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关于皇帝和后宫的)26号前回答~

一 历史题

1 清朝共有()位皇帝。
2 入关前的两位皇帝分别是(),()。
3 清朝有名的太皇太后是()[写缢号]()[写名字]
4 写出“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的词人是()皇帝年间,()的儿子,叫()。
5 秘密立储的办法是()皇帝想的。
6 自封“十全老人”的是()皇帝。
7 除掉和绅的是()皇帝。
8 清朝唯一一位以嫡皇子身份继位的是()皇帝。
9 “文宗”指的是()皇帝。
10 末代帝王是()皇帝。

二 文学题

1 上联:万顷水光,有几千千奇奇幻幻,淡淡浓浓,铺成画景。 下联:()
2 上句: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下句:()
3 上句: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下句:()

三 故事题

1 金陵十二正钗指的是:
2 金陵十二副钗是:
3 金陵十二又副钗是:

  1、清朝历史一共有12个皇帝,就是从清太祖努尔哈赤算起,到清宣统为止,一共12个皇帝,296年,如果从清顺治入关算起到宣统一共是10个皇帝。

  2、入关前的两位皇帝分别努尔哈赤和皇太极

  3、清朝有名的太皇太后是孝庄文皇后(缢号)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名字)

  4 写出“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的词人是纳兰性德(1655-1685),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清初著名词人。

  5、秘密立储的办法是雍正(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皇帝想的

  6、自封“十全老人”的是清高宗乾隆皇帝

  7、除掉和绅的是清仁宗睿皇帝嘉庆(所谓“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8、清朝唯一一位以嫡皇子身份继位的是清宣宗道光

  9、“文宗”指的清文宗 咸丰-爱新觉罗.奕宁(1831~1861)

  10、末代帝王是清宣统溥仪皇帝。

  二 文学题
  1 上联:
  万顷水光,有几千千奇奇幻幻,淡淡浓浓,铺成画景;
  下联
  千秋韵事,若偏如许淋淋漓漓,洋洋洒洒,惹动诗情。

  2 上句: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下句: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3 上句: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
  下句: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三 故事题
  1、金陵十二正钗指的是:
  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2、金陵十二副钗是:
  甄香菱、薛宝琴、尤二姐、尤三姐、邢岫烟、李纹、李绮、夏金桂、秋桐、林红玉、龄官、娇杏;

  3、金金陵十二又副钗是
  晴雯、花袭人、平儿、金鸳鸯、黄金莺、紫鹃、白玉钏、白金钏、司棋、麝月、彩云、芳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8-22
这不是我们群的秀女大选题吗?告诉你,秀女题必须要全部,一字不差的答对,哼,别想晋级了!!!
第2个回答  2008-08-22
5是雍正
第3个回答  2008-08-23
历史题:1.13位 2.努尔哈赤,皇太极 3.孝庄 姓博尔济吉特氏,名叫布木布泰(或译作本布泰).4 康熙 纳兰明珠 纳兰性德 5.雍正 6.乾隆 7.嘉庆.8同治 9.咸丰10.溥仪

万顷水光,有几千千奇奇幻幻,淡淡浓浓,铺成画景
千秋韵事 若偏如许淋淋漓漓,洋洋洒洒,惹动诗情

飞絮飞花何处是
层冰积雪摧残
疏疏一树五更寒
爱他明月好
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
转教人忆春山
湔裙梦断续应难
西风多少恨
吹不散眉弯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金陵十二正钗
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金陵十二钗副册
甄香菱、薛宝琴、尤二姐、尤三姐、邢岫烟、李纹、李绮、夏金桂、秋桐、林红玉、龄官、娇杏;
    
金陵十二钗又副榜:
晴雯、花袭人、平儿、金鸳鸯、黄金莺、紫鹃、白玉钏、白金钏、司棋、麝月、彩云、芳官。
第4个回答  2008-08-24
“垂帘听政”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旧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皇帝去世后,如果继位皇帝年纪幼小,可以由小皇帝的母亲辅政。但是根据宫廷的规定,朝中官员不得直接观看和接触皇太后,所以辅政的皇太后一般坐在皇帝理政厅堂侧面的房间里,在房间和厅堂之间挂一帘子,听官员们与皇帝谈论政务。于是,这种由母亲帮助皇帝辅政的制度,就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垂帘听政”。

最早的“垂帘听政”,要数战国时期的赵太后。赵太后听从触龙的讽谏,把幼子长安君送到齐国做人质,求得齐军帮助,解了越国之危。

唐朝时,著名的女皇武则天在称帝前,也曾搞过垂帘听政。

宋朝有两个垂帘听政者。一个是北宋的高太后。她是宋英宗的皇后。英宗死后,神宗即位仅一年就死了,由年仅10岁的哲宗上台。高太后“受英之托”,以太皇后(皇帝祖母)的身份听政。另一个是南宋的谢太后。咸淳十年(1274年),恭宗即位时尊她为太皇太后,垂帘听政。

北宋时期的辽国萧太后,在其子圣宗即位时,也是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其间与宋真宗订立了有名的“澶渊之盟”。

简称“垂帘”。皇后、皇太后临朝听政,处理国家大事,因在宝座前设帘遮蔽,故称。归政叫“撒帘”。历史上的“垂帘听政”多因嗣君年幼。《旧唐书•高宗纪》:“自诛上官仪后,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宋史•礼志二十》:“乾兴元年,真宗即位,辅臣请与皇太后权同听政。礼院议:自四月内东门小殿垂帘,两府合班起居,以次奏事,非时召学士亦许至小殿。”又“徽宗即位,皇太后权同听政。三省、枢密院聚议……曾布曰:‘今上长君,岂可垂帘听政?请如嘉佑故事。’”又《后妃传下•哲宗昭慈圣献高皇后》:“帝闻事急,诏禅位元子,太后垂帘听政……朱胜非等诱以复辟,命王世修草状进呈。太后喜曰:‘吾责塞矣。’乃以手札趣帝还宫,即欲撒帘。帝令胜非请太后一出御殿,乃命撒帘。是日,上皇太后尊号。”《元史•后妃传•定宗钦淑皇后》:“定宗崩,后抱子失列门垂帘听政者六月。”《清史稿•后妃传•孝钦显皇后》:“咸丰十一年十一月乙酉朔,上奉两太后御养心殿,垂帘听政。”

1861年(咸丰十一年),咸丰帝去世,慈禧太后6岁的独子载淳嗣位,临终前咸丰任命载垣等八大臣辅政。鉴于康熙初年曾出现辅政大臣鳌拜专权的先例,咸丰帝使用对辅政大臣牵制之策,即把他的「同道堂」、「御赏」玺,分别赐予载淳及皇太后钮祜禄氏,以二玺代替朱笔。辅政大臣所拟上谕,必须加盖这两方印章才能奏效。

当时载淳年幼,「同道堂」印就落在生母慈禧皇太后手中,这为素有政治权欲的慈禧临朝预政提供了契机。她拉拢慈安皇太后,联合恭亲王奕欣,于咸丰帝死后不久发动了宫廷政变,将辅政大臣斩首抄家,解职戍边,彻底肃清了她的政敌集团。

载淳举行了象征式的登极典礼,两宫皇太后就立即以皇帝的名义发出上谕,令大臣汇编以往各代皇太后临朝预政事迹,并美其名为《治平宝鉴》,作为一本垂帘听政的历史依据。于咸丰十一年十一月初一日,她们携载淳到养心殿东暖阁,正式垂帘听政,设两太后宝座在皇帝宝座之后,中间以八扇黄屏风隔开。为使此举更具合法性,恭亲王等人还制定了《垂帘章程》。至1873年(同治十二年),载淳成年后,两宫皇太后被迫撤帘归政。

但同治帝亲政不及两年,就因病而死。因无子嗣位,慈禧再次玩弄政治手段,精心设计择立同治帝年幼的叔伯兄弟载湉继位,使两宫皇太后二次垂帘终又得逞。

至1881年(光绪七年)慈安皇太后暴死,只剩慈禧一人垂帘听政。光绪帝成年亲政后,支持戊戌变法,尝试以康有为等人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一次改良运动,目标为改变清朝祖制成法,因而遭慈禧等顽固派的忌恨。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人发动戊戌政变,企图乘光绪皇帝到天津阅兵时举行政变,以废黜光绪帝。光绪帝得知后,曾拉拢新建陆军首领袁世凯救护光绪帝,结果却被袁世凯出卖。光绪帝被幽禁于中南海瀛台,慈禧太后随即杀害策划维新变法的「六君子」谭嗣同、林旭、杨锐、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并通缉康有为和梁启超,罢免维新官员,戊戌变法彻底失败。解除了光绪帝的皇权后,慈禧再次临朝10年,称为「慈恩训政」,直至去世为止。慈禧通过垂帘听政之途,操纵同治、光绪两朝皇帝,掌握清代朝政达48年之久。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59451.htm
第5个回答  2008-08-24
1,13位21.13位 2.努尔哈赤,皇太极 3.孝庄.4 康熙 明珠 纳兰性德 5.康熙 6.乾隆 7.嘉庆.8同治 9.咸丰10.溥仪
相似回答