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抗日的精神”?

如题所述

一、抗日战争过程中凝聚和形成的抗日战争精神

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最终以中国人民的胜利而载入史册。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维护了中国的领土、主权的完整和民族的独立,而且还产生、凝聚、形成了以中华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抗日战争精神,这种精神贯穿于抗日战争的始终。

1、高度凝聚和升华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中华民族辉煌悠久的历史上,爱国主义是历经几千年沧桑变化、王朝更迭而一直保持蓬勃生机的内在推动力,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特别是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长期斗争中,中华民族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上,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团结一致、抵御外侮,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夺取了近代以来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力量。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反对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所进行的一次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取得彻底的性利,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就其主要原因来说,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形成了中华民族顽强战斗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召唤下,形成了一股炽烈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爱国主义潮流。在这股爱国潮流面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具体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制定了全面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抗日斗争的路线、方针、政策,调动和组织了中华民族一切抗日积极因素和力量,成为抗日斗争中中华民族利益的最根本的代表和核心,从而也就得到了中华民族的信赖和支持,促成了革命的迅速发展和壮大,保障了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中国民主革命的最终胜利。

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我国东三省,侵略矛头直指全中国,妄图灭亡我中华民族到日本的武装进攻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形势;从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到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了大规模的抗日民主救亡运动。处在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首先响应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抗日号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开展了广泛的抗日游击战争。而国民党统治区的(上海、南京、武汉、北平、天津等)大城市民众也掀起了如火如茶的抗日反蒋的救国斗争。所有的劳苦民众、知识分子、社会各阶层人士都把反对外敌入侵、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之中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全国各地的工人纷纷举行反日大罢工,拒绝为日本船只装卸货物。组织抗日救国联合会,成立抗日义勇军;各地的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示威;民族资产阶级也积极行动起来,一些工商业者与学生、工人一起开展了抵制日货和对日经济绝交运动。中国政治形势的巨大变化,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反抗异族入侵英勇不屈的民族气节。这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和领导下,在爱国主义精神下激励下,伟大的中华民族以豪迈悲壮姿态积极投身于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之中。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不仅促使千万万中华儿女的从睡梦中惊醒,更重要的是使爱国主义在全体中国人民中间凝聚和产生。爱国主义就象一根红线,连接着你、我、他,共同构成抗日战争的坚不可摧的坚强防线。爱国主义激发没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以饱满的斗争热情投入到抗日战争前线,成为抗战胜利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2、高度团结和统一的民族精神

外敌的入侵导致了民族的觉醒,民族的觉醒促进了民族的团结与统一,而民族的团结与统一,则是民族凝聚力、民族精神的的具体体现。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实现了巨大的升华,因而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成为全国四万万同胞坚持抗战的精神支柱。

中华民族是一个酷爱团结和统一的民族,在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团结统一的时间占了1300多年.可是,到了近代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瓜分,封建主义的长期统治,使中国长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之中。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政权很快被北洋军阀所篡夺。各派军阀拥兵自重,各自为政,连年混战,使国家四分五裂。虽然蒋介石新军阀代替了旧军阀,但各地方实力派与之貌合神离。此外,国共两党之间,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的战争也一直未断,持续了十年之久。为此,日本帝国主义想趁此之机,灭亡中国,先后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直到卢沟桥事变,企图全面侵占中国。

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国民党蒋介石无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使日本侵略者胆子越来越大,竟制造了“七七”卢沟桥事变,妄图全面侵华。在亡国灭种的危难时刻,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国共两党又重新携起手来,团结御辱。历史证明,正是第二次国共合作促成了全民族的团结,使中华民族夺取了抗战的胜利。

抗战前,自从蒋介石背叛国民革命破坏国共合作后,国共两党虽打了十年内战,但在民族危亡关头,国共两党从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捐弃前嫌,实现了新的合作.当然,这次合作是由共产党首先倡导,然后也得到了蒋介石的响应才最终实现的。1935年8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年底蒋介石就通过各种渠道与共产党联系、谈判,其中经历西安事变和七八次谈判的曲折过程。国共合作终于在卢沟桥事变后正式形成。9月22日扩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实际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由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两党再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宣告正式建立。于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在华夏大地上迅猛开展起来。全国各族、各界人民及海外侨胞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团结一致,同仇敌汽,奋起抗战,中华民族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一道攻不破、摧不垮的钢铁长城,中华民族达到空前团结和统一。

历史证明,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它的胜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是全民族空前团结、共御外辱的伟大胜利,它显示出处在进步时代的中如果没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全民族同心协力地团结抗战,就不能打败日本侵略者,中国人民也就不会在抗战胜利后短短的几年里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最终建立起民主、统一、强盛的新中国。

3、义无反顾、舍家为国的奉献精神。

在整个抗日战争的全过程,中华民族表现出了高度的奉献精神。所有爱国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学生及各阶层人士,他们都把维护祖国的独立和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无私无畏地投入到伟大的抗日战争之中。

他们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都对抗日战争以强有力的支持。在人力方面,地无分南北,人无分民族,只要是爱国的中华儿女纷纷是“母亲送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全国有40个民族的数百万青年奔向抗日战场。广大工农兵、知识分子、爱国华侨汇集在抗战的前线.这种来源于强烈的民族凝聚力的民族情感而爆发的爱国热潮,成为中国持久战用之不竭的人力资源。在财力方面,各族人民更是奋勇争先。从西部边陲的新疆、西藏、青海等各族人民到内地的各民族人民都踊跃地为抗日而捐赠大量的钱物,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宝贵的贡献。海外华侨更是毁家纾难,抗战期间,共捐款达12.3亿元,为抗战作出重大贡献。在物力方面,全国广泛开展了捐献飞机、车辆、药品、衣物等活动,仅新疆地区1943年即捐飞机144架。而拉卜楞藏区所捐财物可购飞机30架。美国旧金山华侨一次捐机40架,美洲华侨还捐救护车200辆,而非律宾华侨捐凡士林500万磅,连巴达维亚的华侨也捐奎宁丸多达一亿粒。

这种伟大的奉献精神,是建立在各民族的强烈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基础之上的。正是靠着这种精神,中国人民才能相互团结、相互配合,一致对外,共同反对和抗争自己的敌人;正是靠着这种精神,中国人民才凝聚、形成了伟大的抗战动力,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艰苦卓绝、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

中国人民的八年的抗日战争,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但却表现出了不屈不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不怕牺牲的顽强斗争精神。无论是国民党的正面战场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都表现得非常充分。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三分之二以上的兵力。广大国民党爱国官兵,从抗战一开始便表现了不怕牺牲、英勇杀敌的顽强战斗精神。当日军对卢沟桥发动进攻时,中国守军立即予以坚决还击。在级将领。在忻口会战中,双方激战21天,第九军军长郝梦龄、第五十四师师长刘家骐、独立第五旅旅长郑廷珍牺牲,士兵伤亡达10万之多。淞沪会战,我军与日军血战三个月,战斗之惨烈,“牺牲之壮烈,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历史上,鲜有前例’。在台儿庄战役中,滕县守军122师师长王铭章以下全师将士壮烈殉国。这一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伤亡人数达80万之多,消灭敌人44万多,使日军损失飞机780多架,舰船百余艘,消耗军费92亿多日元,彻底打破了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企图在三个月内打败中国的侵略计划。

在敌后战场上,八路军、新四军、华南人民抗日纵队和东北抗日联军的广大指战员,以落后的装备,奋不顾身地与装备精良的日军在山林、平原、湖泊浴血奋战,以耿耿爱国之心,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战争第一阶段,主要是配合正面战场,深入敌后,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大大牵制和削弱了敌人的兵力。正面战场的几次胜利,都与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武装的配合与支持分不开。战争第二阶段,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抗击着60%的日军和几乎全部的伪军。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为国家和民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赵一曼在日寇面前,坚强不屈,英勇就义;八位女战士抗击敌人到最后,为了民族的尊严,投江而死;狼牙山五壮士战斗到最后,高呼“中华民族解放万岁’,纵身跳下悬崖;杨靖宇在冰天雪地里,弹尽粮绝,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他们,高风亮节,表现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伟大的民族气节。

在全民族奋起抗击侵略者的斗争中,少数民族也同汉族一样,不管是下层还是上层,都纷纷拿起武器,积极投入保家卫国的反侵略斗争之中,在我党领导下,先后成立了多支抗日游击队和抗日爱国组织。抗日游击队中的各民族战士同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在白山黑水之间、林海雪原之中、黄土高原之上、南国的密林深处,同日寇拼死搏斗,牵制日军兵力,扰乱敌人后方,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有力地配合了内地的抗日斗争

身在异国他乡的广大爱国华侨,也与祖国同命运、共呼吸,以各种形式积极参加抗战,为捍卫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生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充分表现了炎黄子孙炽热的爱国情怀。他们不仅建立各种抗日救亡组织,积极开展声势浩大的抗日宣传和进行各种形式的对日斗争,积极配合祖国的抗战,而且在财力、物力与人力等方面,给予祖国抗战以巨大的支持。他们纷纷回国参军参战,这些热血儿女为保卫祖国作出了巨大贡献,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当时,在中国的驱逐机飞行员中,华侨占四分之三;爪畦归国女青年李林,在晋绥边区的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4岁,为全国同胞所敬仰。他们的英雄业绩,将永远铭记在中华民族光荣史册上。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坚决支持和广泛参加的一场空前的民族战争,中国各民族及其上层人物,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各阶级和各个阶层,海内外华侨及华人后裔都投入了反对中华民族的敌人的斗争中,都对这场民族战争做出了积极而伟大的贡献,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赤子之心。抗日战争真可堪称为全国人民总动员的一场决战。

二、抗日战争精神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1、永恒性是抗日战争精神所体现出的最基本特征

以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为基本内容的抗日战争精神,永远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华民族的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高扬的两面旗帜。尽管随着朝代的更迭,时代的变化,历史的变迁,爱国主义的形式和内容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其维护中华民族的领土完整、主权和独立的精神以及抗击外国入侵的斗争精神却是一以贯通的。

抗日战争的各个时期,各个阶段中华儿女所体现的这种精神,无不是对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做出的最好和最准确的诠释。这种精神贯穿于抗战的始终,是中华民族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并取得伟大胜利的巨大精神支柱。这种精神不仅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中华民族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变化,抗日战争精神会被赋予新的内容和形式,但其本质和核心是不变的,那就是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

2、民族性是抗日战争精神所体现出的最显著特征

民族性是抗日战争精神的又一个主要特征,这是中华民族精神与其他民族精神根本区别之一。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善良和热爱和平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勇敢和不屈不挠的民族,在每一个历史时期,这种民族特性就有着不同的体现和反应。尤其是在抗日战争的过程中,这种独到的特性体现的淋漓尽致。抗日战争精神所蕴含着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顽强的斗争精神等,都与我们的民族特性紧密相连,这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的。

勤劳善良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特征,正是有了勤劳和善良,中国人民才具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因而在抗日战争的过程中才产生了巨大的热情,把自己的一切,甚至宝贵的生命都奉献给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上。中华民族又是勇敢、不屈不挠的民族,从不惧怕外来的侵略和干涉,为保卫自己祖国的主权、领土的完整和民族的独立,与凶残的敌人展开了顽强的斗争,他们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自己的基本道德准则和义务,把抗日救国看作自己的神圣天职,各阶层人民纷纷行动起来,保家卫国,表现出了空前的爱国主义热情。从日军踏上我国领土的那一天起,中华儿女就凭借其顽强的斗争精神开始了一场赶走侵略者,保卫祖国的伟大战争,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抗日战争精神的产生、形成、发展和凝聚依托于抗日战争这一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战争,这是一个客观的历史环境,也是产生抗日战争精神的必然原因。但追溯起根本的形成原因就是它的民族性,正是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勇敢、坚强而热爱和平的民族特性与抗日战争的结合,最终形成了伟大的抗日战争精神。

3、时代性是抗日战争精神所体现出的最鲜明特征

抗日战争精神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与是俱进的。尽管时代发生了根本变化,但抗战精神的实质和精髓则是永存的。

当今世界已不是战争与革命的时代,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冷战结束了,冷战时期的显矛盾,随之烟消云散了,但冷战时期的潜矛盾却越来越显现,并相互摩擦和碰撞。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矛盾和纷争,利益的重新分配和组合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应该怎样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作用,国内的发展该如何进行和定位,需要一种什么精神来支撑,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一个重大的问题。

抗日战争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其时代价值就充分显示出来了,抗日战争精神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焕发出了另外的表现形式。不再是战场上的厮杀搏斗,也不是大街上的游行示威,更不是民众支援前线那种壮观的场面。而是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的共同意志,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同努力,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道上不断奋斗的坚定步伐。

时代性是一种先进事物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一种最直接的体现和表现,是紧跟时代节拍的。抗日战争精神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和特性,将在今后的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熠熠闪光,将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凝炼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扬伟大的抗日战争精神

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在新的世纪,中国正进入了一个新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更应该发扬伟大的抗日战争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1、弘扬伟大的抗日战争精神,铭记历史经验教训,为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精神动力

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在历史上曾经辉煌过,发展到近代,尤其是清代的“康乾盛世”掩盖了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的停滞落后状态,蒸气机的发明在西方引发了一场工业革命,西方资本主义的迅速崛起造成了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中国和西方的差距迅速拉大了。

从1750年后的200年间,中国和西方的差距几乎拉大了100倍。落后就要挨打。资本主义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实力,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中国反停略战争的第一次全面胜利。它改变了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这段屈辱历史的一页虽然揭了过去,但落后要挨打的历史教训不能忘记。尽管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提高,但从总体上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仍然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

和平建设年代与残酷战争年代一样,最可宝贵的是不能丢弃中国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因此,要在全体人民中特别是在青少年学生中,不断灌输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让这种精神在他们的头脑中生根开花。要把这种精神,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动力。

2、弘扬伟大的抗日战争精神,正确处理开放过程中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中国早已不是闭关锁国的国家。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不能关起门来,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成为必然。尤其在我国进行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探索中,终于确立了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一目标的确立,使中国与世界各国交往的程度大大加深。更加广泛了。在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中,保持并弘扬中国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仍是首要基本的问题。

与世界各国的广泛交往,包括外交、贸易和思想、文化、学术交流,我们都要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在当今纷繁复杂的世界交往中,这种精神更须坚持。这就是,在面对霸权主义威胁、干涉,有可能丧失民族尊严,国家权益的时候;在外来势力的政治蛊感、物质引诱下,可能自辱于炎黄子孙的时候;在其他情况下,发生人格国格问题的时候;在所有这些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坚持这种精神,保持民族特性。屈辱的教训不能忘记,屈辱的历史更不能重??已经普遍进入了中国家庭,仇恨可以消解,但?扬伟大的抗日战争精神,正视西方某些大国的反华倾向和日本军国主义潜在势力的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众所周知,美国在全球推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在中美关系上,它把所谓遏制中国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到处插手,美国某些言论媒体,经常制造反华舆论。诸如中国没有民主,没有自由的叫嚣,等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对中国进行遏制,常常以“民主”、“人权”等为借口干涉我国内政。

而日本尽管在“二战”以后,和平发展成为日本的主流,但仍然有一些军国主义分子和极右翼分子,他们不满足于日本的经济大国地位,要求重新成为军事大国,恢复军国主义的统治。他们不仅试图抹杀在中国制造的“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实,而且竭力为日本的侵略行径翻案,他们以前的翻案还只是在历史教种书上把“侵略”改为“进入”之类,现在则扬言日本侵略中国,侵略亚洲邻国不但无罪,而且有功,而且是大功。这个大功,一是把亚洲国家从英美统治下“解放出来”,二是亚洲各国的民族独立和经济发展,应该“归功于战争”即归功于日本的侵略、统治,这真是荒唐之极。不仅如此,日本的政要们不仅接连不断地参拜靖国神社,而且还要求外国入访者也要参拜。更有甚者,个别右翼分子还公然登上我国领土钓鱼岛,践踏了我国领土,无视我国的主权……这一切都充分说明,日本政治右倾化问题非常严重。这不能不引起中国人民的高度关注和警惕。

对美国存在的一些反华倾向和日本一小撮使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的企图,我们切不可置之不理,我们要重温历史,时刻牢记和发扬伟大的抗日精神。既要坚持爱国主义、又要维护民族的独立,要以中国民族精神来予以回击,还历史本来面目,以正视听。更重要的是要把满腔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化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社会和谐,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的复兴才能最终实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