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学走路,避免几种错误姿势

如题所述

宝宝学走路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 10-11月:

此阶段是宝宝开始学习行走的第一阶段,当宝宝扶站已经很稳了,甚至还能单独站一会儿了,这时就可以开始练习走路了。

第二阶段 12个月:

蹲是此阶段重要的发展过程,父母应注重宝宝站——蹲——站连贯动作的训练,如此做可增进宝宝腿部的肌力,并可以训练身体的协调度。

第三阶段 12个月以上:

此时宝宝扶着东西能够行走,接下来必须让宝宝学习放开手也能走二至三步,此阶段需要加强宝宝平衡的训练。

第四阶段 13个月左右:

此时父母除了继续训练腿部的肌力,及身体与眼睛的协调度之外,也要着重训练宝宝对不同地面的适应能力。

第五阶段 13-15个月:

宝宝已经能行走良好,对四周事物的探索逐渐增强,父母应该在此时满足他的好厅心,使其朝正向发展。

通常都说小孩子先会说话后会走路比较好,医生建议不要让孩子过早的走路,因为现在的孩子营养都比较好,比较胖,宝宝学走路早会对腿部造成一定的压力,以影响腿的发育。一般说孩子在快一岁时能扶着走路就可以了。学步车最好不要用,如果用要注意以下问题:最好等宝宝七个月大以后,能够支撑颈部并平稳坐立时再使用。学步车的高度须适合宝宝的身高,不宜过高或过低。每次使用的时间不宜过长,以不超过20分钟为原则。使用学步车应在大人们的视线范围内。贴心贴士每次训练前让他排尿,撤掉尿布,以减轻下半身的负担;创造一个安全的走路环境,特别要将四周的环境布置一下,要把有棱角的东西都拿开;家长带他出去玩时,最好扶着孩子腋下练习行走,在孩子学走初期,避免用手抓着孩子的手,万一孩子要摔跤,家长一使劲拽孩子,用力过大的话会将孩子胳膊拽脱臼,等孩子已经可以自己扶着东西行走时,在抓着手走。提示:每天练习时间不宜过长,3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温馨提示

如果孩子比较爱缺钙,建议让孩子在1岁以后学走路,缺钙的孩子走路早,容易罗圈腿,1岁以后孩子各方面发育都比较健全了,身体也结实了,再学走路比较好。1岁以内的孩子最好让他多练习爬行,有利于智力的发展。

宝宝学走路 避免几种错误姿势

1、避免宝宝 八字 脚

宝宝学走路的时候,家长们应避免孩子出现 八字

脚,无论是内八字,还是外八字,都是错误的走路姿势。八字脚的走路姿势,会影响孩子的大脑血液循环,以及骨骼发育和身体体形的发展。因此,当家长们发现孩子有八字脚的趋势时,应及时加以纠正。

2、避免宝宝鸭子步

有些宝宝刚开始学走路,一段时间之后,走路姿势就像鸭子一样一摆一摆的,并且腿还移动得很慢,像是拖着往前走,这多半是因为孩子有扁平足的缘故。若发现孩子有这方面的问题,家长们要及时帮助孩子纠正,否则很容易影响孩子身高的发育,并且这样的走路姿势一旦形成,也不好看。

3、避免宝宝 O 型腿

宝宝两侧对称的膝内翻,大多就是 O 型腿,如果宝宝走路姿势已经成形,但还是 O

型腿的走姿,就可能是由于缺钙或者骨骼发育不良所导致的问题,如果不加以纠正,很容易导致骨骼发育畸形。

4、避免宝宝 X 型腿

与O型腿相反的就是 X 型腿,宝宝学走路应避免 X

型腿的形成。如果发现宝宝总是夹着大腿走路,或者是不愿意走路、不好动,家长们就要及时纠正孩子,避免错误的走路姿势成形。

用学步车练习走路弊大于利

使用学步车带孩子走路省了家长的事,但对孩子有百害而无一利。孩子在探索中由爬行转变为直立步行,这个过程需要大脑运动调节中心的参与、更需要全身肌肉的协同,从而养成一种自觉的、条件反射般的平衡习惯。如果一味依靠外在的辅助力量,而没有自身肌肉主动调整和大脑的高级协调,肯定会影响孩子运动平衡能力的生长发育。

而且孩子使用学步车,两条腿承重时叉开外展,这种姿势会加重肢体的扭转,也会延长O型腿的时间、加重其O型的弧度。专家建议使用学步带,一举三得,既不会防碍孩子学习自主走路,又可以有效保护孩子的安全,家长也不会因频繁弯腰而受累。

过早学走路不利于腿部正常发育

“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周岁走”,说的是孩子在不同的年龄生长阶段,所能够自主实现的基本动作。具体来说就是:三个月左右会翻身,六个月左右能稳坐,八个月左右会爬行,周岁左右逐渐独立站立和行走。

但因为存在个体差异,并不是所有孩子都“严丝合缝”的符合上述月龄-动作发育标准。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某个动作的“提前”或“落后”出现都是正常的。所有的自主动作都存在相当程度的发育延迟,才具有临床意义。

运动发育是有一定规律的,家长要顺其自然,尤其在学走路的问题上,不宜操之过急。小月龄儿本身就存在韧带松弛,如果过早让其承重,韧带受到不断牵拉会变得更加松弛,从而造成膝关节和踝的不稳定,不利于腿部正常发育、甚至会延长O型或X型腿的时间或加重其症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