哀怨着笔,句句暗寓诗人的遭际,诗情与寓意浑然无间,意旨含蓄,笔致深婉,确有"情兼雅怨"的特点。
  这首诗的起句与结尾都相当精妙。起句既写实景,又渲染出凄清冷寂的气氛,笼罩全诗。月照高楼之时,正是相思最切之际,那徘徊徜徉的月光勾起思妇的缕缕哀思--曹植所创造的"明月"、"高楼"、"思妇"这一组意象,被后代诗人反复运用来表达闺怨。诗歌结尾,思妇的思念就象那缕飘逝的轻风,"君怀良不开",她到哪里去寻找归宿呢?结尾的这缕轻风与开首的那道月光共同构成了一种幽寂清冷的境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8-21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乡,悲叹有馀哀。悠悠远行客,去家千馀里。出亦无所之,入亦无所止。浮云翳日光,悲风动地起。与君别乡村,洒泪相送别。路途北风行萧萧,烈烈入吾耳。心中念故人,泪堕不能止。浮沉各异路,会合常何谐。愿作东北风,何解君怀不开,恩情中道绝,流止任东西。我欲竞此曲,此曲悲且长。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曹植的怨歌行和这个还是有区别的吧,可能他也是参考的。
诗经上也没注意到
这么直白的风格象汉诗的样子,难道又是汉乐府的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8-21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乡,悲叹有馀哀。悠悠远行客,去家千馀里。出亦无所之,入亦无所止。浮云翳日光,悲风动地起。与君别乡村,洒泪相送别。路途北风行萧萧,烈烈入吾耳。心中念故人,泪堕不能止。浮沉各异路,会合常何谐。愿作东北风,何解君怀不开,恩情中道绝,流止任东西。我欲竞此曲,此曲悲且长。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