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春节,为什么对中国人这么重要

如题所述

春节对于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个假期,更是一种文化的符号和象征。春节是一个全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的节日,是一个满怀生机、为来年积蓄力量的节日。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把中国春节定为整体或者所辖部分城市的法定节假日。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春节的影响力在国外不断扩展。海外的华侨华人、留学生都会在春节期间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很多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认可。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学习、工作和生活,更进一步了解中国春节以及中国文化。春节,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扩展资料

虽然我国已有四千多年过春节的历史,但真正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我国近代辛亥革命后的事。据说,辛亥革命胜利后,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政府规定: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使用公历,在民间使用夏历。

当时,中国国民党曾试图废除春节,但不被中国人接受,后以失败告终。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

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二十四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所以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把农历的正月初一称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04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节日。在对春天的理解中,对年的理解中,对岁的理解中,我们形成了自己的审美方式、思维方式,包括我们的信仰方式,这是我们特殊的历史文化遗产。也就是说,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它不仅仅是现在时态的民俗生活,它是以记忆的形式保存了这个民族几乎全部的文化生活内容。中国正处在一个从农耕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这样一个更为特殊的历史时刻。在这个时期,人们更多地倾向于对外来文明的广泛的接受,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抛弃了自己的节日,在无形之中,就形成了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的一种记忆力的减退。

春节是我国人民最为虔诚的信奉的一个节日。全球化的这种大趋势使多个民族文化共融为一体即现代文明,在这个时刻每一个民族都有对自己文化的捍卫的权利和传承的权利。而现在我们不得不承认,春节的内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淡忘,特别是年轻人,他们热衷于过圣诞节。年轻人过圣诞节没有什么不好,但是有责任要过好自己的节日,我们保卫春节也就是说要告诫人们不要忘记了自己神圣的民族文化遗产。

现代文明和传统民俗节日的存在并不是完全相悖的。人们都在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而精神家园的标志事实上就是民俗。民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底色,现代文明越发达,人们对自己的精神家园、对民俗的守护程度会越高,最重要的是守护民族精神,是对自己的文化尊严的捍卫。民族节日并不是简单的一种符号,而是代表了这个民族的情感的、价值的、多种内容的一种聚合体。

中秋节已经简化成了吃月饼,端午节已经简化成了吃粽子、“过年”已经简化成了吃饺子……从农耕文化到商业文化,凡是能简化的我们都简化掉了,凡是能省略的我们都省略了。今天,我们的民族似乎已成为一个最为实用、最为“删繁就简”的民族。所以端午节被韩国人抢了,七夕节被情人节替了,春节已越来越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了……除了发展经济,除了挣钱,我们的民族还需要什么?(老Q)

我对春节的印象还停留在童年时期。那时候是小孩子们的欢乐时光。成年以后,觉得春节无趣了许多,只是回家和放松的日子。但今年,我从腊八就开始忙活,熬腊八粥腌腊八蒜,小年买来芝麻糖,二十四开始扫房子,然后买新衣买礼物,买门神对联和鞭炮,备好一周用的水果蔬菜、零食宵夜。因为我已经成了孩子妈妈,我不想让她对春节的记忆成为一片空白。(小党)

面对春节等传统节日的日渐势弱,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被动的“保卫”,而是要尝试给传统的节日注入新的生命力,把它们经营成为一个个全球化的节日文化消费品牌。如果还是仅仅固守在几个遥远的“外婆”传说,以及夹杂着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的活动和简单的吃喝上,都不会起到真正的保护作用,更谈不上发扬光大了。

传统节日无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可是,当前有多少人在研究大众消费心理?又有几个人在研究娱乐形式的时代性呢?如果没有人潜心地把中国丰富、独特的珍贵文化资源加以开发、包装,使其转化为世界文化消费的商品,那我们就只能面对洋节的洪水泛滥,望“洋”兴叹了。(笑天)

于中国人,春节既是风土人情的混合体,更是过往历史的沉淀物。春节之于我们的意义不能简单地等于享用一场饕餮大餐,而应该是每个人温习风土人情,回顾既往历史的一大载体。年味淡了,是因为我们不再温习,也舍弃回顾,人人专注于自己的圈子和物质。

不错,全球化的车轮面前,一切民族的东西无不显得渺小、悲情。但全球化与民族特色绝不是形同水火,不可跨越。只有为传统的东西不断添加新的内核,一个民族的种子才不会被全球化的车轮碾碎,甚至还可借助全球化的快车撒向更广袤的大地。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2-07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节日。在对春天的理解中,对年的理解中,对岁的理解中,我们形成了自己的审美方式、思维方式,包括我们的信仰方式,这是我们特殊的历史文化遗产。也就是说,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它不仅仅是现在时态的民俗生活,它是以记忆的形式保存了这个民族几乎全部的文化生活内容。中国正处在一个从农耕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这样一个更为特殊的历史时刻。在这个时期,人们更多地倾向于对外来文明的广泛的接受,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抛弃了自己的节日,在无形之中,就形成了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的一种记忆力的减退。

春节是我国人民最为虔诚的信奉的一个节日。全球化的这种大趋势使多个民族文化共融为一体即现代文明,在这个时刻每一个民族都有对自己文化的捍卫的权利和传承的权利。而现在我们不得不承认,春节的内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淡忘,特别是年轻人,他们热衷于过圣诞节。年轻人过圣诞节没有什么不好,但是有责任要过好自己的节日,我们保卫春节也就是说要告诫人们不要忘记了自己神圣的民族文化遗产。

第3个回答  2020-06-10
春节对于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个假期,更是一种文化的符号和象征。春节是一个全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的节日,是一个满怀生机、为来年积蓄力量的节日。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把中国春节定为整体或者所辖部分城市的法定节假日。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春节的影响力在国外不断扩展。海外的华侨华人、留学生都会在春节期间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很多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认可。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学习、工作和生活,更进一步了解中国春节以及中国文化。春节,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虽然我国已有四千多年过春节的历史,但真正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我国近代辛亥革命后的事。据说,辛亥革命胜利后,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政府规定: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使用公历,在民间使用夏历。
当时,中国国民党曾试图废除春节,但不被中国人接受,后以失败告终。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
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二十四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所以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把农历的正月初一称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第4个回答  2019-03-09

中国人最重视的就是春节,每年有数万人在春节前踏上返乡的旅途,只为了能和家人过春节。过春节,是“回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