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国王让大臣出题考人,大臣画了一个圈, 然后被考的人以为是说给你一个大饼,你吃不吃

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国王让大臣出题考人,大臣画了一个圈, 然后被考的人以为是说给你一个大饼,你吃不吃?

谁知道这个故事的详细内容???

曹操听说刘备派了张飞来对哑谜,不免吃了一惊。心想张飞是个粗人,还有应对这手本领?于是,便在王府接见张飞。张飞大大咧咧走上殿来。只见正中坐着曹操,左右列着文臣武将,大家都不说话,望着自己。他心里想,这些人都不懂礼,那我也不客气,雄赳赳地往那儿一站,也不开口。这时,却见曹操伸出手来,划了一个大圈儿。张飞猛然想起,这次来是对哑谜呀,难怪都不说话。嗯,明白了!张飞伸开两手,左右一拉。曹操眨眨眼,又伸出三个指头。张飞微微一笑,伸出五个指头。曹操又独竖一个大拇指,张飞连连摇手。曹操长叹一声说:“唉!三将军请回,我不出兵便是了。”

张飞走后,那班文臣武将忙问这是何意。曹操说:“张飞居然粗中有细。我伸手一划,意思是我要统一全国,张飞两手一拉,说他要用一支长矛就可以抵挡;我伸三个指头说我要三路进兵,他却答道他有五虎上将抗衡;我伸出拇指说老夫用兵天下第一,他连连摇手说不堪一击。真没想到这粗人会对哑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8-22
画饼充饥

三国时候,魏国有个人叫卢毓。他十岁就成了孤儿,两个哥哥又先后去世。在兵荒马乱中,他辛勤努力养活著寡嫂和侄儿,日子过得很艰难。他的为人和学问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后来卢毓做了官。他为官清正,任职三年多,提出了不少好建议,魏明皇帝很信任他。

那时选拔官吏,一般是凭人推荐,而推荐者往往只推荐有名的人物,这些名人多数只重清谈,不务实际,互相吹捧,因此魏明帝很不满意。在选拔中书郎时,魏明帝就下令说:"这次选拔,要由卢毓来推荐。选拔的人不要只看名声。名声就像在地上画个饼一样,其实是不能吃的啊!"

"画饼充饥"的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中产生的。现在往往用来比喻用空想来作自我安慰,或者用来说明虚名是没有实际用处的。还有个成语"望梅止渴",</CA>
魏文帝采纳了卢毓的意见,下令制定考试法。

成语画饼充饥就来自于皇帝所说的话。一开始,它指有名声而没本领。后来,人们用它来比喻以不切实际的空想来满足自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